結石病,其實出現腎絞痛並非壞事

結石病,主要是當尿液濃縮,尿液中礦物質結晶析出與酸性鹽所組成的礦物質沉積物,就形成結石。以腎結石最為多見,大多位於腎盂,其次是腎下盞。其中又以單側腎結石最多,左右側發病率相似,而雙側同時發病僅佔10%左右。

結石病,其實出現腎絞痛並非壞事

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大多數都是繼發於腎結石,多是由於相對小的結石自腎臟,向下排洩到輸尿管,位於輸尿管內就是輸尿管結石,結石排出至膀胱內,就稱為膀胱結石。在小結石排出的過程中,則可能出現疼痛和血尿等症狀,這種疼痛,醫學上稱為腎絞痛。

所謂腎絞痛,大多是輸尿管絞痛,小結石嵌頓於輸尿管內,引起輸尿管的急性梗阻,引起輸尿管擴張,其上端加強蠕動,引起的劇烈的絞痛。常合併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引發腎絞痛的結石多數小於1釐米,以0.2-0.8釐米多見。

結石病,其實出現腎絞痛並非壞事

對於結石患者來說,其實出現腎絞痛並不是壞事

首先,能出現腎絞痛說明引起病變的石頭並不大,較大的結石只能老老實的呆在腎臟內部,是排不到輸尿管的,多數需要干預,否則只能慢慢增大。先行處理較大的腎結石,才能排入輸尿管,然後才有可能排出體外。

腎絞痛一定意義上在提醒我們:要及時檢查,及時處理結石,保護腎臟功能。在臨床工作中總能碰到有些患者,因為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意外發現腎臟積水,進一步檢查,發現腎結石或者輸尿管結石。有的輸尿管結石嵌頓後並不一定出現絞痛,患者有時候僅有輕微腰痠或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被忽視。腎積水緩慢發展,久而久之,腎臟變成一個皮囊狀,腎臟無功能,我們稱"皮囊腎",僅僅是因為一顆小小的結石而導致功能性腎臟丟失,非常可惜。

結石病,其實出現腎絞痛並非壞事

很多腎結石往往很大了,也沒有多少症狀,有也只是腰部鈍痛,被誤以為是腰肌勞損或者椎間盤突出症,對症吃點止痛藥就算了,如果不是因為體檢也不會被發現。結石大了,自行排石往往不大可能,需要做經皮腎鏡取石術或輸尿管軟鏡等手術,治療的難度就增加,醫療支出也增大,病人也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因此,對於結石患者來說,其實出現腎絞痛並不是壞事!

一般多大的結石可自行排出?

輸尿管是位於腹膜後間隙的細長形的肌性管道,上面起自腎盂,下面連接膀胱三角區,左右各一,總體上呈S形。其長度和身高有一定關係,成人大概長約30cm。解剖學上一般將輸尿管分為上、中、下三段,各自對應於輸尿管的腰部、髂部、盆部。

輸尿管管腔粗細不一,有三個生理性的狹窄:1)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直徑2mm左右;2)輸尿管跨越髂血管處,直徑4mm左石;3)輸永管膀胱開口處,直徑約1-3mm,為輸尿管最狹窄處,對於輸尿管結石,常嵌用於三個狹窄處,在臨床上比較有意義。

結石病,其實出現腎絞痛並非壞事

對於小於等於6mm的腎結石,容易自行排出。當然也可以嘗試排石治療,多飲水多運動,服用排石藥物,大部分可以自行排出。α-受體阻滯劑如鹽酸坦洛新緩釋片等可以擴張輸尿管平滑肌,讓輸尿管擴張,從而讓結石更容易排出體外。要注意它的副作用,如頭疼或頭暈等。另外,可以口服中藥排石藥物,排石顆粒,熱淋清顆粒等。

據統計,臨床上直徑≤4mm的腎和輸尿管結石80%都能自行排出。腎結石的自排率,5mm的約為50%,≥6mm僅為20%,≥10mm的極少排出。

對於大於6mm的腎輸尿管結石可以選擇體外衝擊波碎石、輸尿管鏡碎石、輸尿管軟鏡碎石、經皮腎鏡取石、開放手術取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