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板齒犀

當今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當屬大象,犀牛隻能屈居第二。但是在上新世(約530萬年~258萬年前)晚期—更新世(約258萬年~1.1萬年前)中期,曾經存在過一種體型非常巨大的犀牛——板齒犀。這種犀牛成年之後肩高可以達到3米以上,體長最多可以超過6米,體重能夠達到驚人的6-8噸!

板齒犀這種級別的體型,除了比不上遠古時期的猛獁象、古稜齒象之外,幾乎可以與任何一種大象相媲美。如果板齒犀跟當今世界上的三種大象——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一對一單挑的話,相信半個小時之內,板齒犀絕對可以將對手撞死。

由於板齒犀身形巨大,孔武有力,所以在同時期這種犀牛幾乎沒有天敵,這得以讓它們的種群有了非常廣泛的分佈。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在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中期這段時間之內,中亞、東北亞、北亞甚至包括歐洲的很多地區,都分佈著這種體型巨大的犀牛。並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些分佈於不同地區的板齒犀也進化出了形態各異的亞種。

為了方便認識不同的板齒犀種,古生物學家們將其劃分為了板齒犀高加索種、板齒犀西伯利亞種、裴氏板齒犀、古板齒犀以及後來遷徙到我國並不斷繁衍生息的中華板齒犀。這些板齒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大!尤其是高加索種和西伯利亞種,簡直就是板齒犀進化的巔峰,它們那魁梧的體型讓大多數生物都顯得弱不禁風。

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巨大的板齒犀,光是頭骨的長度就超過了一米(該頭骨保存在烏克蘭基輔博物館)。而板齒犀的角更是驚人,它們的角除了比今天犀牛的角更寬更粗更堅韌之外,平均長度甚至能夠達到兩米。作為對比今天的犀牛角平均長度不過只有60釐米,最高記錄也不過只有158釐米,與板齒犀的長角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板齒犀跟我國的淵源也算是比較深了,除了上面所說的中華板齒犀之外,其實裴氏板齒犀種和古板齒犀種也屬於我國的品種。這兩種板齒犀當年主要生活在我國東部,雖然體型上不如其他的板齒犀那麼巨大,但是由於當年我國東部的環境優越食物充足,所以這兩種板齒犀還是繁衍出了相當多的數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