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問題的本質已經拋開了感情本身,更多的是對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題主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也已經聲明瞭不是有貶低和歧視農村人的意思。

只是現在遇到了一個女孩各方面條件都還不錯,都是一個公司的,彼此也都有好感,不知道該不該發展下去。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作為一個農村人,看到這樣的話題,心裡很不是滋味。希望農村的小夥和姑娘千萬不要以自己是農村人而自卑。

大城市機會多,人群密集,生活節奏快,和農村相比有優勢,同樣也有劣勢。對於戀愛和婚姻來說有自己的標準是好事,這樣交往起來能夠持續走下去的幾率就會更大。

說句實話,現在的農村已經不是之前人們印象中的農村了,生活條件都不錯。整體的觀念確實和大城市有一定的差距,這一點是農村的薄弱項。

觀念的差別主要來自生活習慣的不同和家庭觀念的不同。首先來說一下生活習慣的不同,主要是體現在生活節奏,城市生活節奏快,農村生活節奏慢。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慢的生活環境下就有很多人會比較閒,即使已經住在了小區裡,也不願待在家裡,喜歡扎堆聊天,但這種情況在以後會慢慢減少。

城裡人喜歡宅在家裡討論明星八卦,農村人很少關注,更喜歡就附近的人和事津津樂道,農村的閒言碎語多,都是派遣,方式不同。

像一些很多人說的衛生條件等實際的環境狀況,現在農村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被城裡人廣為吐糟的廁所問題,現在大部分地區也都得到了改造。

另外在表達感情上面,農村人的大家庭觀念很重,對兄弟姊妹的走動相對來說會比城裡人要多一些。在親情問題上,農村人更注重面子問題。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明明關係已經很遠的親戚了,也要走動走動,大家見面以後明顯感覺到都是在客氣,但走動不會少。有的時候明明不想去做一些事,背不過面子也要去。這些也隨著新一代的80後開始慢慢地減少。

以上這些只能算是一個邊角,更大的不同其實來源於對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父母的看法。兒子或者女兒特別優秀,但是不代表他的父母能和他的觀念一樣。

特別是婚姻問題面臨的是兩個家庭的結合,雖然夫妻之間是要生活在一起的,可以和父母分開,但是免不了要接觸。觀念的不同,生活習慣的不同很有可能會製造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這些觀念的不同主要來自60年代以前的思想,那個時候,生產力相對落後,很多人並沒有受到文化知識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之前爺爺輩的看法那裡,兒女面臨婚姻難免會存在自己的看法。剛好現在他們也是到了爺爺奶奶輩的年齡。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因此觀念的衝突很大,很多人不願意找農村人戀愛或者結婚,更多的是為家庭這個問題考慮。當然能夠理解,農村一些做父母的確實很愚昧,甚至可以說是冥頑不靈,但他們沒有受到那麼多的教育,一輩子都是那樣過的,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

現在社會越來越進步,早在我們這一代時父母就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雖然在他們眼裡更多的認為是有知識就不用幹苦力,但成就了下一代兒女的思想和當前的社會接軌,也成就了很多優秀的農村青年。

因為自身家庭條件差,可能他們會比一直在城市生活的青年更能吃苦,更有韌性,更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點也是農村家庭這個環境影響的結果。

農村人優秀不容易,但融入城市後優秀又太容易被淹沒,失去自己的優勢,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這可能也是城裡人不找農村人戀愛或者結婚的一個原因。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就像是我這個名字一樣,小草在貧瘠的環境下能夠生長,它是獨樹一幟的,我們佩服它頑強的生命力,但是把它放在水土肥沃的土壤裡,它並不佔優勢。

如果同樣選擇的話,我們都更願意去選擇水土肥沃的土地。欣賞與接受永遠存在距離。農村人和城裡人,在選擇上,很多人認可農村人的優秀,但是不一定會接受。

無論農村人還是城裡人,最初的根都是在農村,農村是基礎,有了農村才有了城市的出現,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的觀念的提升。

戀愛或者結婚在當代還是會有很多人選擇不去找農村家庭,不能說他們存在偏念。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選擇在貧瘠的土地上做倔強的小草。

做倔強的小草:有人認為城裡人不要找農村人談戀愛或結婚,怎樣看


戀愛與婚姻首先考慮的是感情,沒有感情即使其他條件合適,長久相處下來也會難受。戀愛和婚姻是未知的,標準太固定了,選擇面就少了。

有舍才有得,能夠接受的適當去降低標準,原則性的要去堅守原則,選擇的餘地大了,幸福的餘地也相對大了。

倔強的小草擁有了整片貧瘠的土地自由自在但是環境惡劣,肥沃土地的小草要接受更多同類的競爭,但長勢喜人。戀愛和婚姻選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