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深處:汶川地震十週年祭(6)—遇難者太多全國法醫緊急馳援


地震後的第5天,一隊穿著專業防化服的士兵,奉命到達北川老城。地震發生後,救援部隊都是以搜救倖存者為目標,大量遇難者遺體並沒有及時處理。由於天氣炎熱,地震後的第三天,北川的廢墟已經瀰漫著異味。隨後,防疫人員進入現場。不久,身著專業防化服的部隊,也開到現場。在與這些部隊人員的接觸中,他們沒有回答我任何問題,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部隊,具體任務是什麼?

戰士們用三輪車將一名遇難者的遺體運出廢墟,路口有戰士正進行消毒。有一種說法,大災之後必有疫情,也是這個原因,現代的救災過程中,都會將防疫的工作作為最重要的事情。

從地震後的第五天開始,出入北川老城的車輛都要進行消毒。方法就是在路上鋪設一個墊子,墊子上不時噴灑一些消毒液,保證墊子的溼潤,同時在汽車通過時向輪胎噴灑消毒液。我問這些防疫人員,這是否有效?他們回到說:“有總比沒有強。”

一隊士兵找到一具遺體,送到指定地點。北川老縣城的一處未完工的建築地基,是臨時的遺體堆放處理場地,這裡也被人們稱為萬人坑。

在臨時的遺體處理場地,士兵們將送來的遺體,消毒,撒石灰然後堆放在深坑中。

一名防疫人員在廢墟上噴灑消毒液。地震第五天後,廢墟每天都要噴灑消毒液兩遍。

一隊穿著老式防化服的士兵到達現場。在炎熱的天氣中,這種防化服讓人很難受。

地震發生後的第4日,一車專業防疫人員帶著器材設備到達現場。

兩名身穿特殊防護服的特警法醫,正在為遺體拍照留檔。地震發生後,由於遇難者太多,四川省的法醫不夠用,國家緊急從全國調法醫到災區執行任務。在中國,法醫是一種從業人員很少的職業,遇到汶川地震這樣的重大災害,法醫就會出現極大的缺口。

一行人從堆滿遇難者遺體的街道通過。由於遇難者遺體太多,一時無法處理。

北川路口,一群剛出來的人,在一起用消毒水泡手。

地震第6天,一名婦女要進入北川縣城,救援人員將她攔下,為她戴好口罩。這是“硬盤深處”《汶川地震十週年祭》的第六期,這一期為大家講述,緊急處理遇難者遺體和現場防疫的一些措施。這期圖片基本都是首次發表,有些內容是當時屬於嚴格保密的,時過境遷,現在也到了該曝光的時候了。《汶川地震十週年祭》專題持續更到5月中旬,將有更多細節曝光。謝謝您的閱讀!希望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