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50萬,你是願意存進銀行還是去做理財投資?

一點成圓


錢放在手裡是越來越不值錢了,在通脹壓力下,必須通過適當的理財來保值增值。


而手裡的50萬,在以前可能會建議部分存入銀行部分去做理財。但現在銀行利息逐減少,通脹高企下,實際上已經是負利率時代了,所以有錢應該全部考慮做理財。


而做理財,大家都想自己的錢保本下收益越高越好,但是在監管下,現在的理財是不允許保本得。所以為了達到需求,我們必須對理財產品更多瞭解和甄別,同時做合理的配置。

一方面要標配風險最低的理財產品,比如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基金中的貨幣基金,債券理財等,這些風險較低,基本都能保本,收益比銀行活期定期高很多。另一方面,適當配置收益風險適中的理財產品來增值,比如正規的P2P理財,券商集合理財,還有保險理財等。


郭一鳴


家庭理財的基本套路還要問。還有人不知道嗎?還有人嗎?

如果存款到了5萬,趕緊去買理財,沒有技術和能力的去買銀行理財。

如果不到5萬,可以去存活期類理財。某寶,某信都可以,很多銀行推出直銷銀行,類似與某寶,但是收益高不少……據說可以隨時劃出,沒有手續費,上限數百萬……可以試試。

買理財用app,防止被人忽悠和套路。

注意…本人銀行信貸員20年,炒股韭菜20年。將發佈兩種內容…1,腦洞新聞…快樂生活。2,成功學內容……如有興趣,請關注。


飛刀47號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的是這50萬的意義,對你來說是閒錢,還是有用處的,不過換我的話,40萬做銀行理財,剩下10萬用於交易市場,而且不會一次性投入10萬,每次3萬進入市場,剩餘的7萬是後備資金,腦子不發熱的情況下,是用不到這部分後備資金的。


至於收益方面,建議是先捫心自問下,自己會不會做金融市場的交易,譬如股票,期貨更不提比較細緻的內盤、外盤的區別,你如果是老江湖,有經驗的,有失敗或成本的歷史的,那這個問題白問的。


對於會做的兄弟姐妹來說,真正會做的那個群體,1--3萬的本金能在1個月內產出盈利超過銀行10--30萬的一年理財收益量。甚至有很多理財產品的背後都是將資金交給私募操盤團隊啦操作的。因為機構也知道,真正會去關心理財產品的細節的客戶有幾個,金融思路之一,做大概率的事情!


既然都說到這裡了,那也順便闡述下私募團隊的模式,甲方出資方、乙方操盤方、第三方證人(其實沒啥用,很多時候是不存在的,或者表面看起來有存在)


甲方找到乙方,並要求乙方先預付20%的保證金,如果虧損到達20%就停止後續合作,甲方通過總虧損上限比例,日虧損上限,盈利回撤比例的定製來定風控規則,乙方在這些規則下進行操作。


也有一種方式,是甲方自願承擔本金的一部分損失風險,譬如願意自行承擔20%虧損,超出的部分由乙方承擔,但同樣有各種風控規則制約。


結算盈利普遍兩種方式:盈利分成譬如55開,46開等根據一開始的協商完成,還有種方式是乙方在不違背風控規則的前提下,承諾結算時間給甲方多少的盈利譬如15%年華收益,結算時間一到則講本金和15%給到甲方,多餘的盈利則歸乙方所有。


當然如果你有認識你相信的操盤手,也可以自己定協議,總體就兩個方針要有,風控規則,盈利分成,千萬別隻關心盈利分成喲!


另外個人建議大家少有“投資”這個詞,這個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營銷手段的產物。你被告知你是金融市場裡的投資者,其實你是送人頭的炮灰……


說了那麼多結論是,你如果沒有什麼認識的比較熟悉的操盤手或私募,自己也不會市場交易的話,老老實實買理財,如果你想要自己學習下市場交易,那麼等待你的結果大概率是被忽悠的不要不要的,然後所有的交易市場的商業行為在你眼裡全都變成的了“騙子”。


最後,買理財請找銀行,做交易要學會耐心學習和篩選,但如果說是你還是認為自己在金融市場裡做投資的話,那很遺憾,你是虧錢的。


本心易道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個性化的問題了,50萬其實也不多,能幹嘛呢?現在740塊一股的貴州茅臺能買不到700股,這是拿去投資股票的情況。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家來說,如果有50萬肯定不會也不能全部拿去買股票,而且還全部去買現在的高價茅臺。

說到底這是一個資產配置的問題。

拿一年的週期來說,50萬,10萬用作一年的日常支出,包括吃飯等生活費,一個普通家庭一年應該夠了。再拿20萬存銀行,剩餘20萬可以做做投資等,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分配方式。

50萬,一千個人肯定有1000種配置方式,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理由。

題主說道”存進銀行安安穩穩“,筆者感覺到題主應該屬於低風險愛好者,不喜歡投資高風險的東西,這也沒什麼不對的,投資嘛,自己感覺舒服就好了,你說呢?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50萬如何更好的進行資產配置,倒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探討呢。


銳眼財經


50萬存銀行還是理財?大多數人是需要存在銀行的,而不是簡單的說拿去理財投資就行,沒有具備專業的理財知識,一旦50萬資金投入各種金融產品理財或許面臨著虧損的風險,還是要三思而後行。不過看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若是投資者希望追求高收益,可以考慮理財投資,但是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若是投資者想安穩,不想本金虧損,就存放銀行比較合適。


2019年銀行利率一覽

目前四大行一年期利率在1.75%,三年期2.75%,50萬已經具備了大額存單的資金要求,可以去銀行談大額存單利率。


大額存單利率一覽

目前四大行大額存單一年利率在2.10%以上,三年在3.85%,不同的銀行可以去磋商,拿到更大的利率。


以上是銀行存銀行收益,如果打算理財,投資什麼好?


餘額寶今天收益是2.64%,零錢通今天是3.8%,如果你的資金在三年內沒什麼用,就考慮銀行,若是需要流動,就考慮存餘額寶和零錢通,畢竟收益也算可以。


不過以上收益看不上,打算有更高的收益就考慮投資基金,建議你選擇債券基金,是中低風險產品,若是可以承受較高風險,可以考慮指數型基金,風險和收益都比較高,貨幣基金就是餘額寶和零錢通了。


以下是債券基金,選擇規模大,長期比較穩定的債基,承擔一定的風險,收益也是頗高的。


所以,看個人風險承受力,本金不能虧損的投資者就考慮貨幣基金和存銀行,可以適當接受虧損就考慮債基和指數基金。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50萬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真不是個小錢,是將錢存銀行還是去投資理財,需要根據理財者承擔風險的能力而定。

對於一個保守理財者,選擇銀行是最穩妥的。銀行由國家做為堅實的後盾,安全係數是有保障的,又長期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很多人還是把錢存銀行。



由於銀行的自負盈虧政策實施以來,各大銀行的利率都有所提高,一年定期已經達到3%,三年定期利率已經達到4.2%以上,五年定期利率5%以上了,可以說都超過了餘額寶。而且安全還有保障,五十萬以內的存款都保險公司承保。

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各式各樣的理財平臺,理財產品,層出不窮,簡直讓投資者們眼花繚亂。很多人還是對新生的事物接受的慢,而也確實有投資平臺跑路的現象發生。

就拿P2P平臺來說吧,從四月份要求備案以來,頻頻暴雷,有相關數據顯示,從2018年6月1日至7月12日,42天之內全國共有108家P2P公司暴雷。



再說股票基金,2018年開始,歡喜兩天跌一週。坤鵬論身邊沒看到誰掙到錢,所以題主也不用聽別人的,放在銀行至少不會擔驚受怕,前邊說過,銀行的利息現在還是比較高的。


坤鵬論


當然是投資理財。50萬放在銀行,活期才沒多少,定期也才1個多點,而且隨著時間的推遲,會不斷貶值的。


當然,投資理財有風險偏好。如果你是屬於保守型的投資者,那麼50萬就去買點銀行理財產品,現在一般銀行理財產品4-5%是有的,雖然是打破剛兌,但是基本上現在仍然是保本的。而且你有50萬,在招商銀行可以成為VIP客戶了,可以申請金葵花卡。


有人說買餘額寶行不行,當然不行,現在餘額寶都限額了,每人每天只能申購2萬元,而且上限是10萬元,你有50萬,最多也只能買10萬,還有40萬怎麼辦。所以餘額寶只能作為零錢的活期理財。


如果你是屬於比較激進型的投資者,那麼你可以投資股市,我不建議你去投資P2P,也不建議你去炒幣,也不建議你去炒期貨,或者是投資外匯,商品,貴金屬等等,這裡面騙局太多。


中國股市雖然十年沒怎麼漲,但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是唯一能保障你自身權益的交易場所。


你有50萬,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況下,也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大戶了。中國股市90%的資產都是在10萬元以下。


如果你要進入股市,建議你千萬不要滿倉一隻股,在這種低迷情況下,保持輕倉是比較重要的。


最後簡單說下近期行情,上週A股度過了至暗時刻,在大盤創出2691點新低之後,兩市終於迎來了7月翻身反彈。之前老揭也叫大家再堅持一點,耐心一點,本週的反彈,至少回點血了吧。 目前大盤短期的反彈趨勢將繼續保持,但是上方壓力也挺大,大家注意趁著反彈合理調整自己的倉位。注意,現在這把行情,暫時只能當反彈看待。


揭幕者




把錢存銀行,這個行為在當下這個年代,總覺得有點過時。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大眾的行為方式,存銀行當然是七八十年代的主流方式。但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盈餘越來越多,理財意識越來越強。

來看一組數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係數降至29.3%,是歷史上首次降至30%以下。而改革開放初期,這一指標則高達60%以上。



盈餘變多了,理財意識隨之變強,存錢的利息早已不能滿足大眾的對於資金增值的目標,哪怕買個銀行理財產品,也比存銀行強很多。

但從長遠來看,銀行理財產品依然是中介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眾會對這樣的收益逐漸開始變的不滿足。

如果你是激進型投資者,可以在2019年底嘗試著進入股市,由於2020年有預期牛市存在,所以預計你將會有不錯的收益。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先說結論,題主的問題提的就不太準確,50萬元我們肯定是要做理財投資的,但是我們都可以放在銀行裡做啊,銀行既有定期存款、實體黃金、國債等,也有理財產品、貨幣基金、指數型基金等,都交給銀行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

下面我將你的這50萬元做個銀行體系的理財規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覺得好的話一定要為我點個贊哈!


  • 大額存單20萬

因大額存單的起存金額為20萬元,所以我們至少要買20萬的大額存單。大額存單的優點在於利率比普通定期更高、流動性強、靠檔計息、無風險、可以轉讓、用於質押等等,光無風險這一點我就不相信有人不動心!

  • 實體黃金10萬

大銀行一般都有貴金屬交易,我們可以買入10萬的實物黃金。眾所周知,受美聯儲加息和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的影響,股市動盪不已,在這種時候更加凸顯黃金作為國際硬通貨的重要性,避險能力極強,值得購買!


  • 銀行理財產品10萬

目前各大銀行在售的1年期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多在5.5%以上,可以說是回報非常高!但因理財產品只能到期才能支取,流動性極差,也不宜買入過多,10萬理財產品還是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 基金10萬

這裡的基金指的是貨幣基金以及指數型基金,我們可以將10萬元都存到貨幣基金裡面,在享受4%收益的同時,定期定額進行指數型基金定投。貨幣基金的好處在於靈活性極佳且收益較高,複利的計算方式也讓我們在長期持有的情況下收益得到最大化;指數型基金的好處在於更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且定投的方式更容易分散風險。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從銀行看人生、由財富見成長,我是銀行理財規劃師——銀行小學生。


奇葩財經說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真的非常棒,各種K線分析,各種風險衡量,但我就在想如果真的有萬,就一定要存進銀行或是做理財投資?難道就不能幹點別的?

50萬對於普通家庭來講,真的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我有50萬的話,我肯定不會放在銀行,我就不能買田置地麼?我買一塊林子不可以?我買一個門市不行?或是我貸款買幾個房子裝修後租出去,以租養貸行不行?為什麼一定要存在銀行,再說了存銀行也不見得安全,如果那樣的話,我還不如放支付寶呢,支付寶還給上保險,丟了全額賠付。

再來說說理財投資,理財意味著風險與收入成正比,那些網上被騙的案例,只要你百度能搜到一大堆,我就不多說了。再穩妥的理財也是有風險的,風險越低收益越低,有的甚至有可能虧本,所以選擇理財的同時不能只看收益,還要看風險。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會選擇理財的,其實民間有很多需要錢的人,與其做理財或存銀行,我都不如借給那些有質押物、中間人的民間需求者,現在這行業比較普遍,只要不是高利貸且有質押物的前提,隨便一個都比存銀行或理財賺錢快,且風險低。

另外,題主給大家搞了一個誤區,好像我們有了50萬就一定要存銀行或理財一樣。我覺得只有打工攢下錢的人才會這麼做,雖然我也是打工的,但如果我有50萬,我肯定不會去理財或存銀行,因為我覺得收益太低了,存死期或長期的理財真的沒有創業或其他實體投資賺錢快。50萬,哪怕我開個便利店,生意稍微好那麼一點,收益都會超過20%,雖然風險大,但結合我的行業經驗,我認為比理財低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