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學到了啥?

「要聞」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學到了啥?

「要聞」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學到了啥?

這次港澳學習交流,安排有鳳凰衛視評論員李煒、何亮亮,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香港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周志文等專家學者的講座,有對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公務員事務局、生產力促進局、貿易發展局、招商局貨櫃碼頭、立法會、廉政公署、香港理工大學以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等部門單位的參訪,也有與港澳方面有關人員就政府管理、企業發展、市場貿易、科技創新等課題的座談交流,行程緊湊、課程豐富,有聽、有看、有議,團員們普遍感覺“解渴”又“管用”。

市財政局局長崔國煒認為,“考察之行最受益的還是對於工作思路的啟迪,特別是對於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問題、邊界問題,政府如何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等問題,都讓人深受啟發。”

陽城縣委書記竇三馬說,“響應市委‘解放思想’和‘行萬里路’要求,從太行山巔到香江之畔,從內陸小縣到國際都市,跨越的是時空,拓寬的是視野,啟迪的是思想”。

市農委主任李喜紅也講到,

“香港的發展經驗,就是創新改革的經驗,這和晉城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非常類似,傳統的發展路子走不通,即使走通了也還是落後的。”

澤州縣委書記、縣長高喜全感觸良多,“香港政府治理體系的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政府、企業和民眾各司其職,社會運行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在市委副秘書長閆培烈看來,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有效、規範法治、制度健全的社會管理是根本保障。”

市委政研室主任王志強也有同樣的感受,“香港的發展,有賴於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市場主體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

市審計局局長李天勝也講到,“營商環境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

市供銷社主任劉建光非常關注香港中小企業的發展,他講到,“香港政府通過生產力促進局和貿易發展局,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管理、產品研發、貿易推廣‘一條龍’服務,保障了中小企業的蓬勃旺盛。”

市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建輝認為,“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發展的服務和引導,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創優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董海順也認為,“相比較我市目前對企服務單一粗放的問題,港澳多渠道、專業化政務服務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

“香港交通發達、車流不息,儘管路窄車多,但是鮮有塞車現象;雖然人口密集,但亂扔垃圾、菸頭和隨地吐痰者卻極少遇到。”談起香港的人文環境,市民政局局長王仁慶總是不吝讚美之詞。

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元平認為,“創造一個好的營商發展環境,解放思想、創新模式、優化服務很重要,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文化培育、教育衛生也同等重要,應當是一個綜合性的、功能性的系統性工程。”

這次港澳之行,學習交流團還專程拜會了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和香港東區工商業聯合會,與山西省政協常務委員、香港亞洲地產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志忠以及有關工商界人士召開了經濟交流座談會,6個縣(市、區)和開發區作了產業項目推介,並就香港工商界到晉城參訪考察事宜達成了初步意向,為下一步深化兩地合作搭建了通道。

城區區長王文全非常關注科技創新,他講到,“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引進先進高新技術,發展配套產業,打造產業集群。”

陵川縣委副書記任小廣更多關注的是金融,他認為,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經濟能力十分緊迫。

市林業局局長史小軍談到,“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旅遊產業,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接待投訴,不斷在做大做強上下功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

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學琦從城市營銷角度作了另一番闡釋,“城市營銷比的就是講故事的能力,成功的故事聽了讓人有一種衝動:這個地方好,我想去看看。”

市政府信息化管理辦公室主任聶永平說,“必須精準把握對外開放的本質內涵和關鍵要素,在雙向合作、包容發展中謀求知遇、搶佔機遇、抓住巧遇、贏取商遇,真正打造山西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

“港澳業界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港澳人的思想觀念與市場經濟相適應,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開拓創新,只要是政府不禁止的、法律允許的,他們都會去嘗試,敢為人先的生存法則體現得淋漓盡致。”談起考察感受,市文化局局長賀建國這樣說。

市水務局局長杜平講到,“要把差距轉化為動力,向港澳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市政協秘書長和貴喜說,“這次學習交流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的創舉,更加堅定了我們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沁水縣縣長侯貴寶總結了“三個必須”,“必須有醍醐灌頂之警醒,必須有逆水行舟之共識,必須有負重爬坡之擔當。”

今日本報全文如下

港澳行,啟迪破繭之行

——我市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側記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白居易《春風》一詩描繪了萬花爭春、欣欣向榮的蓬勃景象。春風萬里,處處洋溢著奮鬥的味道。3月10日至17日,晉城市委選派6個縣(市、區)和市直單位部分領導幹部30餘人組成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完成一次意義非凡的旅程。

晉城因煤而興,後又因煤而滯,經受著轉型的陣痛。市委七屆四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方向,並針對幹部提質和效能提速部署了“四個一批”任務,赴港澳學習交流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今年幹部教育“走出去”的首發團隊。

“市委審時度勢提出高質量轉型發展目標,緊接著在‘走出去’方面做出一系列大動作,包括這次赴港澳學習交流,充分表明了市委要發展、急發展、快發展的迫切願望和堅定信心。”對於這次學習交流的初衷和目的,副市長、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團長馮志亮這樣說。

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行

臨行之前,市委書記張志川特意叮囑學習交流團成員,“一個地區發展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環境,而廣大領導幹部、‘關鍵少數’的思想開放包容程度是核心中的核心。”

2017年,佔全國0.01%國土面積的香港,創下了全國2.66%的GDP總量,達到2.2萬億元。香港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滾滾潮流中,始終能夠覓得良機、最大化地利用良機,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香港的發展經驗,就是思想開放、敢立潮頭的經驗,就是創新改革、至精至善的經驗。

領導幹部的眼界思維,是決定執政能力高低的根本因素之一。晉城站立太行、俯瞰中原,借勢全國“中部崛起”戰略挺進中原,對掌舵一方發展的領導幹部而言,急需來一場“頭腦風暴”。

市財政局局長崔國煒認為,“考察之行最受益的還是對於工作思路的啟迪,特別是對於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問題、邊界問題,政府如何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等問題,都讓人深受啟發。”在經歷兩次轉型陣痛過程中,香港特區政府秉承“有所為有所不為”理念和“積極不干預”原則,使得香港在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國際大環境下仍保持了高分表現。而就晉城目前面臨的局面而言,政府如何學會“放手”、如何真正變“嚴管家”為“好保姆”是當務之急,而香港模式正有著很強的借鑑意義。

人是用思想來趕路的,一個地區的發展亦是如此。正如陽城縣委書記竇三馬所說,“響應市委‘解放思想’和‘行萬里路’要求,從太行山巔到香江之畔,從內陸小縣到國際都市,跨越的是時空,拓寬的是視野,啟迪的是思想”。市農委主任李喜紅也講到,“香港的發展經驗,就是創新改革的經驗,這和晉城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非常類似,傳統的發展路子走不通,即使走通了也還是落後的。”

這是一次啟迪碰撞之行

香港真正的優勢是軟基建,就是多元開放、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截至2018年,香港連續24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今年市委決策,推進包括“放管服”改革在內的五個關鍵領域改革,落腳點也在於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地域的創造活力和吸引力。

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港澳成功的基本經驗,也是香港能夠兩次成功轉型的根本原因所在,而這也恰恰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澤州縣委書記、縣長高喜全感觸良多,“香港政府治理體系的制度化、科學化、規範化、程序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政府、企業和民眾各司其職,社會運行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在市委副秘書長閆培烈看來,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有效、規範法治、制度健全的社會管理是根本保障。” 市委政研室主任王志強也有同樣的感受,“香港的發展,有賴於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市場主體營造的良好營商環境。” 市審計局局長李天勝也講到,“營商環境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礎。”

香港良好的營商環境表現在方方面面。市供銷社主任劉建光非常關注香港中小企業的發展,他講到,“香港政府通過生產力促進局和貿易發展局,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管理、產品研發、貿易推廣‘一條龍’服務,保障了中小企業的蓬勃旺盛。”市中小企業局局長王建輝認為,“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發展的服務和引導,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創優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董海順也認為,“相比較我市目前對企服務單一粗放的問題,港澳多渠道、專業化政務服務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

“香港交通發達、車流不息,儘管路窄車多,但是鮮有塞車現象;雖然人口密集,但亂扔垃圾、菸頭和隨地吐痰者卻極少遇到。”談起香港的人文環境,市民政局局長王仁慶總是不吝讚美之詞。市政府副秘書長楊元平認為,“創造一個好的營商發展環境,解放思想、創新模式、優化服務很重要,城市管理、社會治理、文化培育、教育衛生也同等重要,應當是一個綜合性的、功能性的系統性工程。”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蓬勃發展的市場主體作支撐。能否讓晉城吸引企業、留住企業,成為企業投資興業的沃土,成為企業家創業“高地”、成長“溼地”、心靈“港灣”,關鍵在於營商環境。學習交流期間,“環境”成為一個高頻詞,團員們都認為,優化營商環境迫在眉睫。

這是一次交流合作之行

學習交流期間,團員們不僅拿出全部精力吸收經驗、啟迪思想,也注重在交流中尋求提升和合作的良機。城區區長王文全非常關注科技創新,他講到,“要更加重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積極引進先進高新技術,發展配套產業,打造產業集群。”陵川縣委副書記任小廣更多關注的是金融,他認為,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深化地方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經濟能力十分緊迫。

旅遊是香港的支柱產業,晉城近幾年也在積極推進“全域旅遊”。香港的旅遊,有吃、住、行、遊、購、娛方方面面的一流服務作支撐,更有極具創意、影響力深遠的豐富文化資源作招牌。市林業局局長史小軍談到,“特區政府非常重視旅遊產業,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接待投訴,不斷在做大做強上下功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學琦從城市營銷角度作了另一番闡釋,“城市營銷比的就是講故事的能力,成功的故事聽了讓人有一種衝動:這個地方好,我想去看看。”這些經驗可以因地制宜、“拿來我用”,為晉城的旅遊產業注入新理念、增添新成色。

合作的基礎在開放,關鍵在開放。市政府信息化管理辦公室主任聶永平說,“必須精準把握對外開放的本質內涵和關鍵要素,在雙向合作、包容發展中謀求知遇、搶佔機遇、抓住巧遇、贏取商遇,真正打造山西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橋頭堡。”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文匯管理學院作為學習交流的在港承辦方,也多次講到,“晉城人傑地靈之地,受到了華夏五千年文化的薰陶,與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相遇,勢必會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

這是一次激勵奮進之行

香港長盛不衰的力量之源,是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的香港精神,這種精神道出了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時的努力頑強,也道出了世紀之交港人在一次次逆境中的拼搏向上。

千里之外,太行山上,也同樣有太行精神之光,照耀晉城大地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搏擊前進。過往亦輝煌,未來向何去?通過這次港澳之行,晉城的幹部都或多或少找到了答案。

“港澳業界競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港澳人的思想觀念與市場經濟相適應,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開拓創新,只要是政府不禁止的、法律允許的,他們都會去嘗試,敢為人先的生存法則體現得淋漓盡致。”談起考察感受,市文化局局長賀建國這樣說。

市委提出晉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幹,眾“智”成城。這個號召與黨中央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也跟香港“一切以市民意願為前提”的施政理念異曲同工。副市長馮志亮在結業儀式上講到,“市委敢於突破思維定式和條條框框,大規模選派關鍵崗位、關鍵部門‘一把手’赴外學習交流,本身就體現了市委解放思想、敢於擔當的勇氣魄力,也是對幹部的鼓舞和鞭策。”

事非經過不知難。收穫滿滿“真經”,不虛港澳之行,關鍵還是學以致用、以學促幹。對於這次港澳之行,團員們都表示確確實實看到了差距,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壓力。市水務局局長杜平講到,“要把差距轉化為動力,向港澳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市政協秘書長和貴喜說,“這次學習交流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的創舉,更加堅定了我們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沁水縣縣長侯貴寶總結了“三個必須”,“必須有醍醐灌頂之警醒,必須有逆水行舟之共識,必須有負重爬坡之擔當。”

“想”要有格局,“說”要有思維,“幹”要有能力。在今年全市組織工作會議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衛明喜也針對聚焦專業化提升幹部教育質量提出要求,“突出專業對應、層次對應、崗位對應,統籌資源為各類幹部提供具有前瞻性、實踐性和崗位適配性的專業能力教育,多渠道解決好乾部隊伍能力不足、本領不夠的問題,幫助幹部拓視野、增素質、提能力。”

“思想破繭”只爭朝夕,“蛻變化蝶”正當其時。相信思想的大解放,必定能推動新一輪大發展,為爭當“先行區”“領跑者”“橋頭堡”、開創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開智拓流!

▍製作:太行日報社新媒體部

「要闻」首批赴港澳学习交流团学到了啥?

晉城最靠譜微信號 影響最有影響力人群

<table><tbody>

暱稱

新聞定位

太行日報

taihangribao

晉城政務動態

閱晉城

taihangwanbao

讀者微友爆料+互動

色影太行

seyingtaihang

影像

「要聞」首批赴港澳學習交流團學到了啥?
/<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