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上回講到的大口徑坦克殲擊車的口徑是一個比一個厲害,讀者們有沒有被這些陰森森的炮口震撼到了呢?

小編一向都是“傻大黑粗”迷,心裡面一直有著“口徑即是正義”的標準。

事實也證明,沒有什麼是大口徑大炮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發。

講完重型坦克殲擊車之後,今天就講講自行火炮。

那麼什麼是自行火炮呢?自行火炮從字面上去理解,便是一根能自己行動的大炮。事實上也是如此,自行火炮是一門安裝在坦克底盤上,能配合機動部隊進行攻擊的大炮。

自行火炮的優點是在移動時無需人力或者牲畜牽引,只要給足燃油,它就能跑的又穩又好。而且也因為大炮裝備在坦克底盤上,這讓大炮的口徑可以更加大,這在進行後方支援時能更有效的對敵前線造成更巨大的殺傷。

而自行火炮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裝備了巨炮的原因,通常自行火炮的機動性並不會太好。而且大炮口徑大,裝彈需要很多的人力與很長的時間。

所幸的是自行火炮會跟一般的牽引式火炮一樣,會停留在後方進行火力支援。也因為如此,自行火炮的這些缺點在實戰中也無傷大雅了。

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美軍M7“牧師”自行火炮

好了,接下來回歸重點。今天要介紹的是幾門大口徑自行火炮,它們的大炮也同樣可以給我們喜歡大口徑大炮的讀者們帶來震撼。

1.紅色巨人——SU-14

SU-14是蘇聯在二戰前開始研製的自行火炮,它是在T-35多炮塔重型坦克的底盤發展起來的。

SU-14有兩種型號,其一是SU-14-1,其二是SU-14-2。SU-14-1是1936年開始研製的,蘇聯軍方把一門152mm海軍炮安裝在T-35重型坦克的底盤上,在火炮平臺後面安裝一臺起重機。搭載48發炮彈,稀少的載彈量導致SU-14-1必須在實戰中時刻進行補給。

因為車體部分與動力系統保持T-35坦克的原有配置,這導致了SU-14-1只能以27km/h的時速前進。而且SU-14-1上部沒有一點防護性裝置的設置,這讓操作人員失去了保護。

因為如此,SU-14-2應運而生了。SU-14-2採用的是封閉式戰鬥室,這大大增強了戰鬥人員的生存率。其餘配置基本不變。

在戰鬥思路上,SU-14-2設想為與坦克一同衝鋒的自行火炮,作戰方式類似於坦克殲擊車。

但是SU-14系列自行火炮因為德國的入侵與蘇聯項目負責人受到處理而沒有量產。最後只有原型車參加了莫斯科防禦戰和一些被圍地區的戰鬥。

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陳列館中的SU-14-2

2.萬字旗下最後的大射手——虎式自行火炮

1943年,德國軍方決定以虎王坦克的底盤為基礎,發展一種重型自行火炮。虎式自行火炮由克虜伯公司負責研製,為了迷惑敵軍,它的工程代號為“蟋蟀”。

虎式自行火炮有四種主炮方案,有170mm50倍口徑的,有210mm31倍口徑的,有305mm16倍口徑的,還有一個更大的,是420mm。

虎式自行火炮的170mm主炮可以將68千克的炮彈打到25.5公里外,這導致了這門炮在開炮時會有巨大的後坐力。

設計師為了抵消這些巨大的後坐力,在虎王坦克的底盤上做了文章,設計師增長了底盤,在火炮後部安裝了一個火炮助力系統,即是在底盤後部裝上了一個巨大的圓形“鐵鍋”,在準備開炮時把“鐵鍋”放在地上,可以有效抵消後坐力。

在發動機上採用虎式坦克的發動機,最大時速有35km/h。為了控制重量,把裝甲進行大幅削減,但是最後重量仍有60噸。

但是到了1945年2月,軍方叫停了這些不切實際的武器的研發工作,同年5月,德國戰敗,虎式自行火炮的英姿並沒能展示出來,只留下一臺原型車被盟軍發現。

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最後被盟軍發現的虎式自行火炮的車體

3.進擊的斯大林之錘——S-51

1943年,蘇德戰事轉入攻堅階段,德軍戰略由攻轉守,德軍為了阻止蘇軍反撲,建造了許多堅固的防禦工事。

因為蘇聯早期多為小口徑的自行火炮,很難對德軍的防禦工事進行有效殺傷。為了摧毀德軍的防禦工事,蘇聯開始研製新型的大口徑自行火炮。

很快,格拉賓中央炮兵設計局開始研製大口徑自行火炮。S-51很快便造了出來。

S-51以KV-1S重型坦克的底盤為基礎,搭載一門203mm榴彈炮。這門榴彈炮的炮彈重量達到98公斤,能打17.5公里,而且能貫穿4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在行軍過程中,為了縮短車身長度,S-51可以把主炮向後方摺疊。1944年S-51進行了合計300次設計測試和野外行軍測試。有火力出色,機動性能在自行火炮中算出色的評價。

但是S-51因為巨大的後坐力會對戰鬥人員造成傷害,在行進中無法開炮,而且後來SU-152,ISU-152坦克殲擊車的量產(這兩款坦克殲擊車又能突擊又能進行火力支援),加上S-51主炮的炮彈的價格昂貴,S-51在完成一輛樣車之後便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S-51

4.美帝的天降正義——T92

二戰後期,美國為了攻擊日本本土,開始研製一款重型自行火炮。T92隨之誕生。

T92是在T26E3“潘興”重型坦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搭載的是一門巨炮——240mm榴彈炮。

上文有提到203mm火炮的威力,這門240mm的大炮更是可怕,裝甲力量與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這是真正的天降正義。

由於240mm榴彈炮的炮彈過於巨大,T92無法搭載炮彈。在行進中總有一臺卡車跟在T92旁邊,這臺卡車是幫它運送炮彈和裝彈設備的,裝彈過程完全靠人力完成。

T92有著63噸的巨大重量,但仍能以32km/h的最大時速前進。但是後來由於日本投降,T92並沒能參加到實戰,也因為這個原因,T92最終只生產了5輛就停產了。

大口徑自行火炮的那些事,防護工事在它面前都等於不存在

T92自行火炮

相比於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的口徑更是驚人,小編已是愛到無法自拔了。讀者們也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這些自行火炮都很可惜,要麼未能量產,要麼未能參戰。生不逢時是最大的原因。

同時也是因為自身的不夠優秀造成的,它們的威力雖大,但是侷限性也很強。它們不是不強,只是它們太極端,不能夠適應當時的時局,所以剩下的便是被淘汰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