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大禹治水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我們幾天來說說樂曲裡的

一、古書裡的夏啟

夏朝這個現今不被承認的朝代,這個只存在神話傳說裡的朝代,卻誕生了我國第一個娛樂至死的君王。

兩漢(包括)以後的典籍認為夏朝的創建者是禹,所以稱他為“夏禹”,甚至連禹的父親鯀也稱為“夏鯀”,其實那是不對的,這個《山海經》裡就有明確的證據。

《山海經》裡稱啟是“夏後開”,這是漢代人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整理古書的時候改“啟”為“開”;稱桀是“夏桀”,裡面也多次提到鯀、禹,可絕沒有把他們和“夏”聯繫起來,可見,最早一個稱“夏後”的是啟,他才是夏朝的建立者,是夏朝的開國君主,只不過他是在他老爸大禹建立的基業的基礎上建立的新王朝,所以後世人才誤會是禹建立了夏朝。

最早關於夏後啟作樂的記載就是《山海經》,《海外西經》雲:“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山海經蠱雕造型


《大荒西經》雲:“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開上三嬪(賓)於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山海經》裡對夏後啟本人的記載,就這麼兩條,說他“乘兩龍”、“上三賓於天”,頗有神的氣質,大概夏人是把他們這位開國帝王當神靈來看待的。這兩條文字的主要內容,都是說他在歌舞,提到的歌舞有《九代》《九辨》《九歌》《九招》。

郭璞在註文中又引了《歸藏》說:“昔彼《九冥》,是與帝《辨》同宮之序,是為《九歌》。”又說:“不得竊《辨》與《歌》以國於下。”

這裡面提到的樂舞有《九冥》《辨》(《九辨》)《九歌》。

但是,《竹書紀年》裡卻說他在位三十九年,活了七十八歲(一說是九十八歲),似乎很高壽。

《真誥》裡還說他死後成了神,是四明公之一,所謂“四明公並得昇仙階”,四明公是:夏啟為東明公,周文王為西明公,召公奭為南明公,吳季札為北明公,這顯然是後世道教給編排封的神,並非古傳。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二、帶來禍端的聲樂娛樂

夏後啟的過度娛樂,也殃及國家和子孫。

《楚辭·離騷》裡說:“啟《九辯》與《九歌》兮,夏(下)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天問》裡說:“啟棘賓商(啻、帝),《九辨》《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離騷》裡說夏後啟得到了《九辨》《九歌》,下到地上來就放縱地娛樂,沉迷不已,不顧國家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艱難困苦,也不為後世作長遠打算,結果就導致了他的兒子失去了家園。

其中所說的“五子”又作“伍子”、“武子”,即“武觀”或“武子觀”,是夏後啟的兒子。據說是夏啟的“奸子”,就是不好的兒子,因此遭到夏啟的征伐,所以也有學者把“家巷”的“巷”解釋為“鬨”,即爭鬥,“家闀”就是家庭內部爭鬥,相當於說內亂。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猜猜這描述的是啥神話故事?


《天問》裡說夏後啟“棘賓商”,“棘”字應該是“[束束]”字的形誤,這個字故讀如“束”,楚文字的“速”字,辶裡面就是兩個“束”,這裡是“數”的通假字,和《山海經》裡的“三”一樣,是表示多次。又據學者考證,“商”是“啇”字之誤,“啇”在出土文獻裡都寫作“啻”,多用為上帝的“帝”,所以“賓啇”也就是“賓帝”,和《山海經》裡說他“上三嬪(賓)於天”的意思相同。

說他多次賓帝,得到了《九辨》《九歌》,為什麼導致“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其中“勤子屠母”一句不太好理解,過去學者們做了很多解釋,總覺得不通講,要解釋起來就很複雜,所以這裡也沒法多說;但是“死分竟地”卻好理解,朱芳圃先生認為“‘死分竟地’謂身沒之後,而境宇分裂”,非常正確,這明白地是說太康失國導致國家分裂的事情。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三、傳樂的懲罰——太康失國

太康是夏啟的長子,夏後啟死後,太康即位,可即位不久就被后羿(根據古籍記載這個才是真正的后羿,我們平常說的射太陽的后羿是天神大羿)篡了位,所謂“太康失國”,即失去了國家;后羿篡位,就是《左傳》裡說的“因夏民而代夏政”。

后羿篡奪了夏政之後,為了擺脫夏人舊勢力,所以開始舉國西遷,即《天問》所謂“阻窮西征”,“阻”是“徂”的通假字,是“往”的意思,“窮”就是窮石,也就是窮桑、空桑,在今天山東的曲阜一帶。

這句就是說后羿從東方的斟尋(今山東濰坊)遷往西部的窮石,所以稱“有窮后羿”,這樣等於是把夏朝的國家給分裂了。

東方以斟尋為中心的還是夏人的地盤,太康死後傳位給弟弟仲康,仲康又傳位給兒子夏後相;而西部以窮石為中心的則是后羿的地盤,這就是《天問》裡說的“死分竟(境)地”,即夏啟死後,夏朝國家分裂成了兩部分。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西遷的后羿這部分,後來被寒浞給篡奪了,后羿被謀殺、滅了門。寒浞死後,把權力傳給了大兒子過澆,過澆為了一統天下,返回東部殺了夏後相。

直到夏少康的時候,才和兒子杼一起滅掉了澆,把夏朝的國家重新統一起來,所謂“少康中興”。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參考文獻】

古籍:《竹書記年》、《山海經》、《楚辭》《歸藏易》、《樂書》、《樂緯》、《爾雅註疏》《真誥》、《山海經新校正》、《玉函山房輯佚書》

現代著作:《甲骨文合集》

朱芳圃:《中國古代神話與史實》

袁珂:《山海經校注》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記年輯證》


夏啟:被娛樂耽誤了的開國君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