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疫情對汽車市場的衝擊在2月份顯露無疑,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20年2月首周汽車乘用車零售處於冰封期,日均零售為811輛,第二週起銷量開始好轉,第二週至第四周日均零售分別為4100輛、5411輛、1.6萬輛。乘聯會估計,2月乘用車零售量同比下滑八成。1-2月累計同比下降41%。受春節提前及疫情雙重衝擊,1-2月汽車銷量數據出現近20年來最大幅度同比下滑。

對於1、2月份的業績,有經銷商甚至表示:“當兩個月白過了,就看今年剩下的時間能否補上窟窿。”事實上,業內對車市期望還是比較高,認為接下來購車需求將逐步恢復,二季度存在需求集中爆發的可能性,政策方面的減壓救市或再掀起新一輪高潮。

近日,有多家大型車企披露最新的銷售數據,不妨由此覆盤之前大家定下的年度目標,到底怎樣才能彌補“失去的兩個月”。


上汽集團

暴跌87%,保住600萬輛算贏


上汽集團2月產銷快報顯示,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同比下降都超過50%,上汽乘用(榮威、MG)的銷量下跌超過30%,這四家企業是上汽集團銷售主力的"四大天王",導致整個集團2月銷量同比暴跌87%。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在此情況下,上汽集團旗下多個公司減發員工績效工資,上汽集團公關部相關人士表示,在特殊情況下,員工收入與績效掛鉤的部分有浮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2020年銷量目標,上汽集團旗下各家車企暫未有相關信息披露,去年上汽集團總銷量是623.8萬輛,可以說,今年上汽集團應該要力爭保住600萬輛,跌少算贏。按照計劃,上汽奧迪最快會在今年投產上市,但今年的貢獻度肯定不大,未來幾年,上汽集團的體量有可能在600-700萬輛之間徘徊。


豐田

同比下降70%,全年增長問題不大

數據顯示,1月份,豐田在中國累計售出14.5萬輛新車,同比微跌1.2%,2月份豐田銷量急轉直下至2.38萬輛,

下滑幅度達到了70.2%,但仍跑贏大市。

近日,豐田汽車宣佈將從3月9日起恢復在長春市和廣州市的整車工廠的正常生產,並採取晝夜兩班體制。據瞭解,豐田汽車在國內有四家整車工廠,分別位於廣州、長春、天津和成都。豐田汽車表示,位於長春和成都的兩家工廠產能將提升至年前的平均水平,位於廣州和天津的工廠將持續以較低的生產水平進行。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豐田汽車2019年在華銷量達到了162萬輛,實現了9%的同比增長,此前豐田汽車制定的2019年年度銷量目標為160萬輛,也就是說,去年豐田汽車超額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在此背景下,豐田制定2020年的銷量目標是176萬輛,增長率約8.6%。

廣汽豐田去年超額完成任務,暫時還沒有給出2020年的銷量目標,一汽豐田的目標是77萬輛,預期增長4.3%,今年兩家車企的新車集中在純電和插混,包括C-HR EV、奕澤E擎、RAV4 PHEV,另外各有一款全新SUV。疫情加大了豐田達成目標的難度,但豐田定的目標一向偏保守,這樣的策略反而有可能對沖特殊時期的風險,全年實現正增長問題不大。


本田

疫後表現值得期待

2月本田汽車在中國的銷量為11,288輛,相比去年同期,大跌85.1%。其中,廣汽本田2月銷售7,485輛,同比下滑81.5%;東風本田2月銷售3,803輛,同比下滑89.3%。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如果在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之間比較,廣汽本田的情況相對較好,2月10日之後,各個部門開始陸續恢復工作,位於廣州的三家工廠也都在2月17日之後恢復了生產,一切都逐步恢復正常。東風本田受疫情影響大很多,三家工廠都位於此次疫情爆發的中心武漢市,東風本田響應湖北省的復工規定,在3月10日之後逐步復工,儘管東風本田位於全國其他地方的經銷商已經陸續營業,但是工廠還處於停工狀態。

今年本田在中國挑戰的銷量目標是155萬輛,新車陣容很強大,將導入全新一代飛度、混合動力版凌派、中期改款冠道、兩廂版思域、插電式混合動力版CR-V等車型。其實今年本田開局很犀利,1月份賣了149,863輛,六款主銷車型銷量破萬,同比增長達9.8%,所以疫情過後的本田,非常值得期待。


比亞迪

有待新能源車提振

比亞迪2月份汽車銷量5501輛,同比下降了79.5%,上年同期為26833輛。其中,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2月銷量2803輛,同比下降了80.6%。綜合來看,公司前兩月汽車銷量累計30674輛,同比下滑56.65%。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為了提振銷量,比亞迪計劃推出一款9萬元級的燃油SUV——宋經典版,將於3月18日上市。另外,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比亞迪還發布了關於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公告。據悉,本次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票面總額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比亞迪並沒有公開2020年的銷量目標,今年比亞迪最重要的車型必然是漢,此外還有一款全新B+級SUV,以及唐的年度改款。新能源車在比亞迪產品矩陣中佔據非常大的比重,政府救市計劃中針對新能源車有更多補貼傾斜,有助於提振比亞迪的銷售。


奇瑞

出口首超國內銷量

2月份奇瑞集團出口汽車8,419輛,同比增長39.9%。而國內市場銷量僅為7,099輛,同比下滑80%,與整體行業下滑幅度基本持平。

此次也是奇瑞首次海外市場好於國內市場的表現。截至目前,奇瑞已連續17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1-2月份累計出口汽車達到17376輛。據瞭解,2月10日起奇瑞已經開始有序復工,海外CKD散件是最早復工的生產單元之一。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對於2020年的銷量目標,奇瑞是“信心滿滿”,定了100萬輛、1500億營收。去年12月份,奇瑞控股、奇瑞汽車增資擴股順利落地,青島五道口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企業成為全新股東,緩解了奇瑞負債壓力,並且制定了較為激進的目標。沒想到有這樣的黑天鵝出現,奇瑞的100萬之路變得崎嶇了許多。


海馬汽車

掙扎求生

根據海馬汽車發佈的2月產銷快報顯示,2月份乘用車產量為0輛,而乘用車銷量為134輛,同比下降92.88%。

面對失去的兩個月,車企年度目標何去何從?

海馬的情況也是目前弱勢車企的縮影,無人問津的相信不止海馬一家,比如華泰、力帆、眾泰等,受疫情影響,對於部分汽車品牌來說是雪上加霜。面對嚴峻形勢,海馬沒能拿出有力的產品回應,而開始為小鵬代工“掙零錢”。今年1月份,海馬汽車賬面上產量630臺,其實全部是代工小鵬G3,靠自家產品已經難以為繼。海馬想在2020年靠賣車扭轉虧損局面極其困難,難道又要靠賣房保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