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偷工减料”法则,其实只是营销手段

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认知渠道呈现多元化且爆炸式增长。于是,一些手机厂商们“高价低配”和“偷工减料”的做法统统曝光,那些赚到黑心钱的厂商们纷纷放弃,转投到新一轮的手机竞争中来。

不过高价低配和偷工减料似乎是对于弱者来说的,比如ov和魅族锤子等。而一些高端的强者却不受它影响,比如苹果和华为。苹果作为行业龙头老大,是诸多规则的制定者,我们不聊苹果,主要来讲讲华为看看我们国内的经营环境!

华为的“偷工减料”法则,其实只是营销手段

是否高价低配和偷工减料?

华为目前最高端的机型是Mate系列和P系列,一个主打商务一个主打潮流,而它们每一代发布的机型价格基本都是4000+,卖点则是自家的麒麟芯片加上徕卡。

同时代的堆料手机,比如一加,一加在模仿苹果的战略,即季度内只推出一款旗舰机,该旗舰机采用当下最顶级最发烧的硬件,同时价格也是4000+,只不过这个价格对应的是顶配版!魅族,仍然是堆料的一把好手,在品牌价值不行的前提下,它的旗舰机也就卖到3000+。它们俩除和华为有相似的硬件之外,还有顶级的三星屏幕和定制的线性马达。小米就不讲了,因为对于近几年的小米,心思都放在了红米上,自家机型没有用心,好像“发烧”的头衔被丢掉了。

可以看到,如果只追求硬件,华为旗舰某些细节不如一加魅族。但是芯片这一方面是华为耗费巨资自研的,算上花费的话可能抵上好几个一加魅族。而一加和魅族没有核心硬件,都是买来的。

所以,在不考虑研发成本的前提下,华为的确是“偷工减料”了。

华为的“偷工减料”法则,其实只是营销手段

为何还卖的这么好?

既然华为的产品存在着高价低配等问题,为何还能在手机市场萎靡时卖的那么好呢?有网友总结了四个原因:1,门店干不过华为;2,广告干不过华为;3,手机行业存在的“回头客”效应;4,华为生态家族庞大。

其实原因1和原因2我是不认可的,因为华为的门店是在Mate系列大火之后开始多起来的,是产品卖的好使门店数量增加,并非门店多导致卖的好!之前的魅族门店不少,现在不一样凉凉了吗!广告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比起ov漫天遍野的广告来说,华为还是比较低调的。

华为的“偷工减料”法则,其实只是营销手段

我们看三星和苹果的高端价值,在于创新和掌握了核心技术。所以华为之所以卖的贵,是因为它有领先的技术;之所以卖的好,是因为有积淀了长时间的底蕴。当然,也包括某些营销手段!

而一些堆料的手机,恰恰说明它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在一些方面还是“矮子”级别,比如一加的系统等。

所以手机价值不应该只看堆料,堆料到极致的手机只能说是好手机,卖的好坏还需看品牌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