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浦區出臺“外灘金融18條”,聚焦兩大“增長極”

上海黃浦區出臺“外灘金融18條”,聚焦資產管理和金融科技兩大“增長極”。

近日黃浦區出臺《外灘金融集聚帶關於發揮核心功能區作用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外灘金融18條”),立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定位,圍繞“資產管理”和“金融科技”兩大增長極,響應開放政策、聯動創新試點、鼓勵機構集聚、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產業生態,加快建設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和卓越的全球城市核心區,積極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資本運作中心、金融專業服務中心,全力服務2020年決勝基本建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外灘金融18條”主要涵蓋六方面內容:

全面服務金融業高水平開放,打造金融對外開放重要承載區。配合國家金融對外開放重大舉措,率先承接金融業對外開放項目落地黃浦,全力服務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爭取境內外金融機構參與人民幣國際化業務試點率先落地,服務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

積極聯動自貿區新片區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機構活躍度。主動對接金融創新先行先試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參與自貿區新片區建設,支持企業對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持續提升連接輻射功能,切實服務長三角實體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區內各類服務平臺作用,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支持長三角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跨區域金融合作,打造長三角地區金融綜合服務樞紐。

強化資產管理中心功能定位,提高資產管理機構集聚度。抓住國民財富快速增長的機遇,以提升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為核心,全力支持資產管理機構集聚發展,不斷提升資產管理的國際化水平,進一步增強資產管理機構服務功能。

深化外灘“新金融”發展內涵,大力建設金融科技高地。依託區內豐富的金融、智力、科技要素資源,鼓勵金融科技產業集聚發展,推動金融科技研發應用創新,加強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的數字普惠金融,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打造國際一流金融綜合生態,提升金融機構感受度。不斷深化樓宇載體空間佈局,進一步集聚全球金融要素。依託區內行業組織與金融智庫的集聚優勢,提升“外灘金融”品牌國際影響力。“專人、專案、專窗、專辦”為企業和人才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持續優化金融綜合配套服務。

“外灘金融18條”還體現三大特點。首先,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積極打造金融對外開放重要承載區,鼓勵企業參與自貿區新片區先行先試,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強化外灘金融集聚帶的國際化承載能力和競爭力。

其次,圍繞“資產管理”和“金融科技”兩大增長極,引導和鼓勵資產管理機構、金融科技企業集聚發展。以科技賦能金融創新為引擎,持續提升外灘金融集聚帶發展能級。

第三,傳承外灘深厚金融底蘊,充分發揮優質服務資源集成優勢,全方位打造最適金融發展的宜居、宜業“微環境”,不斷提高金融機構的集聚度、活躍度、感受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