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2020年的春節和以往不太一樣,突然爆發的疫情打破了節日的祥和,也打碎了很多個平凡的家庭。有一群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平凡,卻也和很多人不一樣。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方,活躍在基層,堅守在一線,為人民群眾築起一道道疫情防線。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2019年的秋天,隨著長安區“四化”改革的進行,龍渠村新一任的黨組織書記——李勃,走馬上任。

啟程·鋒芒初顯

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在與村幹部和村民的朝夕相處中,從最初的不知所措、有心無力,到現在的一腔熱血、躊躇滿志,他已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駐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續寫了龍渠村美好的篇章。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起初,李勃對駐村工作是遲疑的,對毫無農村工作經驗的他來說,這項工作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家人的鼓勵和同事的支持讓他暫時拋下了顧慮。九月,滿懷著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他擔起了一名黨員幹部的責任,成為了龍渠村的黨組織書記。駐村工作伊始,他信心滿滿,鋒芒初顯。


新的崗位意味著新的學習,意味著新的使命。他十分清楚,在駐村工作上,他是一名求學者,向黨員幹部學,向村民學,不僅要學好政策理論知識,更要學習做好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在龍渠村工作的日子總是匆忙而又充實,從剛開始熟悉工作環境,再到田間深入群眾,開展暖心走訪,每個村幹部都能各司其職。幾個月之後,初步適應工作的他,也逐漸成長為脫貧攻堅的推動者,鄉村建設的參與者,黨的方針政策傳播者。

歷練·迅速響應

疫情來勢洶洶,對於李勃來說,這既是來自黨和人民的考驗,也是他自身工作的歷練。


除夕當天,引鎮街辦要求全體幹部返回,立即開展疫情防控走訪、排查、設立檢查站等工作。作為黨組織書記的李勃,義不容辭地成為了龍渠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指揮員”和“戰鬥員”。接到通知後,他沒有絲毫猶豫,“我是共產黨員,這個時候,我必須要義無反顧!”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引鎮街道龍渠村共有9個村小組,520戶,2000餘人。自接到防疫工作通知起,李勃放棄了休假,立即趕赴龍渠村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成立村防疫小組和5個黨員小分隊,分別是:
宣傳黨員小分隊、居家隔離留觀小分隊、值守排查黨員小分隊、街道巷子消毒消殺黨員小分隊,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會議結束後,他也不停歇,直接趕到檢查站安排部署工作,開展村口及重要通道的人員體溫測量、出入登記等工作,親自帶領村幹部、黨員、志願者24小時輪流值守,嚴格人員的出入管控;及時開展四返人員的走訪排查工作,逐戶發放《返鄉返崗返家人員自行居家隔離責任書》,張貼《居家留觀告知書》,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每一項政策、每一次部署,他都能迅速響應,及時落實,確保防疫工作不留一處死角。

蛻變·守土有責

在龍渠村工作了幾個月,特別是經歷了此次對抗疫情的“亮劍”行動,李勃對龍渠村的工作有了更深程度的瞭解,對駐村工作也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工作方法也逐漸成熟,磨礪讓他的工作產生了蛻變。


龍渠村是引鎮街道22個行政村中較早實行“出入證”制度的村。這個提議,最初是李勃根據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感而發的。


他所居住的社區,每日進出要提供單位開出的上班證明,並出示身份證。這種方法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管控作用,但對於經常早出晚歸的他來說,十分不方便。因此,他提議,給村上每一戶發放一張“出入證”,並讓每個值守人員每日佩戴“工作牌”,這樣,不僅能保證人員進出的數量、嚴把出入時間,還可以提高值守人員輪流上崗的自覺性。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面對愈發嚴峻的防疫形勢,為了更好地做好龍渠村的疫情防控管控和宣傳,李勃就像上了發條一樣連軸轉,每日利用村上的廣播向村民宣傳居家留觀的重要性,並用自己的私車做到全覆蓋的宣傳和管控,減少村民的聚集性和流動性;全面排摸並掌握村民動向,做好人員摸底統計工作;服務上門,入戶宣傳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營造群防群治的工作氛圍;組織村幹部、黨員、志願者入戶摸排工作,助力搭建疫情防控堡壘;抓好龍渠村檢查站的值守和出入登記,助力把好“入口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在龍渠村的村道上,幾乎時時刻刻都能聽到他的聲音,白天黑夜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真可謂是24小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

收穫·情暖龍渠

俗話說,“農村工作好不好,要看群眾哭還是笑。”疫情來襲,村裡出門的人少了很多,沒有了往日的喧鬧,可每天駐守檢查站的人卻是隻增不減,同樣一直增加的還有檢查站裡的“慰問品”,這不僅僅是社會各界的愛心,更是李勃在龍渠村工作數月收穫的“禮物”。


堆滿檢查站的方便麵、飲料還有消毒液等,除了愛心企業的援助,更多的是鄉賢為基層防疫人員提供的一份保障,是村民對一線黨員工作的肯定與支持。而為了龍渠村村民的健康,減少村民的出村次數,更好地解決居家留觀戶的生活保障問題,李勃經常自己出錢出力為村民提供“上門服務”,解決他們的日常生活所需。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磨礪與成長,在戰“疫”的道路上|引鎮街道龍渠村防疫成長紀實

這樣和諧的幹群關係,離不開他的每一次宣傳、每一個足跡、每一聲叮嚀、每一句問候。

在新冠病毒戰“疫”一線,還有千千萬萬個像李勃這樣的黨員幹部,他們沒有隔離衣和防護服,有的只是一隻普通的口罩、一支測溫槍、一瓶消毒噴壺和一本登記簿;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有的只是不畏嚴寒、不畏風雪的日夜堅守;他們用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用勇戰疫情的決心和勇氣,為人民群眾牢牢築起一道疫情防護牆,這是行動,更是黨性的體現!


經歷過這次突然面對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不僅積累了工作經驗,更收穫了龍渠村村民的擁護與支持,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大步,經此一役,他的成長必將扶搖萬里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