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百年商街

中山路的輝煌持續了近百年。

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一條中山路,青島也不例外。而且幾乎每個城市的中山路都曾是這個城市重要的中心,青島同樣不例外。

青島的中山路最初並不是一條路,而是兩條路,分為南北兩段,南段在青島區,也就是原來的歐人區,北段在鮑島區,也就是原來的華人區。南北兩段在現在的德縣路分界,也就是現在中山商城的出口處。

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上世紀80年代的德縣路路口三角地

直到今天我們依舊可以清晰的分出兩段的差異,南段道路寬闊,現在基本都是三車道甚至四車道的道路,北段道路陡然變窄,所以中山路從這個位置開始變成了單行線,只剩下三車道或者兩車道。這種道路寬度的差異並不僅限於中山路,實際上在華人區的大部分街道寬度都比較窄。德國人當時的規劃考慮是因為華人區多數以步行和人力車為主,所以不需要太寬的馬路。但是這種規劃理念卻恰好和現代商業街區的規劃理念暗合——小尺度街區是作為商業步行街的重要條件。這也就為此後中山路近百年的商業興旺埋下了伏筆。

青島是中國第一座先規劃後建設的城市,德國佔領者在對城市進行規劃時對於中山路南段的定位並非是一條商業街,街道的南段功能更像是今天城市裡的CBD。最初的商業也的確是先從華人區開始興起的,直到上世紀20年代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並將南北兩段合稱為中山路之後,南段的商業才逐步興盛起來。

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曾經的輝煌

中山路的鼎盛期是在上個實際最後的20年裡來到的。

和許多城市一樣,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城市裡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解決大量返城知青的就業問題,於是,個體市場開始興起。最初的時候是在市場三路和四方路以商品交流會的形式實驗的短期市場,剛剛經歷了唐山地震之後,大量無處可去的抗震棚材料變成了馬路市場的店面。1980年下半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和四方路市場便開始建設興旺起來了。

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除了小商品市場的蓬勃發展,規模商業的集中建設也為中山路這個時期的興旺加了一把火,東方國貿大廈、發達商廈、第一百盛和國貨幾個萬平以上的百貨商場先後拔地而起,令中山路的興旺增添了新的現代色彩。

應當說在中山路的鼎盛期,是完全具備支撐一個商圈興旺的所有要素的。

首先是核心商業項目的佈局,北端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形成了很好的拉力,形成了最長商業街區動線,帶動了整條中山路的繁榮;其次是商業服務業業態的合理佈局與配比基本符合那個年代的需求,大商業與小商業綜合配置,餐飲、娛樂適度補充,使商圈形成很好的有機體;多家書店、影劇院等文化項目穿插其中。雖然這一切沒有進行細緻的規劃,但是在那個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的年代,缺點也被掩蓋了。

漫長的低谷

中山路的衰落始於本世紀初,最大的導火索是退路進室。直至今天,一個街區市場也就是一個商圈保持活力的重要保證,而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和四方路市場的先後退路進室誘發了整個中山路商圈的沒落。失去了北端的拉力項目之後,東方、國貨等商業體自身的弱點也就暴露無遺。膠州路的拓寬,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商圈的完整性,割斷了商氣的連接。

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假古董和真古董混雜一起

隨著新世紀私家車的普及,中山路的交通短板開始變得突出起來,而臺東的崛起使得中山路的吸引力大幅下降,東部新城區的發展,使得周邊的居民不斷東遷,又進一步加劇了周邊進入了空心化狀態,中山路的沒落也就不可避免。

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次錯誤的復興操作。

2000年以後,中山路前前後後進行了多輪的所謂升級改造和復興,國內乃至國際的專家請了無數,但是一直沒有一個有意義的結果。樹沒了、電線入地了、房子粉刷了、甚至本來是以中國建築為特色的北段也被弄得歐不歐中不中,特色被一次次毀掉。每一次改造都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中山路漫長的衰落了十幾年。


盤點青島十大商圈——前世、今生、未來(1)落寞的中山路(上)

原本是中式建築的春和樓,如今成了四不像

那麼,為什麼我還要堅持中山路商圈依舊是青島十大商圈之一呢?因為相信她還有未來。請關注下篇,中山路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