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胤禛像他兒子弘曆那樣長壽,也能成為一代雄主嗎?

滄州老夫子


每個朝代不光需要當政者的勵精圖治,跟前一任領導打下的基礎也是有很大關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這個道理。作為皇帝,並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他面對的是整個文官集團,調和自己與大臣之間,大臣與大臣之間,大臣與子民之間的矛盾。所以說,改革就是需要動別人的蛋糕,讓別人不舒服。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雍正朝是清朝康雍乾盛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時間不如自己的爸爸和兒子,光芒也不如他倆,所以人們記不住他的功勞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任何人不能磨滅他為清朝盛世做出的傑出貢獻。


騷凹瑞桑


如果胤禛像他兒子弘曆那樣長壽,是能夠成為一代雄主的,這是因為:

1,胤禛雄才大略,勵精圖治。胤禛在康熙末年的奪嫡之爭中,就顯露出其政治野心,密謀籌劃,最終取得皇位,他在做王爺時,其治國理政的策略就已經形成。

2,治理國家才能卓著,執政風格務實。他的這些優點,得到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比如張廷玉,田文鏡等,有了這些人的支持,使得其各項政策得以推進。

3,敢於改革,革除弊端,嫉惡如仇,手段強硬。登基伊始就發上諭:興利除弊,以實心,行實證,以此發出為改善國計民生,推行新政的號召。他施政猛苛,辦事雷厲風行,實行耗羨歸公和養廉銀政策,增加國庫收入,整頓吏治,打壓朋黨,有效的改變了康熙遺留的一系列弊端。

4,平定西北叛亂。胤禛始登基,就平定了羅布藏丹增叛亂,鞏固了西北穩定。

綜上所述,胤禛在位13年,起到了承前啟後,中興清王朝的歷史貢獻,胤禛如果長壽,會成為一代雄主。

胤禛是一箇中興之主,實行了諸如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等利國利民的政策,使得清王朝出現康乾盛世的盛景,有趣的是他在歷史上評價不是很高,這是因為:

第一,大興文字獄,作為胤禛控制思想,打擊政敵,提高權威的手段,搞的天下士子,文人人人自危,得罪了讀書人。

第二,胤禛性情偏激,手段殘酷,無情打擊政敵,對反對他的人,不管是誰,都嚴酷整治,其八弟,九弟皆被胤禛嚴厲懲罰,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導致其政敵,在民間大肆抹黑胤禛。

第三,胤禛好大喜功,急於求成,出於此,河南墾荒,陝西挖井等本意為民,卻無功而返,反成百姓之累。

第四,胤禛重農抑商,實施海禁,限制對外貿易。思想較為保守。

以上幾點,就是胤禛歷史評價不高的主要原因。




奔走的歷史


雍正帝雖然只活了五十七歲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還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乾隆帝固然長壽活了八十九歲在位有六十年,誰又敢說他比自己的父親雍正帝更好呢?雍正帝勤於政事致力於整頓吏治推行新政為後世留下了充盈的國庫,而乾隆帝時代吏治腐敗國家衰敗和他的父親比差的太遠了。

九子奪嫡中取勝繼位雍正帝本就不平凡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都達到了清朝前期的巔峰水準,只可惜他晚年時候太子因失民心兩次被廢造成了九位皇子爭奪儲君的混亂局面。由於大臣們結黨營私造成了吏治腐敗嚴重,以明珠索額圖為首的兩大權臣相互傾軋,黨爭導致官場烏煙瘴氣。

《正說清朝十二臣》: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名噪一時、權傾朝野,人以"相國"榮稱。他官居內閣,"掌儀天下之政",在康熙朝各個重大事件中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
  • 1、雍親王善於治國喜歡韜光養晦

康熙帝第一次廢太子後重選太子,四阿哥胤禛選擇支持廢太子胤礽,對於勢力龐大的八阿哥胤禩集團也聯絡示好。諸皇子為爭奪儲君勾心鬥角,但四阿哥卻韜光養晦不爭不搶,這樣的行動不但得到了康熙帝的認可還被加封雍親王。

  • 2、胤礽復位後仍不思悔改後再次被廢

康熙帝復位太子胤礽後,他不但不思悔改還挾嫌報復。對很多在其被廢期間不支持自己復立大臣都進行了打壓,同時他沒有緩和與父親康熙帝的矛盾,為了鞏固自己太子的位置又進行了諸多活動,這些都加重了康熙帝對他的不滿。

1711年胤礽再次被廢,這次太子胤礽徹底的倒臺了,八阿哥胤禩為爭奪儲君積極活動遭到了康熙帝圈禁的處罰,雍親王繼續沉穩待命等待時機。

  • 3、順利繼位大展宏圖

雍親王專心治國不爭儲君的謀略終於收到了奇效,康熙帝最終決定傳位給他。八阿哥胤禩雖然勢力龐大也上下聯絡但還是爭儲失敗,只拿到了一個廉親王的爵位。

雍正帝繼位後就對康熙朝後期的諸多弊政進行了改革,同時啟用十三阿哥胤祥對八阿哥胤禩集團進行了無情的打壓,最終鞏固了自己的皇位。

主政改革讓國家走向了強盛

雍正帝繼位時已經四十四歲,對於國家他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認識。為了改革弊政他首先整頓吏治,康熙朝後期吏治腐敗黨爭不斷,貧富差距拉大階級矛盾尖銳,西北叛軍不能剿滅導致國庫空虛嚴重。

雍正帝登基伊始就說:“朕在 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請託,欺罔矇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之深知灼見可以屈指而數者,較之古來以藩王而入承大統,如 漢文帝輩,朕之見聞更過之。”

1.整頓吏治

雍正帝時刻以整頓吏治為己任,他曾多從發佈整飭吏治的通告,雍正帝決心通過整頓吏治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雍正帝積極革除官場事不關己的弊病,對於不體恤民意的官員直接革除。

在朝中極力打擊結黨營私對於黨爭給予了最嚴厲的處罰,對於朝廷中拉幫結派講宗派師生關係的官員一律嚴懲,同時他講求官員要務實勤政,要腳踏實地的辦事情。

2、耗羨歸公、清查虧空、攤丁入畝

清查虧空和耗羨歸公有利的充盈了國庫,對於官員的腐敗和貪汙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同時這項政策也有利於減輕老百姓的賦稅負擔。為了政治貪汙雍正帝設立了養廉銀,對於清朝官員薪俸較少給予了政策彌補,這個政策也讓雍正朝的官員變得比較清廉。

攤丁入畝政策的實施將丁銀攤入田畝,較徹底地廢除了官僚豪紳的免稅特權,無田的人民不再納丁銀,納地丁銀的人也不再服徭役,從而簡化了稅制是中國封建稅收制度的一個進步。它從根本上削弱了封建國家對農民人身的束縛,其結果使得人口不斷增長,墾地逐漸增多,生產得到了發展。

結語

雍正帝雖然僅僅在位十三年,但國家在他的手中逐步走向了富強,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乾盛世的重要階段,雍正帝對國家的貢獻是非常明顯的。雖不長壽但終究可以稱之為親政愛民的好皇帝,比起兒子乾隆帝那真的是強百倍。


秋雨魯北說歷史


李隆基沒能成為李世民,原因在於多活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基本上沒幹啥正事。

雍正做皇帝時已經有四十多歲,這在古代人均壽命偏低的年代已經漸入晚年了,又做了十幾年的勤政皇帝,50多歲死掉可以說正合適,當然我是說對皇帝來說。

乾隆做皇帝時已經25歲,做了60年退下來,已經80多,可他最後的二十多年的朝政已經被他折騰到了什麼程度?

中國古代的皇帝,尤其明清以來,一切大事小情都要自己親自處理,十分繁巨,不是普通人能勝任的活,能維持個20年精力充沛而且頭腦清醒的帝王已是鳳毛麟角。

所以,事情不能一個人全做,你也做不過來。對於一個打麻將兩圈不到就頭腦發昏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分權尤其重要。


致印良知


康熙晚年因身體和精力問題已經有點“懶政”,而且他對下面的官員過於“寬縱”,導致康熙晚年的大清,吏治腐敗、軍政廢弛、國庫緊張......康熙想改,但已力不從心。

照著這個節奏走下去,或許用不著辛亥革命,大清早就亡國了。

特別是當時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皇權統治的根本。比如官紳不納稅啊、火耗制度啊等等。

但是,下面的文官集團和相關的既得利益團體可不這麼認為,因為正是這樣的制度、這樣的體制讓他們擁有特權,過著人上人的生活,小老百姓的死活關他們什麼事。大清即使亡了還有下一個王朝需要他們,甚至可能可以趁火打劫登頂九五。

雍正正是看到了這一問題。所以他大加整治吏治,推行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火耗充公等等改革。改革必然涉及會觸及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必然要重新分蛋糕,比觸動靈魂更難的就是觸動利益!

所以說,雍正的改革是觸動了當時權貴階級的利益的。而當時的話語權又掌握在那些權貴階級手裡,所以他們能說雍正好話嗎!

也正是雍正的魄力改革,才讓自己的兒子乾隆成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皇帝,甚至可以說乾隆的幸福是建立在他老爸雍正的“痛苦”之上!


樓上石子


胤禛,勤於政事,絕對是一個勞模。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

胤禛,全名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年號雍正。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雍正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毫不謙虛的說,雍正的確也是這樣做的。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期間,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以下改革:改土歸流。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實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軍事上,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政治上,整頓吏治,創立密摺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

清史專家楊啟樵說:“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滿清恐怕早已衰亡。 ”“有人說他雄猜陰鷙,是否如此姑且不論,但在位十三年中,宵旰焦勞,勤於庶政確是事實,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貢獻,但為期過短,遽爾暴卒,留下尚未完成的任務;即使已經施行的,由於“人亡政息”,反而引起流弊的也有。正如遺詔中所說:‘志願未竟,不無微憾’。他如果像乃父康熙那樣的壽考,多活十一年,政局就會不同;要是像兒子乾隆那樣的長命,多活三十一載,政治上變化之大,自不在話下——誇大的說,也許因而改易了此後中國的命運,亦為可定。”

縱觀雍正王朝,雍正本人是有作為的、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貢獻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啟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續發展,成為清朝的鼎盛時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馮佐哲說:“雍正帝是一個卓越的實用主義政治家。”


吳建彬626


個人觀點,這個是肯定的,康熙年間戰爭頻繁國庫虧空巨大。表面上繁華似錦,實際情況確是暗潮湧湧。各地州府貪官橫行,府庫十庫九空,面對這樣的局面,康熙也是有心改革。無奈身不由心,怕改革到一半自己身體堅持不下去,會適得其反。也就把這一巨任寄託於後人了,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康熙也考慮到如果不找一位狠角色就很難把這一任務完成。在眾皇子中康熙認為只有號稱(冷麵王)的老四胤禛能完成這一任務。(至於有說傳位給老十四我認為這也是有人故意抹黑他的)。雍正即位後也沒有辜負康熙的期望,以鋼鐵一樣的手腕進行了一系列大刀破斧的改革。使當時的政治風氣煥然一新,國庫也得到充盈。但在常年的改革中身體也是積勞成疾,患有嚴重的肺部疾病,當了十四年的皇帝就撒手西去了。由於在改革中方法過於殘酷,在弟兄們之間的問題也沒有妥善處理好,(粘杆處和血滴子更是讓人聞風喪膽)以至於後人對他頗有微詞。





二道班一縱


如果雍正帝胤禛像他兒子弘曆一樣長壽,也一定是一個大有作為,政績卓著的皇帝!

清雍正帝胤禛,生於公元1678年,卒於公元1735年,45歲登基,在位13年,享年58歲。

雍正帝,廟號世宗,諡號憲皇帝。雍正中年登基,年富力強,學識廣博,閱歷豐富,剛毅果決,頗有作為,政績卓著。

清乾隆帝弘曆,生於公元1711年,卒於公元1799年,25歲登基,在位60年,享年89歲,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享年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弘曆,是雍正帝“正大光明”的合法繼承人,是一個文治武功的“十全老人”:兩次平定金川,兩次平定伊犁,一次平定回部,一次攻入緬甸,一次平定臺灣,一次收復安南,兩次戰勝廓爾喀,功績卓越。

弘曆的十次武功政績被寫成《十全記》,樹立了紀念碑,建立了碑亭,以明政績,以告訴他的後人,他是不負韶華,大有建樹的,他的功績應該受到後人的崇敬!

雍正皇帝與弘曆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大有作為,政績卓著的皇帝。雍正皇帝享年58歲,弘曆皇帝皇帝享年89歲,從“帝齡”上講,弘曆皇帝對於國家的發展與中國歷史的進程,發揮的作用更大一些!


大樹天音


雍正本來就是一代雄主。

雍正雖然在位僅僅十三年,夾在他老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和他兒子乾隆在位六十年之間,顯得比較單薄,但是他的功績是絲毫不遜色前後兩人的。

康熙駕崩之後,留給雍正的江山並不像表面那樣輝煌,國庫是嚴重虧空的。並不是說因為康熙晚年國庫虧空,他就是一位昏庸的君主,恰恰相反,正因為康熙帝的聖明,他有很多大事必須完成,比如親征葛爾丹、統一臺灣、削三藩等等,這些是勢在必行的工作,如果不做好,留給子孫的將會是無窮的後患。

康熙做完這些事,就有一個好的環境讓雍正一心搞發展。雍正沒有讓辜負康熙的一番苦心,他僅僅用了十三年時間,就攢下了殷實的家底。

都說乾隆是一個超級敗家子,這一點沒錯,誰叫他有這個資本敗呢?雍正就給他的遺產,讓他對錢沒有一點概念,盡情揮霍,他六下江南,留下多少風月傳說?擴建圓明園,何等瀟灑快活?說起“康乾盛世”,其實最大的功績應該是康熙和雍正兩人建立的。

你覺得雍正和乾隆相比較,誰更配得上一代雄主的稱謂呢?





秦曰漢雲


李隆基沒能成為李世民,原因在於多活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基本上沒幹啥正事。

雍正做皇帝時已經有四十多歲,這在古代人均壽命偏低的年代已經漸入晚年了,又做了十幾年的勤政皇帝,50多歲死掉可以說正合適,當然我是說對皇帝來說。

乾隆做皇帝時已經25歲,做了60年退下來,已經80多,可他最後的二十多年的朝政已經被他折騰到了什麼程度?

中國古代的皇帝,尤其明清以來,一切大事小情都要自己親自處理,十分繁巨,不是普通人能勝任的活,能維持個20年精力充沛而且頭腦清醒的帝王已是鳳毛麟角。

所以,事情不能一個人全做,你也做不過來。對於一個打麻將兩圈不到就頭腦發昏的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分權尤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