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在蔬菜的栽培過程中,土、肥、水的管理是一個有機整體。土壤是高產的基礎,施肥是高產的手段,水是高產的靈魂。

當前正值一年中的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和施肥成為困擾菜農朋友的一大難題,稍有不慎,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生長問題。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寒冬季節棚室蔬菜栽培的澆水施肥及促產的管理工作。

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一、寒冬季節的澆水管理技巧

從12月中旬至1月底,我們把這段時間稱為越冬期,在越冬期,無論是那個茬口,只要已經定植,水肯定是要澆,但是澆水要講究技巧和掌握方法,總結起來對於澆水管理有“三澆、三不澆及三注意”

1、澆水的“三澆”

所謂的“三澆”就是在越冬期要圍繞養根、養菌改土、促花增產澆水。

2、澆水的“三不澆”

  • 陰雨雪前後三天不澆水:在越冬期,菜農朋友一定要關注天氣預報,在陰雨雪天氣前後三天不能澆水,因為此時是根系最弱的時候,澆水最容易漚根,等天氣轉晴,根系恢復正常後再進行澆水。
  • 澆水不能太早:尤其是帶肥澆水,澆水過早和施肥過量極易引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造成植株徒長,果實坐不住等一系列問題。
  • 澆水間隔不夠、土壤溼度大不澆水:越冬期從冬至開始,經歷小寒、大寒、立春,這期間基本要經歷45天的時間,要根據土壤的實際溼度進行澆水,一般澆兩水即可。

3、澆水的“三注意”

  • 澆小水而不澆大水:在越冬期包括早春,澆水不能澆大水,一定要澆小水,以防低溫高溼導致蔬菜漚根。而且此時棚內地溫比較低,水分蒸發得慢,因此澆小水就足夠了。
  • 澆水時間要恰當:這期間澆水時間一定要在上午澆而不能在中午或晚上澆,一般以10~12時澆水為宜,許多菜農朋友覺得中午溫度高,澆水比較好,這是一個誤區,中午澆水極易引起地溫的劇烈變化,影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動;同時也要避免在清晨和傍晚澆水,以防止蔬菜發生凍害。在上午澆水時,由於上午是地溫最低的時候,水溫和地溫也最接近;另外早晨澆水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升溫工作和排解因澆水後引起的棚內溼度過大的問題。
  • 要澆功能性肥水:在越冬期澆水,通過功能水來達到改土、促花養花、膨果,複合肥嚴禁澆水衝施。

另外,在越冬期澆水,要堅持膜下暗灌澆水,如果條件允許可實行膜下滴灌。能夠有效阻止地面水分蒸發,降低棚內的溼度;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用水量,減少深層滲漏的水量和肥料的流失;改善土壤結構性功能,促進蔬菜的生長髮育。

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二、寒冬季節的施肥管理

施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產量,所以在越冬期,肥料是應該用,但用肥是有前提的。冬季棚室閉棚時間較長,弱管理不當,常常會發生其害,影響植株正常生長。我們都知道化肥的主要成分是無機鹽,地裡如果鹽用多了生長絕對會長不好,尤其是越冬期處在寒冬季節,低溫、弱光、抗逆性差,在這一時間段,地上部分的大多問題都是由地下部分,也就是根系出問題所引起的。因此,此時在施用肥料時一定要謹慎,尤其是氮磷鉀肥料的使用。

低溫寡照的環境,植株根系活動較差,吸收功能下降,在這一階段衝施複合肥會降低地溫,不但降低肥料的利用率,而且會對根系造成刺激,得不償失。因此,寒冷冬季棚室內切忌衝施一般普通的複合肥,能不能就不用,那麼要用什麼肥料呢?第一首選是用功能性肥料,其次才是水溶性肥料。結合澆水,介紹一下功能性肥料的使用。

1、改土類肥料

改土類的肥料最基礎最核心的就是菌劑。菜農朋友對菌劑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在棚室施用菌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生根,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菌肥、菌劑的核心作用是改土,只有把土壤環境改良了,作物的根系才能健康生長,才不會壞死。

菌劑、菌肥的使用最關鍵的是保證菌種的存活,但是會用的、用對的不多,大多都是直接隨水衝施在地裡就不管了,這樣的作用微乎其微。在當前土壤環境惡化的情況下,用多用少都會死,一般的菌劑單獨施用後存活時間只有7天時間,好一點的菌劑存活時間也不會超過14天。因此,要讓菌劑起作用,就要讓菌種存活下來,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不管是灌根還是衝施都要加入菌群調理劑,在菌群調理劑的選用方面,最好選用進口的。

2、養根類肥料

當前肥料市場,養根類肥料的市場是最為混亂的,為了迎合菜農朋友對養根、生根類肥料的喜好,甚至一些不良生產商在大量元素上都寫生根和養根類的關鍵詞。而真正

養根的肥料只有腐殖酸類、氨基酸類、海藻酸類的肥料。在選用時一定要選正規廠家生產的、不含激素的,雖然激素生根的作用最快,但副作用也是最大的,如萘乙酸、吲哚乙酸等。

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3、促花類肥料

促花類的肥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含水溶性磷酐,另外一類是含微量元素

在當前的棚室蔬菜栽培中,促花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這個觀念一定要改變。只要是果蔬類蔬菜,促花工作就極為重要,好花才能出好果。所以,促花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了:促花時地上部分用微量元素肥料促花,地下部分衝施水溶性磷酐,如果等到花期出現問題再採取措施就有點太晚了。

4、膨果增產類肥料

蔬菜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是圍繞促產進行的,因為提高產量是最終目的。在越冬期,要逐漸轉變使用功能性膨果肥料替代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觀念。因為一畝地用4~5公斤的水溶肥,對土壤EC值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當施用量超過10公斤,就會對土壤EC值影響很大。

即使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也建議使用進口或者國內大廠家生產的。雖然進口和國產生產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原料都是用氮、磷、鉀,但是效果不一樣,水溶肥的好壞取決於原料、生產工藝和裡面加的東西,國內的很多大量元素水溶肥的生產廠家,都是用複合肥原料直接粉碎作水溶肥,以這種方式來拉低銷售價格。

在沒有輔助材料的情況下如何鑑別一款水溶肥的好壞?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抓一撮水溶肥放入一杯清水中,過幾分鐘如果水杯中的水清亮、不渾濁、杯底不產生沉澱,可以初步判定為較好的水溶肥。

冬季促產不是不能用普通水溶肥,是能不用就不用,要用也要用添加了氨基酸等的功能性水溶性肥料,通過葉面噴施的方法進行營養的補充。

越冬期的45天,對於水肥的管理,澆水建議只澆兩水,澆養菌改土水和生根養根水。真正用水用肥要在立春之後。

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三、冬季棚室蔬菜如何促產?

冬季棚室蔬菜的促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要做好養根、促花、葉面補肥和高溫管理。養根、促花和葉面補肥這三項前面已經講了,下面我就說說高溫管理:

有經驗的菜農朋友都知道,高溫管理可以提高產量,但高溫管理也容易引起一些弊端,如根系、葉片老化問題及植株早衰,通過輪迴管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實際的管理中,可採取7~10天的高溫管理,黃瓜高溫管理的適宜溫度為30~32℃、西紅柿適宜的高溫管理為26~30℃、茄子、辣椒、甜瓜等適宜的高溫管理為30℃以上,不超過35℃。然後恢復到中溫管理,往復循環。

棚室蔬菜栽培寒冬季節該不該澆水施肥?又該如何促產?

對於寒冬季節大棚蔬菜水肥管理的核心是養好根、提高棚室作物的抗逆能力,加強葉面補肥,在做好水肥管理的同時,合理採用高溫管理措施,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