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墨菲定律的四种情况,已全部应验!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

据新华社报道,巴西研究人员对2例确诊病例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首个病例体内的病毒与在德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而第二个病例体内的病毒则与在英国发现的病毒更加相似。二者均与在中国发现的病毒也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已经产生变异,而且不止一种!

关于病毒突变的情况,也得到了中国科研团队的证实。

日前,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了《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研究论文。论文通讯作者为陆剑研究员(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崔杰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已产生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S亚型更古老,推测L亚型传播力更强,基因组数据中占比70%。但1月份之后L型感染者明显下降,研究认为是强力的人为干预所致

再次验证了中国防控手段的有效性,如果没有在早期杜绝快速传播,将会引发更多人被感染,疫情控制难度可能会成倍增加

更令人意外的是,与其他患者只感染其中一种类型不同,美国一名患者同时感染了两种类型病毒,研究人员尚无法作出解释,但表明病毒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突变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关键是,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首先需要明确突变是病毒生命周期一个自然过程,不代表一定会产生杀伤力更强的毒

,毒性和传播力也可能会变弱,同时突变很少会对疫情形势产生直接影响。

其次,新的研究发现增加了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对于感染不同类型病毒的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能够进一步减少死亡率。

当然,病毒突变的发生,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未知和新的挑战。

最受关注的疫苗研发,难度再次提升。此前李兰娟院士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至少还需要3个月。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病毒突变的发生,是疫苗研发过程中最害怕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临床试验阶段,有可能导致疫苗此前的研制白忙一场。有消息指出,新冠疫苗最快4月将开始人体试验,但现在突变已经发生,很可能会导致这一进程继续延后。

最糟糕的情况是,不断产生的突变,可能会使新冠病毒无法被完全杀灭

也就是说,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正如此前中国工程院王辰院士的判断: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慢性疾病,像流感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

但就像我们不害怕流感一样,也不必对新冠病毒过于恐慌,因为他们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主要靠的都是自身免疫力

所以,对于新冠病毒发生突变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自身免疫力,这就是我们战胜病毒的最好“疫苗”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病毒突变的发生,再次应验了墨菲定律。

它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问题: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现在,这四种情况在这次疫情中全都发生了。

中国14亿人共同努力,付出巨大代价,硬是把最艰难的战役扛了下来,为世界赢得了2-3周的宝贵应对时间,但却被白白浪费,有些国家眼睁睁看着病毒的火苗蔓延成了火海。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目前病毒已出现在全球73个国家,境外累计确诊病例已超1.2万例,韩国、伊朗、 意大利首当其冲。

短短两周,中国已出现13例境外输入病例,而这可能只是开始!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4日凌晨,6728名入境旅客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75例


这一钟南山院士曾明确预警过的问题,也开始成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应对的风险。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疫情还看不到结束的希望,我们对病毒的认识也依然不够。

病毒发生的突变,也再次印证了钟南山此前的判断:现在还是最艰难的时候,疫情防控措施一旦放松,大规模爆发随时可能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据丁香园昨天报道的一则消息,几乎将“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的说法推翻。

新冠病毒:科研界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华南农业大学此前发表的研究被证实,因“生物信息团队和实验团队之间的沟通失误”,导致穿山甲和新冠病毒的 DNA 相似度从此前发布的99%,调整为更为真实的90.3%科研当中近10%的差距,足以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个发现不能断定穿山甲不是中间宿主,但却证实了病毒中间宿主很可能不知一种。同时每多出一种宿主,就意味着更多病毒重组突变的可能

所以说,现在的形势,完全没有到放松警惕的时候,那些扎堆聚会、景区放风的情况,尽量都别去凑。

万不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让一线医护、防控人员的汗水和牺牲,因个别人的麻痹大意而葬送。

等到真的春暖花开,再痛饮黄龙也不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