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中国文化以宇宙的存在作为一切变化的本源,在宇宙不断趋于平衡的大格局中,人本身有理性、有良知,可以以自己的“心”映照、呈现宇宙本身的“正气”,这也是人自然存在的禀赋。—许倬云


《一代宗师》弹幕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不懂”。看起来是一部末路江湖的功夫片,叶问的雨中厮杀、和宫二的金楼比拼、宫二和马三的雪中对决,酣畅淋漓的拳脚功夫,王家卫用影像把中国人心里的江湖意境做了一个彻底地宣泄。

但八年才完成的一部电影,赵本山说去了十次只拍了一场戏的电影,王家卫的意欲显然不只是拍一个功夫江湖。他一如既往的轻情节、重意境的风格,其实是以叶问为切入口,横向铺陈民国武林众生相,纵向追忆武林大家逝去的余晖。

电影名为《一代宗师》,但是弹幕里一个同样多的疑问就是“谁是一代宗师”。宫宝森?丁连山?叶问?他们都是,抑或都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一定在于故事高明,而是有力地传达情感。王家卫以他深厚的导演功力,用传统的审美,向观众呈现出传统之下的人格风范。

传统文化追求理想的君子人格,认为不论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要以仁德的胸怀来面对世事。有理想的君子不仅仅是动机上的善良和心理上的仁心,还要有敏锐的智慧。宫宝森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如何拥有这样的智慧,需要我们历练对世事的洞察、对人性的理解、对自身的修养。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01.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做人要守“人道”,懂“世道”,合“天道”

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人道”要符合“天道”,人有参天地化育之功,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就是符合“天道”。“天道”其实就是“人道”,它是人间理想化了的和谐关系的映照。丁连山说“时势使然”,是人道,也是世道,更是天道。

①宫宝森的人生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中国文化讲人伦关系的差序格局,个人是和所在的团体重叠的,个人不能孤立地只图一时输赢不计一世的得失。年轻的宫二和马三还停留在只见自己的阶段。二人决斗之后马三关心的是“宫家的东西我还了”,宫二在乎的是:“话说清楚了,不是你还的,是我自己拿回来的。”这样的人格是轻薄的,只有个人的私欲,没见利他的公心。

在人伦关系的差序格局里,每个人都应该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应该量力为之。但宫家前辈让宫二拦下父亲和叶问的比拼,却也只是因为双方无论年龄还是资历都差着辈分,输了没面子,赢了又让人家说以大欺小。而宫宝森却认为做人“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他告诫马三:“言必称三,手必称拳,是武林的一句老话,意思是能人背后有能人,凡事让人三分。”

一个人要将差序格局的网络笼罩在更大的人群里,才能认识到自己在当中的身份位置,理解自己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宫宝森带着女儿逛堂子,就是这个道理。天底下的事你不看,该存在的照样存在,与其躲着避着倒不如看着,看清了,反而知道何去何从。

差序格局之中,个人既有权利也有义务。丁连山提醒宫宝森暗事好做,明事难成,不要到老把一辈子的成就和名声毁于和年轻人争名夺利。宫宝森已极具自我修为,他不是想当英雄,他一辈子最骄傲的三件事,并不是他从来没有输过,而是合并了形意门和八卦门、主事中华武士会并联系十几个门派加入、促成北方拳师南下传艺。这三件事里没有输赢,却是宫宝森一辈子经历江湖险恶门派纷争之后所有的大格局。他已经看到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没办法出头,他愿意成为让江湖传统薪火相传的一根新柴,他已经把自己的江湖权力转化为自己对江湖的义务。

宫宝森为扶持年轻的后辈叶问,在众人面前自谦赢了一辈子没有输在武功却输在了想法;为了让马三悟到“老猿挂印回首望”的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他牺牲自己的生命。宫宝森把身家性命、江湖道义毫无保留地交给晚辈,这是中国文化中超越性的价值,天地间的英雄就是有这样以天下为己任、以众生为目的大家风范。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②叶问的人生境界:大成若缺

叶问眼里的功夫就两个字:“一横一竖!错的,躺下;站着的,才有资格讲话。”足见对江湖世界的参透。他对一心想实现代际传承、武林大同的宫宝森说:“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里这块饼是一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遗憾才能有进步。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啊?”

大成若缺”意为不论是平凡的生活还是一项大的成就,都很难做到圆满、没有一点缺憾。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大智慧,是对天地万物、人间社会演变发展之道的把握。

叶问和妻子的相处之道是“无声胜有声”;他对宫二的挂念是“只留下一颗扣子,算是个念想”;他说四十之后发现最难越过的第一座高山原来是生活,但是他仍然昂着头颅说出“现在国难当头,困难人人有,穷一点也没什么。我这个人喝惯了珠江水,这日本的米,我吃不惯。”他接受有所欠缺的圆满,才是长久稳固的圆满。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向前发展的,只要还有发展的空间,就还有变化的余地,才不会僵死在那里。叶问一生经历了民国的没落江湖、抗战的风雨江湖、香港末路江湖,十年后再见宫二,他说:“其实人生如戏,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可是唱的有板有眼功架十足,可惜,就差个转身。”承认缺憾,人才能有接受变化向前发展的空间。

而年轻的宫二始终是“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我只能进,不能停”的执着,她以为报了父仇能有回头路,却没料想“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追求完美的人生最终输给了自己。到头来和心仪的男人实则“你不知她,她不知你”,只能把无尽的后悔当作人生的乐趣。

叶问后来执念于要见宫家六十四手,看起来是对“大成若缺”的人生境界的背离,其实是因为他承接了宫宝森留给他的江湖地位。身在其位就要谋其职,才能实现宫宝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的传承理想。

但纵使武学千年,也终有烟消云散的时候,六十四手虽然随着宫二去了,叶问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他为自己做人做事留有余地,接受和正视这些“不圆满”“不完美”,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在香港开辟了一片新的江山。这种“大成若缺”的人生大智慧,让他也无愧于“一代宗师”的称谓。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02.中国传统文化人格有四重境界,境界的差异,就是人格理想的差距

人不同于动物的特别之处在于人是一定要寻求意义的物种。每个人又有他的生命活动的范围,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完全一样。不同的人即使做同样的事情,对这些事情的认识和自我意识也会不同,因此产生的意义也就不同。

①人生的四重境界

冯友兰先生把人生的意义分为四等不同的人生境界:一是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一个只按照本能做事的人仅是活在“自然境界”的状态,这种人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意义所在。另有人可以做一些于别人有益的事情,但他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这就是“功利境界”。宫宝森隐退仪式上,马三给了南派武林一个下马威;宫二也跟一心想捧叶问的宫宝森说:“宫家没有败绩。你又在这,他凭什么出头?”二人此时都是眼里只见利益得失的功利境界。

而有的人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于是行事为人“正其义而不谋其利”。宫宝森说女儿眼睛里只有胜负而没有人情世故,他告诫宫二:“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咱们宫家的门槛高,但是不出小人。”这已是追求道德理想的“道德境界”

还有一种人,在做每一件事时都意识到这是为天地众生得好处,而且他是自觉地为天地众生谋利益,这种理解和自觉就是精神上超越人间世的“天地境界”。宫宝森告诉叶问:“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希望你像我一样,凭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这种追求薪火传承、完全抛弃个人功名利禄,只为成就更高远的理想世界,是“天地境界”。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②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天地境界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万物运行有自身规则,遵守规则就能够生存,不遵守就会被淘汰。见天地的时候,自我被划到广阔的文化语境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个体性,看到的是更广阔的空间,见到的是更久远的时间,能够理解所有的维度,又能超越所有维度给予个体化照顾,这是最理想的境界。

道德境界所讲求的是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所讲求的则是超越道德的价值。人在道德境界中生活的衡量标准是“贤”,它的含义是“道德完美”。人在天地境界里生活,则是追求“成圣”。

中国文化是入世的文化,不存在施行神迹的圣人,圣人所做的事就是寻常人所做的事;但是圣人是在完全自觉自愿的做事,也就是达到了觉知天地的境界,这个境界的结果就是“见众生”,圣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独善其身”。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最重要的,莫过于催生出对生命意义有特别追求的这种理想人格。从这一点上,力图造时势的宫宝森确实是一天一地的英雄,堪称中国人理想的“一代宗师”。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03.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理想人格

传统时时提醒每一个人:天理、国法、人情,都是大宇宙中的秩序,人人必须时时持守,不可懈怠。

①见天地,勇敢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与“德”对于生命本质上的意义,世间万物都无不崇“道”重“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但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也是传统文化对人生之道的精辟概括,作为个体的人,遵循“道”即表示遵循规律。

天地之大,世界辽阔,宇宙浩瀚,谁也无法穷尽对它们的认识。勇敢走出去,才能反观到自身的渺小,才能不固步自封、不坐井观天、不画地为牢。了解世界,才能对他人报之以体谅与悲悯,对世事多一份看破与接纳。宫二历经沧桑后发现“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

但是做人不是简单的追求道德的品性,而是要顺应天地之“道”。“道”与“德”之所以尊贵,不是来自强迫命令,人涵养“道德”,是因为人道和天道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在广阔的天地之中,才能认识到个人才性品德不同、智慧不同、生命体认的透彻不同,在碰到利害冲突的时候才能坚守善道、掌握情势变化并能当机立断地作出应变措施。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②懂世道,不随波逐流,有内心的坚守

习武之人特别重视武德,各种流派都有自己的“戒律”“门规”。这些规矩不仅仅是尚武崇德、惩恶扬善,也是在不断的提醒和告诫后辈:人道离不开世道,更不能忤逆天道。宫宝森退隐江湖要找人搭手、许了人的姑娘不能代表宫家、奉了道不结婚不留后不传艺,这些江湖规矩就是那个无处不在的世“道”,江湖虽已末路,但是这个“道”必须还要捍卫。丁连山即便活在阴暗之处,对道的坚守是他的人格尊严,他虽然无力重整江湖,但他捍卫了自己内心的一片江湖世界。

抗战期间,武林一片萧杀,世道虽然变了,但是江湖精神还在维系。一线天不惜杀身成仁救国于危难,宫二掩护一线天逃离日本人追杀,“窑姐得听老鸨的,混道的要听大爷的,孙中山是咱大爷,凡事都要听他的。南粤子弟火气旺,知荣辱,孙子才不敢打日本鬼子呢,来一个杀一个!”这些民族大义的精神,都是掷地有声的国民之道。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如果大环境可以让人施展抱负,立身处事与应对进退应该更加谨慎恰当;如果世道险恶、环境艰难,那么立身处事仍然要守道正直,不可妥协。传统文化不但追求积极承担的做人品格,同时也强调用世智巧的为人之道,两者相扶,才是入世之道的理想人格的写照。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③克己修身,见众生,做到慈悲豁达、与人为善

“克己修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一个人通过“克己”,来实现精神提升和自我超越,养成积极人格,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是超越时空的人生大智慧。

丁连山不重面子甘为里子,三十年藏匿于后厨专注于自己内心的修炼,做人犹如他的火候之道: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这种内修的境界,就是从儒家修己的观念出发,实现高尚的人格追求。

做人先要安顿好自己的欲望,才能看见众生的欲求,做到慈悲豁达、与人为善。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里面有顺应自然的博大境界,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也有立德、立言、立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潇洒。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追求肉体的不朽,而是追求一个人的伟大人格不朽。儒家将不朽的观念升华成为伟大人品,留在人间供世人纪念,这个类似宗教的情操,却又不带任何宗教的神奇性,是儒家人间性质能够提出的最高境界。

《一代宗师》: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主义人格

结语

一个理想君子人格的生命写照,是不为自己的生活谋利益,谨言慎行,成为社会的典范。这种理想人格的践行在今天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下,举步维艰。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挣扎与无奈,也看到了传统的幻灭与求存。

王家卫以他特有的才华,让我们重见传统的魅力,重新唤起深埋在每个中国人内心对传统的期盼和坚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