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說:“班上人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們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紅潤的臉


老師說班上人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被指師德有問題

之前在和一個後進生的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問題的時候,家長問我,為什麼老師教學的進度不能夠慢一些?孩子現在醒開勁了,想學習。但他老說老師講的太快,學生有些跟不上。作為班主任,我只能禮貌的微笑,然後向家長解釋,學習進度是考慮到大部分學生情況和考試進度。針於咱們孩子情況,我只能建議你,讓學生在課前提前進行預習,課後有什麼問題,及時詢問任課老師,實在不行只能課下補補課。老師當面說理解,背後就說我師德有問題。我也是無語了。

BBC曾經拍攝一個節目對比中英學校不同。在英國學校,採取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程度的學生組成的小組(一個班十幾個人),老師各個小組講課進度不同。但是這在中國並不現實,因為中國的老師太少,而學生太多。這種趨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難扭轉,除非把錢從反覆建教學樓轉移到教師身上。

1一個班學習的具體情況。

當下我們所在的地區,學校大部分都是五六十人的班級。其中,大概有15人左右,學習速度特別快,基本上不需要老師操心。大概有30人左右學生,需要老師進行一定的監管才能學習。而剩餘的15個學生,則是學習習慣特別差,學習效率相當低的同學。

當下存在的矛盾點就是,老師需要儘可能的照顧到前45名同學的學習情況,兼顧考試進度。因此講課的速度基本上是中等速度。滿足前45人的需要。

而剩餘的15個學生基本上被忽略不計。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我在經過幾年和學生打交道以後得出來的結論。按照我的想法,初中階段數學和英語較難,學生需要有整塊的時間補難度大,不好跟上。而文科類的語文和歷史等科目,難度小,見效快。可以先把這些科目趕上來,提高學生自信心,其他的科目慢慢補。經過我一段時間的督促,我發現這些學生基本上只能堅持兩到三天的熱情,隨後就開始自暴自棄了。每次都是如此。

經過我和他們的溝通,我瞭解到他們很多壞習慣是在小學的時候養成,一直沒有解決,到了初中即使想學習也只能管不住自己。

3學習習慣差的根由

經過我的總結,差生之所以差有兩個方面問題,第一個自覺性差,第二個執行力不強。

我現在的學校有不少學生都來自於留守兒童,孩子在家裡,屬於爺爺奶奶照顧。小學的時候,老師每天佈置作業,沒有人監督要求,所以學生基本上對於作業都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既保證不了質,又保證不了量。而孩子們每天看電視,玩遊戲的時間很長。導致他們上課的注意力就不夠集中。這些問題經過時間的累積呀,越來越突出。而等到初中的時候才發現已經無能為力了。

之前有家長對我說,老師你只管打吧,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當我想說,事到如今打還有用嗎?

佩弦教育語:

所以我想說後進生之所以學習差,根就在學習習慣,還有執行力上出問題。如果僅僅只要求老師放慢進度。不僅會趕不上總體的考試進度,引起大部分家長的不滿。而且對於學生的問題,也是杯水車薪。畢竟有的學生費了很大的勁兒留級,結果依然很差。


佩弦教育


我認同這位老師的看法,這次停課不停學事件我就深有感觸,我女兒所在的一所重點學校,老師上直播課,孩子們都非常用心,效果非常好。

可是反觀網上家長們卻怨聲載道,什麼孩子近視,孩子不好好學,老打卡煩…

結果沒幾日我們地區的教育局就把網課取消了…

我就覺得這真是那些不想學的人,他不想學也攪得你學不成。

既然是差生,就不要以他們為準,也許他們擅長睡覺,也許他們擅長繪畫,擅長彈琴,總之不擅長學習,不想學習。那就讓他們專心鑽研他們的特長吧,在學習上就不要再考慮他們了,效果不大,否則,再笨,只要努力最次也是個中等生,不會是差生。


花花29037105


我是一名高中化學老師。這屆高一剛入學的時候,課堂提問,結果發現,有的學生連元素符號都不會寫。怎麼辦?等著他們學會了再講新課?當然不能。於是,我單獨為這部分人編制了學案,單獨開小灶。過了幾天,課上找學生板演,計算題。有的學生算到結果是二分之三,我讓他化成小數。結果,卡殼了。這個學生,我沒有開小灶。因為,給高中生講小學低年級數學,我真不會


用戶7170265214577


我覺得教育就應該分班,不是不公平,反而是公平的,最優化的利用一切教育資源培養孩子們成才。當然分班是為了因材施教,如果是分了班就不管學生了那就完全違背了教育的初衷。不用說別人,就說我,我背課文跟玩兒似的,想當年背山鬼,岳陽樓記,十幾分鍾就搞定。可我有機化學和立體幾何就是學不來。偏科很嚴重。所以說同一個孩子的不同方面,不同孩子的同一方面都是不同的。教育一定不要搞一刀切,同一個標準衡量所有孩子。我們的教育應該讓一部分孩子成功,一部分孩子成材,一部分孩子成人。


曼曼最優雅


學校層次不同,學習進度不同,我家孩子學校高一就開生物課,好多學校沒開。同樣一個省重點學校,我孩子在重點班,學習進度安排是一學期學完一學年的課,高二下學期進入總複習。平常一半以上的同學還要參加競賽。老師講課也是很快,這個問題大家會不會?大多會就過,不會因為個別人耽誤進度。上課不會只好下課彌補。很正常,不要認為老師歧視你


落亭—77


我孩子四年級,他班主任老師是讓一個好學生帶一個差點的學生,學習實在太差的學生她會放到教室第一排,便於管理。每天留下那些孩子看著做作業,講題。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她三天沒聯繫到一個學生的家長,後來那個家長說他管不了那孩子,沒辦法!班主任老師說:“家長放棄了,可是老師不會放棄!”我覺得這樣的老師才能被稱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些因為學習進度放棄差生的老師不配稱之為“老師”


用戶6472988747265


這種教育就跟扯淡一樣,老師之所以受尊重,因為育人,傳道受業解惑,老師的準則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自己都缺德,憑什麼教育別人,教師資格證,什麼也證明不了,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成績好的學生,的多缺德自私啊?熟話說,就怕流氓有文化。高文化犯罪,傷害面積更廣。希望中國的教育界,早日清明。尸位素餐的人,早點休息吧。



小胖子的多彩世界


不認同。但事實情況是老師確實不可能因為部分差生而拉低進度。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但是一個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老師,不能因為班上人多,顧不過來,而放棄部分差生。

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的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作為一名老師要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每個學生都具備巨大的發展潛能。老師要能夠做到因材施教。針對部分差生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能夠有所改變,幫助引導啟發差生。幫助差生找到學習方法,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爭取不丟下任何一個人。這也是素質教育對於當今教師的職業要求。

這樣的要求不是對老師進行道德綁架。作為一名優秀老師,確實是有責任,有義務幫助班上的差生提高。每個學生的成長都需要人文關懷,差生也是有情感有尊嚴的人。如果長期被老師放棄的話,很大結果只會越來越差。

所以一個老師的行為,很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connieliu817


看到很多人想當然的無端指責,這種行為通俗來講叫做“站著說話不腰疼”,請允許我向你們簡單解釋一下。

首先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能力一般是良莠不齊的。各種能力層次的學生在人數上大體上符合正態分佈,也就是很優秀的和很差的都是那麼少數幾個人,大多數人處於中游水平。

然後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講解不可能像火車一樣到點就走,管你上沒上車。我們就好像前些年的民航飛機,乘客拿了登機牌,你就得保障他上機,到點了人沒上齊,就得等,就得去找。

我的教案裡,計劃這節課講2個小節,一共4個知識點。結果一節課下來,因為部分學生始終聽不懂,最後只講了2個知識點。這就是所謂的“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了,事實上這種情況是不應該的。

在“差生”因為各種主觀或客觀原因拖沓進度的時候,那些好學生的寶貴時間其實是被浪費了的。

那你問:教師對此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完美的辦法沒有,不完美的辦法是有一些的。

第一種,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分班。把學生分成快班或慢班,A班或B班,也就是學生口中俗稱的“好班”和“差班”。

這個辦法可以極大地拉平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便於教師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教學。

但是,至少我們學校,不允許分班。

分班也是有負面的一面的,對於學生來說,“好班”和“差班”的學習氛圍根本就是兩個世界。有些學生在沒有分班前,跟著班級裡好的同學還能保持一定的學習狀態,在被分到慢班、B班、“差班”之後,身邊全都是學習習慣較差的同學,結果就“近墨者黑”了。

第二種辦法,不分班,轉而在課堂教學上實行“分層次教學”。相當於把學生根據能力層次分成三個甚至更多個小組,如ABC三組。在同一堂課上,教師對每個組給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考核標準,相當於同時給三個不同的班上課。

這個對學生自然是極好的,因材施教嘛,但是對於教師卻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種教學法我們做教師的都知道,西方傳過來的先進經驗,人家實行下來效果很不錯的。

問題是,我們幹嘛不用呢?是因為中國的教師太懶嗎?就像某位在回答中義憤填膺地“控訴”的,我們的教師“尸位素餐”?

很簡單,人家能實行分層次教學的西方教師,工作的壓力跟我們相比差太多了。我們中國的教師,光是普通的課堂教學,就已經殫精竭慮,光是日常的工作壓力,就已經不堪重負。分層次教學不是簡單隨便在課堂上搞搞的,是要從教學設計層面就開始思考的,是要具體到每一名學生的。其花費的精力可能是不分層教學法的數倍。簡單講,就是不搞這個都快累死了,再搞這個我們實在扛不住啊。

而且,分層次教學的結果一定是完美的嗎?必須認識到,西方發達國家培養人才的思路和我們是不同的,他們是精英教育,不太好的學生被分到B組C組,看似減輕了壓力,其實是部分的被放棄了;而我們卻希望儘量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到符合標準,這就要求學生們如果在日常學習中跟不上進度,就必須在課餘時間奮發努力,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自己。這兩種思路沒有絕對的對錯,會產生這種差別,表面上的原因是由於社會的制度不同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造成的,但最深層次的原因卻是生產力的不同決定了這種差異。

第三種辦法,也是包括我在內很多老師在實際使用的辦法,即“上課照常講課,下課義務補課”。

為了保障學生們的總體利益,為了保障該門課程的總體教學進度,教師在上課時只保證學習能力在及格線以上的大部分學生能聽懂。對於難以通過上課那點時間跟上學習進度的學生,我會組織學生幹部創建各類學習小組,還有一對一幫扶等方式為他們在學習上提供幫助。在放學之後,我會定期把這些學生組織起來,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義務幫他們補課。

必須明確的是,這種方法是建立在教師犧牲自己利益的基礎上的,是教師基於高度的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的方法,不能作為解決問題的“通解”。

事實上,在教育機構未能給出足夠的政策上和資源上的支持的大背景下,對於此類問題目前教師真的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只能靠犧牲自己的個人利益來部分地解決這個問題。在看起來感人的同時,這其實也是一種悲哀。


小樓一夜聽春雨2020


帶過一年級數學,始終秉持絕不放棄一個孩子的態度工作。一直有個孩子不太靈光,剛開始覺得可能沒適應,直到上完5以內的加減計算之後,他依然不會計算1-1=。我非常著急,每天放學留,數學是講道理的學科,道理講了“你本來有一支筆,給我一支,你還剩多少”,甚至都讓他死記了,5以內的加減計算也沒幾道算式。連續給他補課一個月,絲毫沒有起色,不是傻孩子,看著都正常。你講不放棄怎麼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