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小時候,我們還在學習“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長大後,才慢慢發現我們的國家原來已經由“站起來”邁向“強起來”這一階段了。也許很多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或者四大發明上,殊不知,“新四大發明”——

共享單車,高鐵,支付寶,網購已經漸漸遍佈我們所有的日常生活。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除了百姓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以外,無論是國防,還是科技,我們的國家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值得一提的是屬於我們中國研究成果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簡稱FAST,這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也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主要作用是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


FAST的問世絕不簡單

戰爭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改革後發展緩慢告訴我們“靠山山倒,靠水水流”的道理,若想真正的強大起來,必須相信自己,必須依靠自己。近十年來,在我們國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創造的奇蹟數不勝數,這些奇蹟為我們的祖國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保駕護航,也是我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

這些奇蹟中,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FAST震驚全世界。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專家就已經發現了全球電信號環境在逐漸惡化,為了避免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1993年,在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10個國家均提出了建造新一代射電“大望遠鏡”的想法,這10個國家自然也包括中國在內。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會議召開後,在1994年才算真正提出了FAST工程概念,原北京天文臺提出了利用中國的喀斯特地貌提出了一份中國方案,這個方案意味著中國將扛起這幅大旗

直到1995年11月,才算真正確立了參與這項偉大工程的主要人員——以北京天文臺為主,由南仁東研究員擔任工程主任,再聯合國內二十多家大學和科研機構,這樣豪華的陣容,足以說明這項工程的難度和重要性。

在以後幾年的時間裡,工程小組先後取得各地的支持,最終在2011年的3月,FAST工程開工報告獲得批覆,而且將地址選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開工項目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的批覆。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接著便是長達五年多的建工,最終在2016年7月3日,FAST的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成功吊裝,這偉大的一刻標誌著FAST主體工程順利完工。兩個月後,這位巨大的“新生兒”就開始進行它的工作了——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而“天眼”方圓的5公里將成為“靜默區”。

一年後,這承載著中國人民希望的“中國天眼”第一次發現了2顆新脈衝星,距離地球分別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並且這2顆脈衝星已分別得到認證,這意味著長達22年的工程取得了成功,所有人的努力都沒有白費。


“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對於“中國天眼”的誕生,人們充滿了好奇,這口擁有4450塊反射面板,面積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超級望遠鏡”,人們只能在電視或者手機上目睹它的真容,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得到的恢宏,怎能讓人們不產生各種疑問呢?比如,人們雖然知道支撐“中國天眼”工作的是電力,卻無法想象“中國天眼”

一秒鐘需要消耗多少度電。

“中國天眼”一秒鐘到底需要使用多少度電?答案是0.83度,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每秒鐘消耗0.83度電是一種什麼概念,對比一些常用的電器,你就會知道這“超級望遠鏡”的威力。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無論春夏秋冬,我們都在使用著的

冰箱,1秒鐘需要用0.000012度電

能給我們省去很多麻煩的洗衣機,1秒鐘需要用0.000018度電

而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在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你都渴望得到的空調,1秒鐘要用0.00086度電

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電腦,1秒鐘要用0.000009度電

而快要被我們遺忘的電視機,1秒鐘也需要用0.0000065度電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毋庸置疑,每秒0.83度電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個電器來說都是天文數字,畢竟換算下來這“中國天眼”的用電量是一臺普通電腦的9萬多倍!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眾所周知,在無數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很多在外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逐漸被外國人認可,甚至是羨慕,這讓身在他鄉的中國留學生對自己的祖國感到越來越自豪,再也不會有人看不起中國子民,而是逐漸向我們豎起大拇指。可是無論我們取得怎樣的成就,我們都不能忘記一個道理,也是事實——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就像有人評價中國的應試教育一樣——我們不能和其他國家比,我們在之前所承受的一切不允許我們使用和其他國家一樣的教育方式。

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培養大批的人才,只有這樣,中國才能以更快的腳步追上其他國家。即使我們變得越來越強大,也不能忘記初心,

幾十年前的傷痛歷歷在目,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在肩上,我們不能放鬆警惕,也不能放慢腳步。

耗時22年耗資6.67億的“中國天眼”,一秒鐘要用多少度電?

在2019年的閱兵儀式上,各行各業的工作者都出現在了電視熒幕上,他們會聚在一起,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共同為祖國母親慶生。除此以外,無論是空兵,還是陸兵,都向世人展現了他們的風姿。與往日不同的是,這次閱兵儀式上還加入了女兵,讓我們感受到名副其實的精國不讓鬚眉!

在這歡愉的一刻,很多人都想對周總理說:你看,中國的飛機可以不用再飛兩遍了,這盛世如你所願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做到“勿忘初心”並不容易,我們在路上行走的每一步,都要記得告訴自己: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我們身上揹負著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不能辜負先人對我們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