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中移動的楊傑總,今年說了不少接地氣的大實話,得到不少同行的點贊。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2019年11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對當下消費者對中國移動的一些誤解作出解釋與回應。


他表示,這幾年運營商乾的確實挺辛苦,大家都說我們是壟斷企業,實際我們現在的競爭程度也非常高,市場化程度也非常高;三家運營商全是上市公司,遵守上市公司的規則,同時要想響應國家提速降費等等改革的要求,今年是連續第5年提出降費,降費對我們的收入有影響。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可是,社會上仍然有不少的人,始終認為電信運營商就是壟斷企業。網頁上充斥著大量的說運營商壟斷的網文,運營企業只要有一丁點做的不好,都會強化他們對運營商是壟斷的認知。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可是,今天我想說:這是偏見!赤裸裸的偏見!不信,你看把運營商員工都逼成什麼樣子了?


他們已被逼的“到處,擺攤、跪式服務”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一張桌子、一張海報,“壟斷企業”開始了他的壟斷營銷。擺攤營銷成為中國電信業的一大特色。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掃樓、掃村,“壟斷企業”貼近式的服務早就實現了“一次不用跑”!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壟斷企業”開起了集市。

如果說,你沒趕過他們開的集市,我信,因為你可能沒上過大學;如果說,你沒見過他們擺攤,我不信,除非你“行動”不便從來沒出過門!


不過,沒出過門,總還是有很大概率能夠被敲門的。曾經聽過一個在運營商員工中流傳挺廣的段子:


一天深夜,貓被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原來是老鼠。貓怒道:“膽子不小,你找死啊?”老鼠顫抖地說:“大哥,買個4G手機號吧!任務太重啊,我實在是走投無路啊,才敲你門啊!”


他們已被逼的“貼身、肉搏、慘烈開戰”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現如今,電信市場早已是高度開放的市場,電信服務的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三家企業因競爭引起的“戰爭”是一波未熄、一波又起。


尤其在用戶爭奪和價格方面,三家運營企業打得“你死我亡”,競爭程度堪稱“慘烈”!比如,在校園裡擺攤,常常出現你早上5點貼的海報,被他6點鐘用自家海報給蓋上了,然後就是爭執甚至打架,而且一打架就是打群架,有員工自嘲說“連打架都不會,你還擺個XX攤”。


隨著監管部門打擊群毆事件力度的不斷加大,現在群毆事件明顯減少,但有數據顯示,1998年到2003年,上報到信息產業部的惡性競爭案件高達540起,也就是說每4天發生一起。為了不讓慘烈的競爭局勢繼續惡化,國資委只好用上必殺技——“乾坤大挪移”。


2004年,在國資委的主持下,對三家企業的領導輪崗:原中國聯通董事長兼總裁王建宙調任中國移動總經理;原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王曉初調任中國電信總經理;原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常小兵赴任中國聯通董事長。


國資委坦言,閃電換位是為了“抑制過去幾年電信運營商之間愈演愈烈的惡性競爭,從而引導電信運營商之間進行理性競爭,提升國有電信運營商的投入回報。


“閃電換帥”,對於當時的競爭“高燒”,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可是,各家公司利益層面的零和博弈的局面不可能根本性地改變。明的不行,暗地裡卻時時在那較著勁呢。你看,就連宣傳標語都是針鋒相對的!


通信運營商壟斷?看看都被逼成什麼樣了


隨著,各大運營商間的市場競爭加上國家“提速降費”的政策要求,近幾年來,通信資費一降再降,真的成了“白菜價”了。


上月27日開始,全國正式上線了“攜號轉網”服務,“一號在手、說轉就轉”變成了現實,可以預見運營商間的競爭又會有一輪新的升級。


前段時間,就有自媒體曝出個別友商通過“代客投訴”“代客攜轉”開展惡意競爭的新聞。競爭到了,如此“不折手段”的地步,我真不知道,為什麼還會被人說成是壟斷。


真心希望這些老是帶著“有色眼鏡”、“壟斷偏見”的人,認真思考下面一個問題:你可以裝幾家的有線電視?用幾家的電?用幾家的煤氣、自來水?


如果你始終認為由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幾十家虛擬運營商構成的電信運營市場,仍然存在壟斷的話,恕我直言,你的“無知與偏見”已病入膏肓了。


這病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