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相較於雲南的其他城市,很少人會去昆明旅遊?

城市匯


去昆明旅遊的人少嗎?單就僅旅遊人數來說,不說很多不過也絕對是不少的。但是相比於同省其他地方,來昆明的旅遊的人數是要少一些。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還是雲南省各個市縣的不同發展規劃問題。


首先,昆明是雲南的省會,省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全省的經濟中心,教育中心,政治中心都在這裡。雲南雖然主打旅遊發展,但一個省份的發展不能只是旅遊啊,還要有自己的發展。簡單來說,昆明主要的規劃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剛需。

懂行的人會知道,房產對雲南來說很重要。那麼從房產就可以看出,城市大概的發展規劃。作為一個剛需城市,主要是規劃好本地人的生活。至於旅遊,打個比方,親生兒子和侄子,當然是對親生的更好更上心,至於侄子,管好基本溫飽,剩下的就放養。剛需和旅遊對昆明來說就是如此,剛需是親生,旅遊是侄子。

雲南其他的地方,很明顯都是主打旅遊發展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騰衝等,都是以旅遊為主的城市,自然去旅遊的人就多了。你把一張餅和一杯水攤在一個肚子餓的人面前,他當然是先吃餅,再喝水。這就是想來雲南旅遊的人,自然是先選擇旅遊城市,再考慮考慮昆明。

其次,昆明出行便捷,陸空交通發達,通往雲南各個省市都很方便,也很方便去到國內外各個地方。作為一個交通支點,昆明提供的就是落腳處,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發達的交通,是基於發展剛需為主的城市才具備的條件。

落腳處,只要提供好落腳的服務就行了,至於要不要在昆明旅遊,是來的時候已經決定的事了,要麼就是完成規劃再來看看,要麼就是趁落腳的時候去看看。這都算不上是來旅遊,所以給人感覺昆明很少人來昆明旅遊。但其實昆明要的,就是這巨大流量的人口流動,旅遊就還是那句話,放養就行了。

最後,昆明雖然是以剛需為主,但昆明對待侄子旅遊也是盡心盡力的。“春城”“花城”的美稱,是因為昆明的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是典型的溫帶氣候,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徵在全球少有,鮮花常年開放,草木四季常青,所以享有“春城”、“花城”之稱。

其實,昆明是全國十大旅遊熱點城市,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石林世界地質公園、滇池、安寧溫泉、九鄉、陽宗海、轎子雪山等國家級和省級著名風景區,還有世界園藝博覽園和雲南民族村等100多處重點風景名勝,10多條國家級旅遊線路。

昆明並非對旅遊不聞不問,相反,昆明的旅遊雖然是放養模式,但旅遊條件是很優秀的,這也是放養的原因。因為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以說是讓人省心的“好孩子”,所以才好去照顧別的方面。宜人的氣候環境,發達的經濟,便捷的交通,在昆明旅遊只要去對了地方,都是讓人覺得舒服又滿意的。

昆明雖然比起其他城市旅遊人少,但是定居人多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魅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就行了。至於誰好誰壞,這都沒有一個評判標準。我是覺與其在意好壞,不如在意開心與否。


雲南房產教授


這個問題,我也曾困惑過,後來自己去昆明旅遊了一圈,發現這個春城其實是挺尷尬的,作為雲南的省會城市,昆明自然不能被遺忘。但作為旅遊而言,很少會有去昆明旅遊。大多數遊客最多是在昆明轉機,或是轉乘火車,很少會專門在昆明停留幾天遊玩的。

首先,昆明城市的旅遊資源比起整個雲南而言,它顯得十分寡淡,其次,昆明旅遊的廣告並不響應。因為雲南的旅遊資源太豐富,豐富到所有人會想到大理麗江洱海,想到西雙版納,想到各個古老的少數民族和原始部落,想到騰衝等等,這些旅遊勝地,但對於昆明,它似乎沒有什麼讓吸引外地遊客的地方。

雖然昆明挺適合居住,但更多的成為了遊客的一個轉乘點。雖然城市的交通很發達,住宿也很普遍,城市也很乾淨,空氣也很好,但對於遊客而言,昆明旅遊會顯得很無聊。也許有人會提到石林,但對於雲南其他地方的旅遊誘惑,石林顯得太渺小。昆明市區的風景其實也是不錯的,只要你願意停下腳步,慢慢的去體會。

昆明是個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真要發展起來,這裡面的空間還是很大的。然而除了石林,還有撫仙湖,石九鄉,紅土地, 都是不錯的風景。 本身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只是旅遊廣告不夠響應。想想也很奇怪,雲南旅遊那麼火,麗江被爆得那麼多醜聞來,但遊客依舊很多,古城在旺季的時候仍是爆滿。

但昆明就顯得寡淡,吸引不了什麼遊客來。大概是這座城市並沒有將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和特色直接直觀的表現出來吧。它很有內地很多其他城市一樣,也並非像旅遊城市那樣具有魅力。我在昆明旅遊過,市區有幾條老街的,但遺憾的是這些老街不是拆就是拆了重建,感覺原本的文化都被毀了。


蘇丹卿


我覺得昆明挺好的呀!一年四季氣候適宜,大部分時間都能看到藍天,多幸福的事情啊!只要看到藍天就覺得自己認真的活過,這個說的有點誇張了,但就是看到心情就很好啊。


沒離開昆明不覺得昆明的好。過年期間去北方,天天想著昆明的米線,炸洋芋,我就這點出息,咋滴?


看到沒金燦燦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老公是北方人,記得他跟我說過他剛來昆明的時候很奇怪雲南人咋這麼愛吃洋芋,而且頻率如此之高。我並不急著反駁,因為沒啥好反駁的,我們就是這樣啊,只要能吃到洋芋就會很開心啊。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爸媽一給壓歲錢,剛吃完早飯就拿著僅有的十來塊壓歲錢就跑到街上去了,鎮上最熱鬧的一條街,光賣炸洋芋的從街頭到結尾就不下十家。硬是要把壓歲錢花完,嘗他個三五家的炸洋芋,然後跟小夥伴討論哪家好吃。這就是記憶中的味道,現在的炸洋芋有點油,炸的乾乾的,還是喜歡小時候的炸洋芋,生脆、波浪條,加點折耳根、香菜、醃蓮花白、調味品,那味道,太板紮了。



前面說的好吃的其實只是我作為一個雲南人自己的觀點罷了,一方水土一方人,外省的童鞋可能並不認賬。至於玩這塊,我覺得昆明可以去看看的有翠湖公園、大觀公園、滇池,不過昆明的景點客觀來說比較分散,缺乏系統的主題性的開發,所以可能對於外省的來說,來雲南就該看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那種有點顏值有點feel的自然景觀加特色民風才對得起他的路費吧,所以這也是來雲南玩的更多隻是把昆明作為中轉站的原因吧!


豆希希逐夢隊


為什麼大家一般去雲南旅遊卻很少選擇去昆明?

昆明是國家一級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中國唯一面向東盟的大都市。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溫度始終保持在3~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的氣候特徵使昆明以"春城"的美名而享譽中外。

昆明市旅遊量卻逐漸減少,跟其原因,有四點:

一、民族特色發展滯後


以下數據由攜程網提供,昆明市旅遊排名由高到低情況:翠湖公園、滇池、石林、雲南大學、雲南民族村、雲南陸軍講武堂、大觀公園、世界園藝博覽園、西山、九鄉、東川紅土地、官渡鎮、昆明動物園、雲南省博物館。其中民族村排名第四,因其民族特色本來就是屬於搬來文化,民族特色也不明顯,所以外地遊客寧願捨近求遠,到達雲南各州市體驗原汁原昧民族的風土人情,民族美食。比如在雲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代表性的有傣族潑水節、彝族火把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節、保山刀杆節、文山苗族花山節和壯族隴端節,以及怒江怒族鮮花節、大理三月街和蝴蝶會、中國佤族司崗裡“摸你黑”狂歡節、哈尼族太陽節暨雙胞胎旅遊節等。這些節日都是時間上前後相連,空間上點面自然銜接。所以,不管你什麼時候來旅遊都能夠體驗不一樣的人文風情。

二、市區交通不便利



第一幅圖是昆明地鐵線路圖,第二幅圖是昆明投入使用地鐵路線圖。

昆明作為雲南的省會,但交通方式單一,只有公交大範圍覆蓋,地鐵只有3條線路,很多景點都沒有覆蓋到。因景點跟景點之間距離較遠,換乘方式只有公交,增加旅遊時間。交通道路狹窄,昆明市老城區建築房屋較多,道路無法進行拓展,導致車流量較大,造成堵車,增加遊客旅遊成本。

三、旅遊團的不青睞



昆明市開放而時尚,濃縮了雲南的區位優勢。在雲南報團遊中,昆明只是作為中轉站或者是目的地,所以選擇昆明作為旅遊景點的幾率就大大減少了。較少外地遊客會選擇自駕遊方式,道路不熟悉,停車不方便,會增加旅遊成本。

四、人文氣息和歷史底蘊

昆明作為旅遊大省的省會城市,人文氣息和歷史底蘊稍顯薄弱。人的冷漠會產生難以融合的孤獨,一座城市的孤獨也會反作用於人的冷漠。一座城市要發展,首先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要改善,轉化排斥心理,賦予新的人文氣息。


最後,僅是靠旅遊業中的民族特色吸引遊客,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旅遊業,不能是簡單的跳民族舞,簡單介紹民族的特色,而是在保留在今天新媒體快速運行的情況下,應該是要轉型旅遊體驗項目,能夠了解到百科不到,電視沒有涉及方面的知識。昆明市缺少人文氣息和歷史底蘊,旅遊太過於簡單化,民族特色體現不足以致昆明旅遊量不高。


BlueSky2333


昆明市內旅遊景點給我給人的感覺:雞肋。

他就像一位“好好先生”,空氣好、位置好、城市乾淨,具備一切適合人類居住的條件,但我要說,它也具備“雞肋旅遊”的一切條件:

【黯淡無光的景點】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說起雲南,不少人會說:風花雪月的麗江、異域風情的西雙版納,火山溫泉的騰衝,哈尼族的元陽梯田...作為省會昆明,相較於這些特色鮮明的的城市來說,實在沒有存在感。

少了一絲獨有的特色!

換句話也可以說:雲南的美景民俗太富饒,並且每一個都鮮明的十足。就像一個盛開的花園,裡面種植著各種特色鮮花,有牡丹、芍藥、薔薇,你很難注意到盛開在角落裡的夕顏花,或長的不高的小野花。

【四通八達的交通】

基本上赴雲南旅遊的人,都將昆明作為一箇中轉站。

地理位置上,昆明處於雲南版圖較中心的位置,可謂四通八達,無論是去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都有直達,十分方便。

【石林--值不值得去?】

說起昆明最為著名的世界地質公園便是:石林,位於市中心附近,1天即可遊覽完畢,旺季有往返於市區和景點的大巴。昆明市個人更認為值得時間充裕的人,感受雲南的生活,而不是趕路雲南。

所以遊玩昆明這個地方,需要取捨,市內景點:滇池、金馬碧雞坊、雲南大學...與石林,基本2天即可,作為短暫的修整。


沐橙籽


作為一個生活在昆明20多年的昆明人我來說說,作為旅遊城市的昆明,在旅遊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

1.昆明的旅遊景點不算有特色,比如金馬碧雞坊,平時人多,旅遊的大部分看一眼,照個相也就過了,沒有感覺比較值得紀念的地方!

2.城市獨特少,唯一就是昆明大部分都有鮮花,但是來旅遊的話感覺不到昆明的獨特,感覺和其他城市差不多!

3.飲食文化做的不好,提到昆明的吃的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米線,過橋米線,涼米線,小鍋米線等等,但是昆明好吃的小吃還是比較多的,比如燒餌塊,米漿粑粑,官渡粑粑等等,但是這些小吃不是哪裡都可以吃到!

4.昆明文化,昆明好多歷史文化都已經丟失了,其實可以多多推崇一下,發揚一些昆明的文化!

作為昆明人來說,昆明人都是家鄉寶,我們習慣了昆明的氣候,冬暖夏涼,空氣清新,也離不開我們愛吃的米線,我很熱愛這個地方,但是希望昆明交通可以暢通一些,衛生可以再幹淨一些!昆明需要再發展一下,突出自己的文化!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Aphrodite心


雲南基本每個州都逛完了,我來說說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吧!

要說好玩的地方,可能主要集中在兩條線,一條就大家所熟知的昆明大理麗江香格里拉這條線,還有一條呢,就是河口到西雙版納再到瑞麗騰衝這條邊境線,但是這條線路交通實在不方便,而且旅途十分的辛苦,如果是窮遊的話,會顯得非常的折騰。而且在邊境地區邊檢十分的嚴格,基本在邊境線的行走的車輛都要搜查好幾回。也許是靠近金三角的原因,對毒品的打擊力度相當的大。

雲南境內鐵路很不發達,基本只有兩條主幹線,通往省外的除外,一條是昆明到河口縣,河口縣與越南的老街省毗鄰,對岸的越南人每天都會到中國一側賣一些素菜這類的農產品,也有很多人從這裡出境去越南,這裡的邊檢相對比較寬鬆。這裡你建議你一大早到邊檢口岸去等待,看看越南人衝關的場面,就跟新聞上所說的一樣震撼。

中國邊檢一般都是八點十分左右升國旗,升完國旗以後才開放關口。但是七點只有很多的越南人在對面的關口排隊等著了。

本人逛了很長的中越邊界口岸,就只有河口口岸有這麼震撼的場景,甚至在廣西那邊的幾個口岸都很難看到這樣熱鬧的場景。中越邊境邊檢相對比較寬鬆,也許是跟越南國內比較安定的社會環境有關。

越南人衝關只要是為了搶攤位賣一些農產品,其實剛去河口的時候,我總有一種假象,自己已經不在中國,因為越南的元素的實在太多了。街上到處都是越南小販,和到河口這邊打工的越南姑娘。都說越南女人勤奮,來了河口以後我才真正地體會到的,幹活的基本都是女的,男的就顯得吊兒郎當了,喜歡戴綠帽也是真的,可能是習慣吧!!

沒有邊境公路,從河口到西雙版納沒有直達的大巴車,也沒有火車。哪怕是自駕遊的人也很苦惱,因為高速公路限速60公里,從河口轉車到玉溪市,再從玉溪坐大巴前往西雙版納這是最好的路線了。


去西雙版納路過普洱,以前還覺得普洱茶產自普洱,後來才知道其實是產自西雙版納。那邊一路上確實很多茶山,我們去的時候是夏天,所以沒有看到豐收的情景。

西雙版納有機場,一般專程去旅遊的直接做飛機其實比較划算。我們當時只是為了體驗,所以才選擇這麼折騰,說白了就是沒錢。不過,這樣也好可以體驗民風。

西雙版納與老撾和緬甸同時接壤,各自有一個口岸,據說老撾口岸那邊沒什麼東西可看,就去了與緬甸接壤的打洛口岸,去的時候才發現,護照不起作用!!那時候,特別鬱悶,據傣族姑娘說,緬甸那邊是分特區的,每個特區政策不一樣,說白了就是一個王國一樣。只有旅行社擔保才能過去,而且也不能長久待著,據說有偷渡的線路,緬甸人可以騎摩托車載你過去,行程2個小時,一次200元,但是畢竟危險,所以就沒有去。當時特意拍了一個視頻,想看的話在本人的頭條號(名稱:驢品遊)就可以看到。

在打洛小鎮瞎逛了半天就回去了,西雙版納有很多玩的,什麼野象谷,獨樹成林在網上都可以搜索到,西雙版納最有特色的就是傣族風情特別濃,滿大街的告示牌都是傣族文字。我們只在那邊呆了兩天不到就出發了。

原本以為西雙版納到瑞麗有直達的邊境公路,沒想到上網查的時候,結果讓人心灰意冷!!如果從西雙版納景洪到瑞麗市,起碼要二十幾個小時,厭倦了坐這麼久的大巴。於是,我們選了一個很折騰的線路,從景洪先到瀾滄縣,再轉車到保山市,在保山住一晚,全程花了20個小時,第二天在做大巴去瑞麗市。可惡的是,保山到瑞麗一天只有兩趟車,早上和下午,也許是時間太長了,車又少。所以建議來雲南旅遊的,要麼飛機要麼自駕遊。


第二天,我們下午才趕到瑞麗,瑞麗與緬甸另一個特區接壤。我們特意去了姐告口岸,在瑞麗街頭上經常看到懶懶散散的緬甸人,緬甸男人都是穿著裙子的。

在瑞麗的大街上,很多髒兮兮的緬甸小孩,有的年紀也就二十出頭。有時候,我在想中國同齡年輕人都在各行各業奮鬥著呢,而他們難道一天沒事幹嗎?

在路上,偶遇一位到這邊做生意的老闆,他說緬甸人太懶了,一天遊手好閒,很多中國老闆都不願意聘請他們幹活。那時候,我心裡卻有種自豪感,同時也感慨中華民族也許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了,不重回世界之巔,總感覺說不過去。

當然,我自己還有另外一個看法,也許是混亂的國內環境致使他們並不能像國內的年輕人一樣,可以躺在溫暖的床上,安心地刷頭條,看看世界的形勢。走的地方多了,眼界自然會開闊很多,也慢慢理解我國領導人的不易。我們生活的世界並不安全,但是我們生活在安全的國度。國內的年輕人可能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子,但是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這是相當容易的,因為我們有一個繁榮的國度和安定的社會,但是這對於緬甸年輕人來說,卻是一種奢望。


騰衝離瑞麗很近,也有車過去,但是時間有限沒有去成,就坐車去了大理。說實話,昆明到香格里拉這條線,我不算太熟到但是也不陌生,大理也就洱海公園比較好玩,畢竟可以遠望蒼山。我覺得大理是一個比較浪漫的地方,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很多情侶比較適合去洱海拍照,不是太建議夏天去,感覺三四月份去,天比較藍,更能拍出那種意境。


至於麗江的話,也許只有瀘沽湖比較值得去了,不過比較遠,從城區去那邊一天兩趟車,上午和下午,比較折騰,因為比較遠,路不好走,瀘沽湖在四川和雲南的交界,門票100元左右,據說四川那邊80元,在裡面住在摩梭人的客棧裡,也算比較熱情。去瀘沽湖一定要租電動車,環著瀘沽湖轉一圈。至於麗江古城,拉市海、玉龍雪山就不怎麼建議去了。



從麗江去香格里拉只能從城區坐大巴去,沒有火車,有高原反應的要注意。香格里拉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深林公園名為普達措森林公園,在迪慶州,一個人煙稀少的城市,基本都是藏族人,開酒店的也都是外地人居多。去香格里拉一定要在6六月份去 比較合適,因為花開了。但是門票並不便宜,三百多包含觀光車費,其實真正玩的時間和景點不多,並不怎麼覺得划算。

至於昆明,確實沒什麼好玩的,也就一個滇池,而且特別的髒!!昆明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比較在髒亂,還不如大理和玉溪,所以交通好一些。但是人文素質真的差,雲南少數民族也算比較熱情。昆明大多作為中轉站,要說玩的地方,真沒什麼好玩的地方,吳三桂故居這些基本沒什麼看頭。


驢品遊


相對於雲南其他城市,昆明可能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就是雲南的省會而已,它的知名度甚至還比不上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地方。

從雲南省的版圖上看,昆明基本是雲南其他旅遊目的地的中心點,交通發達,很多人把昆明僅僅當成是一箇中轉城市。

再者,相對於雲南其他城市,昆明本身可能特點不夠鮮明。雲南本身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大理是白族的聚集地,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常年氣候溫和,以秀麗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聞名於世,大理的蝴蝶泉、洱海、 崇聖寺三塔等都非常有名。

而麗江是一個納西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麗江古城內小橋流水,兩旁民居建築佈局錯落有致,既有高原水城風貌,又有南方水鄉韻味,被稱為豔遇之都,而且很多人的打卡聖地。西雙版納有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每年的傣族潑水節更是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往。羅平每年春季的油菜花海也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

但其實,昆明也是有挺多不錯的旅遊景點。比如說:滇池,昆明簡稱“滇”也是來源於此,周圍景色絕美。昆明翠湖公園,素以“翠堤春曉”聞名四方,被譽為鑲嵌在昆明城的“綠寶石”。石林風景區,在世界地質界享有盛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還有東川紅土地,居高俯瞰,各種顏色呈現眼前,如一塊被打翻的巨大調色板。這幾個都是來昆明不可錯過的。

旅遊這種事說到底還是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喜好的東西都不一樣,想去哪就去哪,跟隨自己的內心走就是了。


冷杉貓旅行


雲南都美,旅行需要對當地有所瞭解!感覺很多朋友並沒有發現昆明的美,現在我個昆明人來給大家推薦一些昆明真正的好地方(照片都是自己和同學平常拍的)!春城四季飛花、環滇池溼地+斗南花都、轎子雪山昆明人的嬌傲、大觀樓碧水藍天看樓看天戲鷗、小米軌鐵路昆明的小休閒、晚來的冬賞秋色的葉、只能發9張圖。……1圖米軌,2、3圖轎子雪山,4圖大觀樓,5圖海東溼地,6圖昆明植物園,7圖沙朗白族鄉夜空,8圖冬葉,9圖斗南溼地……可惜沒有去過紅土,昆明景點分佈散,說實話以昆明市800多萬人的數量,這些地方還真不夠,遊客少點也好不擠,但說沒有好景點就無知了!大多遊客去的地方只是昆明人跳廣場舞。











庭園深處519


樓主這個問題不是很準確,首先,來雲南旅遊,絕大部分的遊客都要經過昆明,所以在到昆明旅遊的人少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第二,昆明的景點遊客的數量絕對是個龐大的數字,我沒去查具體的,但說一下我猜的理由,所有省外團隊遊客在昆明,石林是必去的景點,民族村和世博園可能會選擇一個。雲南旅遊還是以團隊遊為主,因此這是第二個樓主說到昆明旅遊的人少不成立的理由。

作為一個在雲南生活了10年的外省人對樓主問題的分析。樓主想問的應該是,為什麼雲南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對遊客的吸引力那麼大,而昆明好像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目標景點?這種感覺是對的,麗江大理西雙版納這些地方是旅遊目的地,遊客到了這裡就能夠看到風景,感受到民俗,體會到旅行費用的價值。雲南旅遊的絕大部分景區是以風光、自然景觀或民俗為賣點的,比如麗江的玉龍雪山、麗江古城,大理的蒼山洱海、大理古城,騰衝的草海、火山、和順古鎮,版納的熱帶雨林野象谷和神秘傣族姑娘。這些能抓住遊客眼球的風景和民俗不可能保留在城市化進程比較快的都市,只可能在小城小鎮,因此這些地方就有了天然優勢。昆明是雲南省會,人口多,水源要求高,註定周邊不可能有玉龍、蒼山那樣的美景,更多的是人文建築,只有石林、西山、滇池這樣的景區全是比較拿的出手。石林是比較受認可的,畢竟有著國內獨一無二的名頭,但是西山和滇池就各花入各眼了,畢竟沒有什麼唯一性,人文建築都是些園子,我覺得實在是拿不出手。因此就景點景色來說,昆明確實不如省內其他城市。但昆明天氣好,溫度怡人。其他城市多少都會有不如意的季節。因此昆明作為中轉站,以接待遊客為主,打造旅遊消費地,景區城市打造觀光目的地,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