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官至內閣首輔,去世後靈柩4個城門同出殯,墓地村子改名閣老墳


河南省新鄭市區北部有一個叫做“閣老墳”的村子,村西北約300米處的鄭韓故城牆下是“高拱墓”。高拱,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明朝中期內閣首輔,人稱“高閣老”,萬曆六年去世後葬在這個原名“馮新莊”的村子北面。圖為2015年初拍攝的高拱墓,現在不知是否有了新的變化。

高拱是新鄭的一位歷史名人,祖籍山西洪洞,先祖為避元末亂遷徙新鄭高老莊村。他出身官宦世家,於正德十二年進士明嘉靖七年(1528年)中舉,四十五年,進兼文淵閣大學士,參與機務。穆宗即位,進少保兼太子太保。隆慶三年任內閣兼吏部事。高拱慨然以天下為己任,選賢任能,大力改革吏治,力掃腐敗,整頓邊防,培養將才,抗擊外敵,為國多所建樹。隆慶六年(1572年)被逐去官歸裡。萬曆六年(1578年)抑鬱病死,享年67歲。

據說,高拱在新鄭去世之後,曾在新鄭的老城舉辦了規模宏大的葬禮。當時,高拱的靈柩從四個城門同時出殯,東面靈柩進了高拱的老家高老莊的祖墳,西面的是空靈,沒有出城,南面出城的靈柩埋葬在了今新鄭的梨河鎮,北面的靈柩埋葬在閣老墳村。圖為高拱墓附近蔣姓人的墓碑,據說是蔣姓人把墓地選擇這裡是因為仰慕高拱墓地的風水。


據清乾隆42年《新鄭縣誌》:明萬曆6年高拱病死,葬於新鄭縣城北部閣老墳村北,原墓地南北250米,東西150米,從南北依次石碑坊、拱形大門、二門、通道、大殿、左右廂房,通道兩側立有石像生,後因年久,展經戰火,建築及其它設施漸敗倒塌,建國初年僅存石刻和古柏。58年“大躍進”時,古柏被砍一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得到妥善保護。2008年6月16日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圖為高拱墓附近蔣姓人的墓碑。

高拱埋在馮新莊後,當地百姓都很敬仰 ,紛紛遷來這裡定居。村子越來越大,村民就以閣老墳為村名,原來的“馮新莊”就變成了“閣老墳村”,一代代沿襲了下來。網絡顯示,附近人也稱該村為“高老莊”。圖為高拱墓附近鄭韓故城的凌陰遺址。

高拱熟習政體,負經濟之才,居首輔善於籌邊、課吏、用人,政績卓然。高拱墓,對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史具有重要的價值。圖為從衛星地圖上看,高拱墓與黃帝故里景區的位置關係。【《瑞視覺》原創文圖,歡迎收藏、轉發、分享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