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土,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墳丘、墳堆,指的是人死後埋在土裡之後,在上面又堆起的小土包,一來起到保護墓室的作用,二來能標明墓地位置的作用。 在遠古時期,人們實行的是“不封不樹”,在《周易·繫辭下》中就是這樣描述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葬,葬之中野,不封不樹。”
不封,說的就是在下葬完死者後,只是進行了填埋,在地表上面並不堆土;不樹,指的就是不在墓葬上面樹立什麼標誌。 這種情況在黃河流域一直持續到了春秋晚期,才因孔子而發生了改變。
當孔子把他的父母合葬在一起的時候,就說:“古也墓而不墳”。 但是,由於孔子要東奔西走,四處講學,他擔心自己多年以後回家鄉祭拜父母的時候,找不到父母的墳墓,為了識別,他“封之,崇四尺”,於是,孔子便專門在父母的墓地上面築起了四尺高的墳丘。
由此到戰國時代,在墓葬上堆土造墳丘,慢慢地演變成了一種風俗,甚至發展成為對一些地位尊貴死者的一種“禮遇”。
封土發展到秦漢時期,由於開始有至高無上的“皇帝”,封土又變成了帝王陵墓的專用詞,普通老百姓的墳墓不能叫封土了,而帝王的墓地更有了專用詞——“陵”,比如秦陵、茂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