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在新冠疫情發生後,不僅要從科學方面去研究疫情,同樣需要對人口產業結構進行研究。“切斷傳染源,這對於人口產業集中的地方難度大。”

城市很美,不過背後也有很問題被忽略;哪些隱藏的問題,或許在疫情後,我們才會得到一些反思。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新餘是江西最小的地級市,有3000多平方公里,100多萬人口,2019年人均GDP在全省11個地級市中繼續保持第二。新餘只有100多萬人,但是確診病例卻有130例,確診病例比南昌市少位居第二,不過人均比例是全省第一。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就拿上饒來說,有600多萬人口,確診病例也只有123例。筆者認為,疫情風險等級不能只看確診病例的數量,還需要看人均。“GDP產值少的新餘市,一直以人均GDP高自詡,在疫情防控方面,同樣要用人均比例去衡量疫情,精準施策效率高。”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圖:新餘工業

江西有一個縣比較冤,就是鄱陽縣,有160多萬人口,鄱陽縣的人口高過江西很多地級市,比如新餘、鷹潭和景德鎮。鄱陽縣只有61個確診病例,早就被列為疫情高風險的縣,雖然數量多,但是病例人均比例並不是很高。“通過數量去研判不夠精準,九江和景德鎮市防疫部門,一開始鄱陽和武漢一樣對待,不允許鄱陽人進城。”

很少人去關心新餘疫情,因為新餘城市化建設不錯,城市景觀很美,還有仙女湖。有誰去想過新餘的鋼鐵產業?新餘的工業城市化是合理?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其實,江西疫情風險等級高的是新餘市,更加具體的是渝水區,有94例。渝水區才多少人?80來萬人,人口不到鄱陽縣一般,但是確診病例卻比鄱陽縣(61例)多了33例。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新餘對外宣稱,工業化率達51.3%,城市化率達56.6%,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新能源科技城。”新餘工業、城市化太高了。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當大部分的人口和產業集中在一起,就會對自然造成很大的壓力。江西確診病例有935例,其中南昌市230例、九江市118例、景德鎮市6例、萍鄉市33例、新餘市130例、鷹潭市18例、贛州市76例、宜春市106例、上饒市123例、吉安市22例、撫州市72例、贛江新區1例。新餘就不要拿人均GDP說事情了!

江西新餘人均GDP第二,病例人均比例第一,是工業城鎮化太高?


新餘市的人均GDP似乎和病例的人均佔比吻合!莫言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譬如房子是蓋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房子蓋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們要讓人們記起來,在人類沒有發明空調之前,熱死的人並不比現在多。在人類沒有發明電燈前,近視眼遠比現在少。在沒有電視前,人們的業餘時間照樣很豐富。有了網絡後,人們的頭腦裡並沒有比從前儲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沒有網絡前,傻瓜似乎比現在少。

不要以經濟好沾沾自喜,要看看我們的居住環境——是不是有在豬籠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