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 古人三餐都吃些什麼東西

古人的三餐吃什麼,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很多電視劇中,古代人大擺筵席,什麼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生鮮時蔬,應有盡有,其實這是完全不對的,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我們常吃的番茄,土豆,茄子,青菜,蘿蔔,黃瓜,這些蔬菜根本就沒有。

<center>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 古人三餐都吃些什麼東西
/<center>

  在商周時期,那個時候的食物雖然純天然,但是製作提取工藝非常粗糙,也沒有所謂的烹飪手法,完全不存在美食,更正確的說法是把食物想方設法的做熟,填飽肚子就可以了。商周食的蔬菜只有葵菜,芥菜,竹筍等。這些蔬菜現在大多不常見了,幾乎成了野菜,而且在那個時候基本沒有調味品,就連鹽也是很難得的貴重物品,做飯的時候全是把集中到的野菜一鍋亂燉,味道是 ,不僅稠乎乎的還有野菜的苦味,而且平民百姓根本吃不到鹹味兒。商周時期的水果也是很少的,除了棗,梅子等野生品種的水果基本上就沒有別的了,這些水果的味道自然沒有人工培育的好,口感酸澀,人們一般不喜歡吃水果,所以有了食不果腹的 ,可見人們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之下才會去吃水果。

<center>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 古人三餐都吃些什麼東西/<center>

  到了秦朝的時候,在吃上比之前講究了不少,但食物還遠遠達不到好吃兩個字,主食是豆子,那個時候開始有了鍋,不過有了鍋並不意味著會炒菜,人們做菜的方式還是用水煮,好的是調料多了蔥姜。而 的時候就比較幸福了,在這裡我們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 , 給大家帶來了葡萄,石榴,大蒜等植物,但由於引進時間太短,所以即使是貴族也難以天天吃上,而且那個時候鹽對於平民百姓來說也是超級奢侈的東西。到了 的時候,如果你是貴族階級,大概就能接近於現在我們的粗茶淡飯這個水準了,隨著小麥研磨技術的發展,已經逐漸出現了現代的麵條的雛形。

<center>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 古人三餐都吃些什麼東西/<center>

  到唐代燒餅也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但無論是麵條還是燒餅,口感都是非常粗糙的,更不要提什麼作料,而平民也就只能吃點豆子和野菜。到了唐朝的中期隨著商業的興盛,茶和葡萄酒才被引進,流傳於上層社會當中。 出現了我們現在經常吃到的醬油,調味品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的蔬菜比商周秦漢的蔬菜豐富了不少,有蘿蔔,菠菜,黃瓜,茄子,冬瓜等等,還有新鮮的野生菌菇,水果有石榴,香蕉,橘子,蘋果等等。我國 的杏,梅子,李子也很流行,因為那個時候白糖已經普及了,在烹飪技術上,宋朝也有了改進,炒菜,油炸,糕點也都陸陸續續的出現了,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 十分發達,人們也逐漸的產生了消費意識,加之 的發明,農業知識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把食物做得更好吃,而不是如何填飽肚子,可以說宋代的飲食已經能夠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但是從好吃二字上來說,和現代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center>古代的水果蔬菜少的可憐 古人三餐都吃些什麼東西/<center>

  我們現在常說的五味在宋代已經有了四種味道,就差一個辣味兒,而辣椒是到了 才傳入我國,所以說在明代之前,中國人根本不知道辣味是什麼。 時期的蔬菜這個時候就更加豐富了,辣椒也來到了中原,開始的時候辣椒是用來觀賞的,後來才發展成為食用蔬菜,這個時候西紅柿,番薯,幹木瓜,西瓜也傳入了我國,但這些食材依舊昂貴,除非你是貴族,普通人很難吃到。而到了 的時候,像洋白菜,洋蔥也傳入了我國,所以說直到清朝,我們現在在餐桌上見到的蔬菜才算是大部分齊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