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管仲因為輔助齊桓公完成了春秋霸業而名垂青史,他創造了太多改變中國歷史的制度,如注重宏觀調控,提倡重民思想,首創了“女閭三百”,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等等,在今天北京的中華世紀壇上做了中國歷史上40位文化名人的塑像,其中第一位的就是管仲。可見他的地位,對後人的影響有多麼大。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

但正所謂出名的人的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管仲也不例外。管仲小時候,隨著父親的早亡,家裡日漸貧困,後來只得和自己的老母親相依為命,度日艱難。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管仲紀念館

鮑叔牙是齊桓公繼位之前做公子時候的老師,由於幫助了齊桓公奪取了君位而名聲大振,其實鮑叔牙最偉大的地方是和管仲的友情。和管仲不同的是,鮑叔牙家條件一直比較好。

管仲小時候也不會幹啥,自己要生存,還要養活老孃,咋辦呢?先想辦法經商看看,和姜子牙的想法、經歷差不多。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鮑叔牙

管仲最早是在河南南陽做買賣,碰巧的是,鮑叔牙也在這裡做買賣,他們兩個人挨著,然後就認識了。只不過管仲做買賣是為了謀生,而鮑叔牙就是做著玩,為了鍛鍊自己吧。鮑叔牙果然是小時候生活不錯,心態比較好,看到管仲可憐兮兮的樣子,也不太會做生意,總是賠錢,於是就表示願意和管仲合夥做生意。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管仲和鮑叔牙

當然,鮑叔牙有錢,所以他投入的資金多,管仲窮,投入的少,但奇怪的是,雖然他們在一起做生意,鮑叔牙付出的多,但如果掙錢了,管仲分的多,鮑叔牙分的少,如果賠錢的,都算鮑叔牙的,和管仲無關。管仲可真是遇見了貴人,鮑叔牙是不是傻了呢?鮑叔牙的朋友都看不過去了,覺得管仲厚顏無恥,可是鮑叔牙卻解釋為:“你們懂什麼啊?人家家裡有老母親要養活,家境不好,多麼孝順啊,而我家呢,條件不錯,父母健在,怎麼都比他強,何必為了這事斤斤計較呢!”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管鮑分金亭

雖然如此,可總這麼做生意,也不是辦法,不過他們倆確實通過這個事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他們不做生意了,為了歷練自己,去當兵了。在戰場上,管仲更是很小市民,衝鋒的時候,鮑叔牙在前,管仲在後,逃跑的時候,管仲跑得比誰都快,根本不管平時對自己很夠意思的鮑叔牙。很多人都說管仲貪生怕死,大難臨頭不管親友,誰和他做朋友誰倒黴。鮑叔牙聽了,又不高興了,和那些人又說了老一套話:“管仲人家有老母要養活,他死了,母親怎麼辦啊?而且人家有勇氣來參軍就不容易了,你們不要那麼說他”。管仲因此更加感激鮑叔牙了!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此後他們倆形影不離一起做事,鮑叔牙每次幫管仲辦事,都辦的很明白,但反過來,如果是管仲幫鮑叔牙辦事,沒有一個事情不辦砸的!可每次鮑叔牙都不怨恨管仲。鮑叔牙的朋友都認為,鮑叔牙交了管仲這個朋友真是糊塗了!可鮑叔牙就堅持認為,這樣的人,以後一定會做大事,且肯定能讓大家刮目相看。

鮑叔牙處處為管仲考慮,後來管仲也發表了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兩個人在你來我往的生活中,建立了巨大的友誼。從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人的成功固然看自己的努力,但有個好的機遇,遇見知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上“管鮑之交”的典故還是要從“管鮑分金”開始講起……

在經歷了一番歷練之後,兩個人也都基本成熟了,所以後來他們就開始找官做,最終來到了齊國,也就是管仲和鮑叔牙事業騰飛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