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教育將走向何方?

劉洪堂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在不同的時間段,教育因何而存在?它的目的是什麼?實現了什麼價值?

說實話,我本身的職業並不是從事教育工作的,選擇頭條認證興趣的時候我篩選了許久,最終選擇了教育領域,這又是為什麼?不是因為我對這個領域非常的熟悉,也不是為了拓展自己的副業之類,而是我認為,教育不就是一種傳承嗎?將上一代的經驗和智慧傳承給下一代,薪火相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教育不就是因為看見了芸芸眾生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去總結、思考,找到方法並傳道授業嗎?教育不就是按照人類社會的發展結果和需求來推動社會不斷髮展,去進行自我進化的手段嗎?

教育從誕生起,一直存在,也一直在改變。

教育方法的進化:我們一直都知道因材施教,也一直在吶喊,但這一切好像與我們想要的還很遠。但雛形有了,成型也就不遠了!

教育工具的進化:書、本、筆、墨到粉筆、教鞭、幻燈片,再到現在的電子數碼5G,工具一直在發生變化,或許有一天,已有的知識可以直接輸入記憶中,教育的作用將更進一步升級轉化,從獲取已有到開發未知。

教育需求的變化:從認字、掃盲、提升文化水平到開發潛能、塑造人才精英,從尋找人才到計劃人才。

教育目標的變化:在校的學生需要教育,上班的白領需要教育、工廠的工人需要教育、講課的老師需要教育、迷途的羔羊需要教育、政府的官員需要教育……甚至,這個社會,這個世界都需要教育。


再說到教育的未來發展,我認為只要我們堅持中國夢,堅守民族的初心,最先進的教育方式和體制應該就實現在中國的未來!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讓浮躁的心靜下來,歡迎交流——安心明


安心明


我是一名教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曾經我看過一本書,上面總結出了6個未來教育的趨勢,我非常認同這一點。下面我分別介紹一下。

1、未來的學校將成為學生學習的中心。網絡學習和學校學習成為一體化,學校將對線上和線下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

2、沒有固定的開學和畢業時間。例如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學生的開學一直無法確定。而未來的教育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隨時選擇學習時間。

3、學生學習的時間很彈性化。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在學習中心選擇主科大類和選修課。只要達到一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學習中心24小時開放,學生隨時可以學習。

4、教師的來源多樣化。未來教師不再全部是事業編制,可以是自由職業者,或者由優秀教師組成課程公司,政府採購課程。

5、網絡學習非常重要。未來學生學習不僅在網上,互聯網也會更加社區化,線上線下的學習是相互結合的。

6、學習內容可以個性化、定製化。未來只要肯學習,網絡有很多的付費學習,每個人根據自身的需要來定製,而且學習是終身化的。

總之,這些教育方式,正在普及到每個人,相信未來,只要肯學習,可以是學無止境的。

你還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辛勤的園丁張


其實我們在這裡討論也都是吃飽了撐的,起不到什麼作用,只是想抒發一下自己的觀點,自己的認識吧。

前幾天因為關於教育的問題惹了一肚子氣,被有些人好頓噴。我也在懷疑教育制度有問題,可是有人把我噴了個狗血噴頭。

一個教育制度的存在,必然有他存在的道理。我們也不必要那麼垂頭喪氣。水到渠成,到了時間他自然就會改變。

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大家都知道,人口是以一個倒金字塔形再發展。

以後適齡兒童,適齡青年會越來越少的。

我自己主觀的認為。以後按照現在的社會發展速度,所有的人都會有上大學的機會,甚至會可能出現大學裡招不滿人的現象。

到那個時候,還用得著現在這樣削腦袋尖兒往前拱,拱那條唯一的路嗎?

更何況那也不是唯一的一條路呢!

現在的教育制度,暫時還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個社會還需要。

我們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可以討厭,甚至可以反對帶,誰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如果要想改變,就從我們自己做起。

不要老想著別人去改變。

把我們自己的觀念改變一下,一點一點,社會整體上就會自然改變了。



夕陽無限好3439


正好立哥撰寫了《未來教育可能的幾個變化》,從信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談了幾個觀點,在此一併分享給大家:


一是“學校平臺化”

當前,教育正成為科技和資本匯聚的領域。阿里巴巴接連創辦了湖畔大學、雲谷學校、西湖大學,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也在教育領域加大了投入。可以預見,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大企業的投入,將有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湧入教育領域,使傳統的學校教育面臨嚴峻挑戰,甚至可能出現“學校教育為輔、校外教育為主”的倒逼格局。這時,擺在學校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與外部優質教育資源結合,要麼抱團發展,這都將打破當前這種相對封閉的、自成體系的“小散亂”局面,形成“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平臺化格局。

(圖片來自雲谷學校網站)


二是“教師均衡化”。

智能時代下教師將由“主導教學”變成“輔導教學”,教師地位日益低下,甚至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立哥認為,恰恰相反,人工智能在為學生賦能的同時,也將為教師賦能。智能時代,教師將更加優秀,更能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引領者的作用,教師與學生平等學習,共同研究,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同時,教師在智能時代的平臺化學校上自由流動,教師之間的教學能力差距進一步縮小,基本教育差距逐步消除。

(圖片來自雲谷學校網站)


三是“學習個性化”。

“只要你想,你就能得到”,未來,皮格馬利翁效應將在未來每一個學生身上得到充分體現。智能時代,學生將擁有足夠多的優秀資源、得到更多的優秀指導,學生的學習或者說學習成績不再成為學生頭上的“緊箍咒”,其困難反而是如何能少學一點、精學一點,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發展道路——因為選擇實在是太多,而人的注意力和時間是有限的。





立哥繹教


應該重視學齡前的早期教育,開發兒童智力發育,培訓家長,在體育運動中增強孩子的能力,強健體魄,左右腦開發,狼性教育,使我們的民族有知識有血性,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頂峰。

加強黨的領導放在首位,重視區域協調,規劃就近連片設置,真正使全體人民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公平公正的教育,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對各級領導教育考該,對教師進行德智錄用,進行政治考核,真正使人中龍風投入到教育行業,同時提高薪資待遇水平,使收入高於其他行業,真正讓我們的教育是園丁的教育,教師隊伍是人中模範。

小學階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英雄主義培養,德智體同等考評,防止辛辛苦苦的培養沒有信仰,強大的政府投入卻有漢奸渣子橫行,真正的使我們的少年變強,則中國一定齊心協力強盛。

在應試教育學院中,設立各種專業實驗室,大學課程應實現動手動腦能力的常態化,嚴格考勤管理,使學生三分之二時間用以學習技能操作,杜絕大學鬆散無作為的問題,真正的使我們的大學生拿起書本能講課,拿到工具能上崗上線,迅速成為有用的人才,真正的使國家能人輩出,厚積薄發,工匠溢流,那麼祖國一定是一個堅實有力的偉大國家,一個世界敬仰的偉大民族。


樊師農技


朱永新教授2019年出版過一本書:《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在這本書中,朱永新認為,未來的學習中心,沒有固定的教室,每個房間都需要預約;沒有以“校長室”“行政樓”為中心的領導機構,表面上看,可能有點像今天北上廣的創業孵化器;它可以在社區,也可以在大學校園,甚至在培訓機構。未來的學習中心,沒有統一的教材,全天候開放,沒有周末、寒暑假,沒有上學、放學的時間,也沒有學制。未來的學習中心,教師是自主學習的指導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師將變成自由職業者。

作家梁曉聲對這本書有比較高的評價:“《未來學校》不僅僅是關於教育將來會怎樣的預見之書、暢想之書。書中就如何將因材施教做得更好、更有效而闡述的種種方法,必將會對當下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與學兩個向度,產生旨在改變思維模式的深遠影響!”

建議讀一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您更好的預見未來的教育。


納川課堂


以往學校是一個實體,有老師、有教室、有校園,可是所謂的“智慧校園”產品一旦大規模展開(如同如今的微信、支付寶一樣),當5年、10年後,智慧校園成為了現實,那麼傳統的學校、老師都將被迫去做改變。作為學校管理者,你需要思考如何讓實體學校發揮它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功能,比如人際的交往、互動,比如校園環境、比如校園文化如果規劃,能夠留得住老師、吸引住孩子;作為老師,你必須懂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各類應用,你必須懂得如何運用大數據來做教學、教研分析和課程定製化,如何通過電子書包這一類的虛擬空間做課前導學、作業發佈、家訪、與學生互動、答疑、課後輔導等;以及培養自身引導孩子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創新的能力。而擺在孩子面前的,要麼是虛擬的網校、網上課堂,要麼是實體的教室裡出現了一系列多媒體設備:智能錄播設備、攝像機、攝像頭交互式電子白板、平板電腦等,學生不再是一排排坐在教室裡,等著老師說、然後做筆記,而是通過平板電腦去及時互動、小組討論、小組科研。


鑫隨筆動


您好,我是教育從業者。我來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未來的教育,首先要了解教育分為廣義的教育和狹義教育之稱。

1.廣義的教育未來

終身教育成為可能,

三人行必要我師,

知識付費,

職業教育

意見領袖

以及精神信仰都是影響人的成長和文明的進步

2.狹義的教育(學校教育)

信息化,AR,AI等技術手段改變教育嗎模式

校園更加去圍牆化

學校越來越小

教室班容變小

中高考競爭壓力更大

文藝和藝術類更加普遍

素質類越來越重視

健身的成為風氣,

大學越來越開放



小數屋


其實,我特別想說,未來教育的方面是素質教育,適應社會的教育,會生活的教育。這其實不是哪一學科可以獨立完成的。現在互聯網發展的高速期,人工智能越來越普遍,未來孩子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呢?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下,孩子又該具備什麼樣的技能和素質呢?這就是教育的最終走向。

教育家陶行之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我們不是為了教育而教育,而是為了讓人能夠更好的生活而教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個體具備健康生活的能力。

未來的社會,我們究竟該教給孩子什麼呢?反過來,未來什麼樣的人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呢?

1、良好的身體素質:無論什麼時候,身體都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再多的知識和技能都只是空中樓閣;

2、彈性的學習能力:知識更新迭代,現在學的,未來肯定是需要升級和調整的。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讓你無論面對什麼事物時都可以。人際交往,知識技能 ,新的交通工具,都是需要學習的。

3、健康的心理:心理因素影響身體,更影響人的表現。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順境時不張揚,逆境時不放棄,調整心態,適應當下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時候,我們改變不了大環境,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讓大環境和小的我們達到平衡。

我是愛念叨的吳大娘,想說的,要聽的,歡迎來瞅瞅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作為一個教師,面對當今的教育現狀,非常不滿意,分析評論教育改革的失敗說多了,針對這個話題,不再贅述。只一句話,如果照此延續下去,對未來憂心忡忡。

看看當下,呼籲必須大刀闊斧改革。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展望未來,我認為中國的教育走向必須是

取締私立幼兒園,擴大並辦好公立幼兒園,實行免費上園。

小學至中學為基礎教育,全國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尤其是當下應試教育必須徹底改革,我不是叫素質教育,我設想未來的基礎教育階段全面實行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側重培養創新型人才。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及全球化的科技競爭。立於不敗之地。

高等教育,我建議取消高考,普及大學。變現在著重培養就業型人才為著重培養科研創新型人才。必然嚴把畢業關!而不是現在普遍存在混文憑急就業的現象。

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冷靜,理性思考後的一,二點膚淺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