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今天,2020年3月8日,馬航MH370失聯六週年了。


2014年3月8日,一架從馬來西亞飛往北京的航班MH370消失了。它的最後座標定格於北緯6°56' 12"、東經103°35' 6",至今仍未被找到。


六年後的今天,它依然未能抵達終點。似乎,地球公轉六圈,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六年間,物是人非,他們還能找到回家的路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對MH370的關注也逐漸降低,然而,對於飛機上239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的家屬來說,希望永遠在。


MH370乘客親屬“現在的現在先生”在微博上寫道:六年了,你變成一個星星的名字。好想念你、好多委屈想向你訴說、但你在哪裡、可曾聽到我的哭泣


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即使那希望如同一束微光,轉瞬即逝,但就是這微光,也足以支撐起他們的身軀,讓他們勇敢的活著,只為了尋找事實的真相。


貳 尋找


姜輝,是馬航中國家屬中的“帶頭大哥”,是家屬微信群的組織者,是應對媒體、向公眾發聲的那一個。


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很多家屬把他當成了主心骨,他也盡力為大家做一些事,同時,也是為了自己,因為,他還有一個身份,說起來讓人心酸:他是馬航MH370乘客的家屬。


他最愛的媽媽,因為乘坐了MH370飛機,準備從馬來西亞回北京,卻至今未歸。從此,他成了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失去了媽媽的呵護。


他曾是一家國企在北京辦事處的主任,年年獲得部門銷售第一。自從得知71歲的母親坐上了那架失聯飛機,他參與組建家屬委員會,網絡溝通群,聯絡國外的起訴和搜尋活動,生活重心由事業轉變為尋找母親的下落,直到一年後,他失去工作。


他說:母親出事後我才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當你意識到生命比你想象的短暫,你就會堅持做對的、值得的事,讓自己心裡舒服點。


在一次採訪中,他說:我不要帶著遺憾和疑問走完這一生,所以我會用餘下的時間去推動MH370的搜索和事件調查。


尋找,步履不停,這是他畢生的信念,是支撐他走下去的最大動力,為了愛他的媽媽,也為了許多和他一樣在苦苦尋找的人們。


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叄 等待


六年的時間,2000多個日日夜夜,讓等待變成了一種習慣,也讓絕望成了一種常態。


雖然,他們努力的在掙扎,試圖迴歸他們的其他身份:他們是父親,是母親,是丈夫,是妻子。但是,在每一個日出和日落,他們內心的痛苦,仍然在咬嗤著他們,將他們的心咬的千瘡百孔。


他們不會遺忘,因為遺忘,是一種背叛。


他們會假設他們還在,給他們的手機充話費,給他們的信用卡交年費,一遍又一遍的撥打他們打不通的電話。


絕望中又懷著希望。他們想:如果他們有一天想回家了,就隨時回來,家裡的一切都為你保留。


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有人勸他們,但是他們依然固執的要這麼做,似乎,這麼做,就能告訴自己:他們還在,只是迷路了。


有人勸他們要忘記過去,向前看,可是,他們直接就拒絕了:為什麼非得忘掉,難道就不能並存嗎?為什麼非得忘掉一個事情,再去開始新的一個事情?


那是我最愛的人啊,是流淌在我血液裡的親人啊,又怎能說忘就忘了呢?


《尋夢環遊記》裡有一句臺詞: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而是遺忘;我不會忘了你,因為我一直愛著你。


肆 絕望


其實,在一天又一天的焦慮中,他們也漸漸的想過:他們可能真的不在了,再也回不來了。


馬航MH370:如果有希望,我願意用一生等待

只是,他們拼命搖頭,不肯承認。


都說時間是世上最好的良藥,可以治癒一切傷口。


但,對於馬航MH370的家屬來說,不是。


時間,讓等待變成了絕望,絕望中又留有著希望。


於是,有的人得了抑鬱症,有的人患病離開了人世,只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都沒有閉上眼睛。


我的親人啊,你們在哪裡?


六年了,就算走的再慢,也應該走到家了。


你們知道嗎?家裡,依然在等你回來,希望有一天你像往常那樣,把行李一扔,哈哈一笑:媽,我回來了。



六年了,我們依然在等待,等你們回家。


終其一生,我們都會等,等這架飛機回來的1%的可能啊。


只是,你們要快一點啊,再晚了,我怕我等不到那一天了。


MH370,你聽到我們的呼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