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跟朋友聊天,說最近比較迷茫,不知道做什麼好?


其實,有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加重要。

既然迷茫,就是對未來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該往哪裡走,所以就會不知道要做什麼,就會產生莫名的焦慮和恐懼。


於是,有很多人,就會忙著做一些事情來掩蓋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這時候,還不如,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最需要的是什麼?對自己來一番整合。最近也是看了心理諮詢師風墟的一些分析,心中豁然開朗。

焦慮其實是內心的一種衝突,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分裂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就是貪圖享樂,就是隻顧眼下的感受,缺乏對未來的認知和分析;


“超我”就是社會標準和道德要求,所以,它總是和“自我”發生衝突;


“自我”就是對“本我”和“超我”的衝突達到和解。


迷茫的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所以,當一個人迷茫的時候,“超我”就會不斷地暗示自己趕緊做些什麼:如果自己一直這樣下去,可怎麼辦?未來的3年,5年,自己不就一無用處了?


“本我”就會跳出來說:哎呀,想那麼多做什麼?今朝有酒今朝醉,意外和明天,誰也無法預料,先享受當下再說。


“超我”就會不斷地反抗:享受什麼,現在都不努力,還有什麼資格談明天?


很多人就會聽從“超我”的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迷茫的時候,讓自己走在學習的路上來緩解焦慮,去讀書或者去健生等。


但往往是堅持了一星期,或者是3天, 5天,就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就會重新的焦慮和痛苦……


當然也有的人會選擇聽從“本我”:每天打遊戲,看電視,甚至賭博,這種情況往往會讓我們越來越墮落,覺得反正自己已經這樣了,就這樣繼續下去吧,慢慢的虛度光陰;


當習慣這種狀態的時候,即使有好機會來臨,自己可能也找不到最佳的狀態去迎接好運……


於是,兩者不斷的衝突,就會不斷地的痛苦,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學會獨處,學會給自己留一段空白,學會找到到“真我”,讓“本我”和“超我”協調一致。


但事實上,這種協調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就需要時間去釋放自己,反省自己,只有真正的做到“本我”和“超我”協調一致,自己整個人才會很溫暖很舒服。


比如,當“超我”不斷地說“快去做點什麼吧”,”本我又說“找自己喜歡的”,那麼兩者達成一致的最好做法就是,找一些自己喜歡的還有正能量的事情去做。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只有讓“本我”和“超我”達成一致,找到真正的“自我”,我們的潛能才會最大程度的激發出來。


迷茫的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首先要允許衝突的存在,接受衝突,要知道只有出現衝突,才會出現和解。


要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當你內心特別焦慮,特別衝突的時候,如果你選擇了:讀書,寫作,健身,唱歌


而且一個月之後,半年之後,或者一年,3年之後,你還是會讀書,寫作,健身,唱歌,那麼這時候的選擇就是內心和解之後的選擇,效果很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當我們焦慮,迷茫的時候,可以放任自己“什麼也不做”,無所事事一會,然後你的“超我”自然會推動自己去做一些事情,達到內心的一種充實狀態。


這個過程就是不斷修煉自己的過程,當自己一次次的協調,最後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並會產生前所未有的自信,也會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魅力。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看起來顏值一般,但是跟他們在一起感覺很舒服,所以他們的魅力往往是無人能敵的。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找到最好的自己,並做到最好的自己。

只有活出了自己,找到了自己,世界才能找到你。


-End-


❈ 作者:林之姝,自由撰稿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動,努力成為一個行走世界的美麗女子!關注公眾號:林之姝(LZS8606),用文字溫暖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