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巷社區:黨員志願者“多重身份”築牢疫情戰鬥堡壘

“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物資已經到了,裡面有購物小票,您可以核對,如果您還有什麼需求,記得隨時告訴我們。”“謝謝你們,這麼周到細緻的服務,我們還有什麼話說!”連日來,每當荊州市健康巷社區的黨員志願者下沉社區、服務居民時,總會上演這樣一段對話。



健康巷社區:黨員志願者“多重身份”築牢疫情戰鬥堡壘


治療一線在醫院,防控一線在社區。在全市疫情仍處於攻堅克難最吃緊的關鍵期,健康巷社區這群年齡不一、來自不同單位,卻有著共同信念的黨員志願者,勇挑重擔,以身作則,主動扛起了防控工作細緻到社區的責任。
2月16日,健康巷社區社區成立了以市農業局動植物檢測中心林洋為組長的疫情防控二組,主要負責社區第二片區184戶、一千多居民的防控值守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林洋帶領15名黨員志願者迅速進入滿負荷工作狀態,明確防控重點,從清晨到深夜全方位開展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與社區領導、網格員、物業人員一道,各盡其責,並肩戰鬥,配合防控指揮部,為小區居民健康和日常生活保障築起一道安全的“防火牆”。
率先垂範,當好社區巡查員
工作小組成立了由組長林洋、余文明、劉林利、羅長華4人組成的小區巡查宣傳隊,每日全天巡查。特別是組長林洋率先垂範,每晚都會提前謀劃好翌日的統籌分工,帶領組員協助物業人員,做好小區的消殺和防控宣傳工作。
由於該片區內的新生小區業主比較特殊,其中低保戶、殘疾人、獨居老人等困難人群較多,並且大部分人不會使用微信,有的老人甚至連電話都沒有。


針對這些特殊群體,林洋總是佩戴著紅袖標、揣著代購證,不厭其煩地騎著小摩托,來回穿梭在各個防疫超市、醫院、藥店等場所,為困難群體購買生活必需品、藥品等物資,讓他們享受到“足不出戶,坐等收貨”的服務,消除他們因管控帶來的不安情緒。
方便居民,當好社區採購員
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後,給小區居民採購物資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陳濤、沈立偉兩位黨員主動請纓,充當居民的統計員和採購員。
這是件繁瑣而又要求特別細緻的工作,陳濤、沈立偉從沒有一聲怨言,迅速建立起物資採購微信群,挨家挨戶走訪,將他們拉進群裡。
目前,已有148戶入群,覆蓋兩個生活小區及周邊部分居民。對於那些特殊群體,盡力做到“來一戶,滿足一戶”,確保每位居民最基本的物資需求。
“20斤米、2壺油、8斤麵條、5斤土豆、1袋洗衣粉……”每天,他們都會認真地將居民所需要的物資詳細記錄,再拿著長長的清單前往附近的超市、藥店採買,並多次徒步奔走幾公里,為居民繳納水、電、天然氣等費用。


健康巷社區:黨員志願者“多重身份”築牢疫情戰鬥堡壘


入戶摸排,當好社區調查員
根據防控需要,工作小組嚴格落實社區“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對片區居民進行了第三次入戶排查。
第二片區共10個單元樓棟,所有小組成員分組落實到每個門棟,全力開展疫情排查工作,重點對小區入戶居民個人信息、家庭成員、體溫狀況、近期是否出行外地以及是否與武漢人員有密切接觸等情況進行統計,建立摸排臺賬。
同時,大家每天分兩次對自己所包樓棟的居民進行體溫監測,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社區。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周綱在參加所在單位的24小時帶班工作後,顧不上休息和飯點,加班加點的保證了任務按時完成,以細緻入微的工作作風,當好社區防疫工作調查員。
嚴字當頭,當好社區守門員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的決勝時期,社區卡口執勤檢查工作量是越來越大,但是這並沒有阻礙劉堃、陳霓、魯青、陳焰等10位同志堅守的信念。
他們嚴格執行社區值守的相關規定,對需日常返崗上班的居民實行備案登記,對特殊情況的及時與社區溝通確認後再予以放行,並做好來回體溫檢測,對違反規定要求的,一律禁止出入。


其中還有不少志願者身兼三崗,在下沉社區的同時,又要兼顧單位值班和管理工作,是平時工作量的幾倍,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彰顯了黨員幹部的政治本色。
不論年齡,不論職數,不計付出,但行前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廣大黨員志願者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表達同舟共濟、共克時限的信心和決心,共同守護著健康巷社區,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必勝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