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二十四孝圖是中國古代及其出名的關於品德教育的題材,深受明清兩代的統治者及知識分子所推崇,然而到了近代,魯迅先生卻對此棄之如弊呢?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二十四孝圖,是由中國古代的二十四個關於“孝道”的故事所組成,從行為的層面對於“孝道”以褒獎。

而魯迅先生卻在其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對此挖苦諷刺,稱其為封建統治的糟粕,充滿了殘暴與虛偽,還以“孝道”作為粉飾。

而魯迅先生尤為覺得不屑可能就是“郭巨埋兒”和“臥冰求鯉”兩個故事。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一個是為了侍奉自己的母親而差點有意識的埋掉自己的兒子,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另一個則是為了在冬天想要母親喝一碗魚湯,用自己的體溫想要將湖面上的冰融化的故事。

咋一看,確實沒有覺得有問題,但是仔細一想,卻深深的覺得,魯迅先生講的太對了,真的是細思極恐。

因為魯迅先生曾經留學日本,學習了很多的,西方的知識。然後通過對比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發現,中西方在於關於人性道德的研究,封建時期的中國,完全是處於一種純意識流的前提下來進行申論,而不討論關於道德的邏輯,只講求寓意深遠,而不考慮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用一句詩來形容,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而西方對於此類問題,則恰恰相反,如果想要對事物進行一個教育或者寓意,必然是先推敲其表象故事的邏輯性,首先是這個事情在邏輯上是推敲的通,然後從一個有邏輯的事件本身,去講述所蘊含的內在的教育意義,我們可以近似的理解為唯物主義。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之後,現實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已經側面的印證,實踐才能檢驗整理,而無法實踐的事物,是不具備任何討論意義的,更別說來寓意某種道德,因為不可實踐,那麼就不具備,可模仿性,換言之,就不存在推而廣之學習的道理。

就如魯迅先生,所排斥的這個兩個故事,為了讓母親吃的好一點,如果用現代人的思維,那麼最應該做的事情,是努力的工作然後來改變自身的家庭和經濟環境,而不是想到,甚至用埋掉兒子這種做法來侍奉母親,表面上是為了向母親盡孝道,然而,扼殺兒子這個事情,又怎樣去評判呢?

故事的結尾,用一種神話首尾,從而避免了慘劇,但是如果放到現實世界,會怎樣?現實世界,不會因為你窮困,就有神仙來幫助。而這種神話式的皆大歡喜結尾,恰恰就是魯迅先生對此最不屑一顧的,一旦當事情發展不符合邏輯的時候,借用神話的方式來自圓其說。

同樣的,“臥冰求鯉”這個故事,為了母親可以在大冬天用體溫融化冰層來捉魚,有這個功夫,為何不用一些工具將冰鑿一個洞來捉魚?再者說,如果冰層很厚,體溫能將冰融化嘛?

這完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對於封建社會來說,統治者是最需要這種故事,人們需要相信孝道,因為國家就是一個大家庭,如果人人恪守孝道,那麼對於國家的忠誠度也是非常高,統治者對此樂見其成,哪怕是不符合邏輯的。

備受推崇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卻說是“糟粕”,看完你就明白了

“孝”之一字,貫穿古今,本身從來都是非常正確的概念,然後,為了表達“孝順”而強行的通過不符合邏輯的事件來標榜,而完全沒有任何推廣意義和價值,因為根本不具備可模仿和可操作性。

對於什麼道理,都是如此,符合邏輯不一定對,不符合邏輯,必然不對。

所以魯迅先生,對此棄之如敝履,還在自己的文章中進行諷刺。看完這兩張圖,你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