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關注城市秘密:拆開一座城,為你用解密的方式讀懂城市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全文5221字,閱讀約6分鐘

《城市秘密》特邀作者:莫小米特邀插畫家:鄭凱軍
插畫:青徵魚 / 設計:徐世明 攝影:子夷 / 編輯:大傾城、尤可


走在杭州某條馬路的十字路口,我們靜默思考幾分鐘,這裡新的建築在奮力生長,而曾經的古舊回憶已經黯然退場。在城市的俯仰之間,歲月蒼老,老杭州人的足跡從南宋皇城根兒走過湖濱、解放路,跨向更遠的杭州。你還有沒有這麼一抹回憶:那個時代,為了偷偷瞄一眼紅波無線電的紅衣女郎,裝著去店裡淘二極管;當時杭州潮人的標準是去“海豐吃蛋糕”、去太平洋看電影、去時美剪頭髮;去的第一家書店是解放路的新華書店,買的第一本書是《新華字典》……"城市秘密"今起推出“城市生活誌”,通過個人記憶還原城市現場,體驗城市立場,體現一座城在歷史各階段的風氣和風度。除了邀約之外,也歡迎網友投稿,稿酬從優。稿件可發送至[email protected],主題請寫上“城市生活誌”


第一篇文章來自知名作家、記者莫小米老師。上世紀70年代,二十歲的杭州“知青”莫小米,在延安路南頭的教育文化用品商店站櫃檯(你八成只知道前進文化用品商店,教育文化用品商店因消失得早,忘記的人也便多了)。這一站就是十年,青春痴付,回憶閃亮。三尺櫃檯,萬千人生,莫老師筆下往事如生,惟妙惟肖;秘密在心,不吐不快。這家商店現在已成為綠地,也許某天你再經過那裡,偶爾流連一下,還能感受到城市記憶留下的餘溫,那是我的城啊,那裡有我的青春。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現在的延安路和解放路交叉口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我搜索“教育文化用品商店”,沒有一條結果。這家地處延安路和解放街交叉口、地段黃金到無以復加的零售商店,已被城市的記憶抹平。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湖濱路舊影


20到30歲,我在這家商店站了10年櫃檯。時值20世紀70年代。


對於這條南起河坊街(94年後擴建至此)、北至體育場路的延安路(我幼時叫延齡路,因正對杭州清旗營延齡門而得名),資料上有對上世紀20年代的描述,列舉“國貨陳列館”、“杭州酒家”、“小呂宋”、“西湖共舞臺”、“聯華影戲院”等,亦有對上世紀90年代的描述,列舉“杭州百大”、“杭州大廈”、“國際大廈”等,中間卻有一段空白,作為親歷者,我的零星記憶或可稍作填補。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20年代,浙江省國貨陳列館勸工場。1950年5月,以國貨陳列館為基礎,中國百貨公司浙江省公司第一門市部成立(即現解百)。


教育文化用品商店,隸屬杭州市第一商業局文化片。全民所有制——這太重要了,沒有這個屬性,後來杭州日報招聘時我就沒有了應聘資格,這似乎是當時改變我命運的唯一機會。


老三屆“知青”百分百下了農村,杭城零售商店的店員大多是建國前留用人員,已近退休,缺口巨大。其時我在蕭山樂園公社插隊三年整,杭州市一商局、二商局聯合來招人,我被選中,此幸運一;幸運二,就是被隨機分到了一商局。一商局下轄百貨店、棉布店、文具店、鐘錶店、無線電店等……二商局下面全是吃的,煙糖店、水產店、醬酒店……最高級的數海豐西餐廳,長的最好看的女同學分到了那兒。在匱乏時期,吃的店其實相當風光,問題在於,二商局多數為集體所有制,而一商局全民所有制較多。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很多老杭州人心裡的白月光-海豐西餐廳 / ©️城秘插畫


文化片下轄十多家零售店,以文具店為多,教育文具店順著延安路往北走,在平海街口有前進文具店,沿著解放街朝東走,在中山中路口有新文化文具店,都是絕好地段。另外有紅光棋店、體育用品店,中華老字號邵芝巖筆莊等。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文具店位置示意圖 / ©️城秘插畫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當年文具店現在大概的位置


商店經理朱師傅把我從文化片革委會主任手裡領回去,師傅們熱情歡迎,20幾個營業員,都是我的父母輩年紀,封我為“獨養女兒”。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教育文化用品商店,是延安路口轉角的第一家,坐西朝東,三開間。我當學徒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排門。瘦高的窄條排門,總有20幾塊,早上開門卸下,打烊時按編號一塊塊背出來,對準上方軌槽,猛力一舉,落入下面的軌槽,一塊塊依次搡緊,是個既需要技術又需要力氣的活。商店營業十多小時,分兩班人馬,晚班總是要安排幾個男師傅,要全是女營業員,是甭想把排門上好的。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知名插圖連環畫家鄭凱軍先生為文章傾情配圖:上排門。門前好大一棵梧桐樹呢。


店裡的櫃檯擺放我今天還記得清楚。靠牆三個邊櫃,右側為紙張櫃,左側為辦公用品櫃,裡側是測繪櫃。環形中島,為打通的紙製品櫃和鋼筆櫃。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文具店內擺設示意圖 / ©️城秘插畫


紙張櫃的樣子像老底子的布店櫃檯,售的是大開的紙。各色紙張一領領豎在架子上,需要整領地取下來,攤在櫃檯上一五一十地數出去。力氣活兒,個子高大的男師傅才做得。紙張櫃還有一個偌大的切紙機,顧客買好紙,裁成4開8開16開。我當時得到大半本被人翻爛丟棄的《牛虻》,借來原書一頁一頁抄齊,裝訂,用鍘刀三面一切,作為珍藏。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右側紙張櫃示意圖 / ©️城秘插畫


測繪櫃賣高精尖儀器,經緯儀、平板儀、水準儀……最便宜的就是學生圓規三角尺量角器。平時空得很,來者大生意,由兩位精明又相對體弱的師傅把守。測繪櫃有位師傅學歷高中,為商店之最。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測繪櫃示意圖


中島肯定是忙碌的。紙製品櫃,零碎小生意居多,尤其開學前幾天,被學生仔甕牢,買練習簿。拼音、作文、描紅、方格、橫格……橫格還有窄格、寬格之分。前前後後,“同志”、“同志”叫聲不絕,頭都轉暈。那年頭,一律是喊同志的。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中島示意圖:賣紙品和鋼筆。/ ©️城秘插畫


鋼筆櫃只有一位汪姓老師傅,有修筆技術,公私合營前,他有一副自己的鋼筆擔子,像餛飩擔、理髮擔一樣,挑著走街串巷。資產評估時,這副鋼筆擔估值70多塊,被評了個小業主成份。他女兒入團遭考驗嘟嘟噥噥,汪師傅說,算運氣的啦,再勤快點變成資本家,你哭都來不及。鋼筆櫃有金筆尖等值錢貨,晚上要收進,汪師傅下班早,鋼筆櫃由紙製品櫃的女師傅代為照看,金筆尖他早早地保險箱裡收好。


辦公用品櫃也忙,忙在鉛筆橡皮,鉛筆從兩分到一角不等,至今記得,長城牌6分一支,中華牌一角一支,都屬名牌。一角放在70年代是大價錢了,普通人家孩子用兩分三分的。中華鉛筆特複雜,分為HB(軟硬適中),往左是1H、2H、3H、4H、5H、6H……往右是1B、2B、3B、4B、5B、6B……依次陳列。4B至6B畫素描才用得著,H字跡淡,需力透紙背,但用起來省。做作業最好用是2B,開學前一兩天,學生櫃檯甕牢,“2B、2B”的叫聲不絕於耳。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左側辦公用品櫃示意圖,這是莫小米站的櫃檯。/ ©️城秘插畫


我的崗位在辦公用品櫃,最貴的商品是油印機和打字蠟紙。鉛筆橡皮只是忙開學兩季,此櫃常年最繁瑣的是賣牛皮筋,一分兩根,一角錢兩角錢的牛皮筋生意,2、4、6、8、10……數暈為止。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當時的鐵皮鉛筆盒。你還記得你第一隻用的鉛筆盒是啥樣子的嗎?可以在評論裡和我們說說。/ ©️城秘插畫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當時的各式鋼筆、圓珠筆。那個有藥勺的圓珠筆,深受藥房營業員的歡迎。一頭撥拉藥片,一頭開票,利索得很。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當時的筆記本。塑料封面,那時的青年們在裡面寫秘密日記。/ ©️城秘插畫


但文具店基本上是清靜的,空的時候很無聊。我屬兔,店裡有四位屬兔的女師傅,比我大24歲,我20出頭,她們快退休了,均以為我介紹對象為大任。那年頭適齡姑娘兒都下鄉去了,文具店營業員還屬於蠻俏的,於是今天一個明天一個。


師傅們蠻“陰險”,通常安排在打烊前半個鐘頭,店裡已沒啥生意時,讓小夥子來買牛皮筋,我一五一十數牛皮筋時,她們就在一旁竊竊地笑。事後問我對那人的印象,我光顧數牛皮筋,來人長啥樣根本沒看清。後來我曉得了,凡師傅問:“小米今朝上啥個班?”多半就是這件事。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看一下這男青年的眼神喲。再請注意一下日光燈管,有一個木殼子,殼子裡裝著鎮流器和啟輝器,洋涇浜英語叫做“斯達特”(START)。插畫家鄭凱軍先生把當年的情景精確到了各種物件。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商店地處十字路口,排門一卸,視野開闊。斜對過就是當時杭城最大的商店解百。正對過是紅光旗店。上世紀70年代,經濟蕭索,紅旗卻是熱銷品。包括我店的紙張櫃,紅紙銷量也大。有次北京開會,紅紙差點賣脫銷,高大的男師傅嚇得臉像白紙,那可是政治錯誤。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90年代的解百一帶


出門朝北走,延安路上,大江南皮鞋店、香港服裝店、僑匯商店,小呂宋百貨店,海豐西餐社,杭州酒家、素春齋,還有水產行、皮貨行、茶葉行……極盡繁華。那時有句話:延安路上出勞模。時美理髮店,平海池浴室,小呂宋百貨店,都是出省級、國家級勞模的。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延齡路、教仁街口(今郵電路)西北面街景,素馨齋素菜館、雅園茶樓、正興館蘇式麵館、喜雨臺茶樓、小呂宋百貨店、新泰旅館等都在延齡路的西面。圖自章勝賢老師。


單說小呂宋。一大腳女顧客,選不到合適尺碼的鞋,接待她的女營業員將其需求記下,到廠家定製,送到顧客手裡。那時沒電話,自行車都是奢侈品,女營業員利用休息時間走路送貨。好事做了一籮筐,記者去採訪時,她的缺貨送貨清單記了滿滿一大本,被評為省級勞模。後來商業局要提拔她,總工會說不可。為啥?勞模要有基層比率。她也毫無怨言地一直做下去。這個勤勞賢淑的女子,是杭州日報社同事樓時偉的妻子。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60年代前馬路(延齡路)上的小呂宋百貨商店,樓上是喜雨臺茶樓。圖自章勝賢老師。


朝右一拐向西,幾步路就是與延安路平行的湖濱路。著名的杭州書畫社,綢緞行,環湖賓館……湖濱路東側是沿街騎樓,西側,即一公園到六公園。所以嘛,在此上班別的不說,約會是十分地方便,七點鐘打烊,拐個彎過馬路,就到西湖邊,夜西湖靜悄悄,螢火蟲點點。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杭州書畫社舊址,三樓最早用來辦公和貯藏書畫、印章、印譜。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2003年拆遷前的杭州書畫社門面


南面對過有個加油站,不知道是不是城裡唯一的加油站。邊上有個公共廁所,我們店裡沒有廁所,男男女女都得上那解決。


與書畫社,也有段往事。斜對過的解百有專職美工,我向他請教學習素描水粉,回來畫了大幅文具商品廣告,美工師傅看了說還不錯,可以裱一下在店堂陳列。我於是跑到書畫社找熟識的師傅,大咧咧說,幫我這些畫兒裱一下,錢嘛,照付。書畫社師傅連忙拉我出店堂悄悄說,幫幫忙可以,千萬不要提錢,我們裝裱按尺寸算,你知道你這點東西得多少錢嗎?你幾年工資都不夠。最後付了點工本費。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22歲的莫小米,青春朝氣。櫃檯後面掛的都是她畫的商品廣告。


穿過馬路朝東走,是解放街,太平洋電影院、新華書店、鐘錶行、眼鏡行、群藝館……延安路時尚,解放街文化。快到官巷口的地方有家紅波無線電店,與延安路上的小呂宋各有一美女,被稱為某某路“一枝花”。小年輕進進出出亂煞。作家李杭育對此有過描述。“這個女孩年紀比我們大些,在一家紅波無線電商店裡當營業員……和我同齡的杭州男孩應該都知道她……我們成群結夥溜進那商店,裝作是去看半導體器材,其實是為看她,偷偷瞟上幾眼。”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90年代後的解百天橋下

那時的美女是真美女,沒有整容沒有化妝,連口紅都沒有一支。“文革”後期,人的愛美之心蠢蠢欲動,有一回,打烊後被小姐妹帶去一個秘密地點燙“辮梢兒”。文具店右拐,湖濱方向,黑燈瞎火,螢火蟲引路,被帶進一間大房子,窗簾遮得嚴實,外面看不到一絲光。本來是幾個人偷偷的行為,結果一個帶一個,現場大姑娘小嫂兒,竟然站了滿滿一堂,總有二三十個吧,卻沒有一點響動。主人很緊張,來也來了,又不能趕人,趕了怕告發,那年頭,可說不定。被抓住,主人和燙髮師傅罪名都不輕,拘留幾天是一定的。那晚10點鐘方開工,按親疏排序,關係越近的越先燙。我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燙完,天都快亮了。


後來知道,那個神秘的地方是大華飯店。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正值“文革”年代,毛主席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朱師傅領我進店,第一向我介紹的就是,我們店裡有四個資方人員,也就是資本家啦。後來我知道,這四個資方人員,都是特別會做生意的,介紹商品,說得白鯗會遊,火腿會走,蝦皮會跳。當時我卻很為難地問:那,我可以喊他們師傅嗎?朱師傅說,當然不能了!


我想了一下,喊他們老張老王吧。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莫小米(右二)和她的師傅們(前排左二為朱經理,後排左二為費師傅)


我所在辦公用品櫃有個姓費的女師傅,她不是資本家,卻是資本家的老婆,這很讓我犯難,叫不叫師傅呢?用現在的話說,我是個情商不大高的人,一猶豫,就叫不出口了,尷尬了好多天。偏偏這位女師傅待我特別好,小米長小米短。我很想打破僵局,卻不知道如何開口,冷不丁叫一聲“師傅”,尷不尷尬?


商店的師傅們都是何等機靈的人,對面紙製品櫃的女師傅發現了端倪,有意解僵局,“費師傅”、“費師傅”喊得響亮。然後口口聲聲:小米,你們費師傅今天頭髮做得好勒。小米,這張發票給你們費師傅拿拿過去。待我一聲喊出來,放下一塊大石頭,心下感激。三個人都心裡有數,但師傅們從來不點破這件事。怎麼做人,我在那十年裡向師傅們學了很多。


同櫃檯還有位男的張師傅。我上櫃第一天,心想熟悉下商品再講,不敢接手生意。顧客又不曉得我是新手,發火了,張師傅立馬過來滅火:“你老人家消氣,消氣,大人不計小人過,徒兒有錯我師傅當,來來來,買啥西……”


我既佩服又抱歉,都是為我,讓師傅受委屈。師傅說:“這有啥,若要好,大做小。吃我們這碗飯,神仙,老虎,狗,都要會得做。”


有天張師傅同一位老主顧邊做生意邊聊家常,聊到三代同住,對方問:“住房條件好吧?”答:“朝南間讓兩老了,我住朝北,夏暖冬涼。”“哦……”老主顧半天反應過來,“那你蠻孝順爹孃囉。”“孝倒不算孝啦,”師傅一臉正色,“不過他們的4個孫子都是我養著的啦。”我一旁聽著好久才弄靈清,笑得要命。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圖自知名插畫連環畫家鄭凱軍。細細看圖中的吊扇、日光燈、三尺櫃檯、搪瓷茶缸、報紙上的直排文章等細節,都是那個時代杭州人獨有的記憶。


這樣的“死”話是很多的,有人問:近來身體好吧?他皺眉作答:“身體嘛,怎麼說呢,白天坐在那裡是一點點都困不著啊,晚上困在那裡是一點點都吃不落啊。”咋一聽,問題好嚴重啊,再一想,大家笑翻了。


文具店生意,張師傅總結叫:“五荒六月七死八活九神仙。”九神仙,就是開學季。


正值七月暑假,為了不至於打瞌充,大家開始瞎扯。中午多是女師傅當班(女師傅喜歡當中午班,晚上好早點回家燒夜飯),女師傅嘴巴功夫一樣好。


當時文具店算是個輕鬆又體面的工作,所以有位女師傅的丈夫是市革委會副主任,另一位的丈夫是小有名氣的戲劇演員。還有個背景就是,那年頭糧食特別緊張,人人最怕的事情就是餓肚皮。


先是官員老婆炫耀自己男人,走到哪裡無人不識:“布店裡的零頭布,南貨店的紅棗兒,他一到商店頭頭就主動拿出來了,看電影票也不用買……”那時以權謀私也是芝麻綠豆的。


另外人聽了都嘖嘖,唯有演員老婆聽不落去:“你老公走出杭州就沒人認識了,我老公走到上海、北京都有人泡茶。你老公是地方糧票,地方通用;我老公是全國糧票,全國通用。”


官員老婆哪甘示弱:“唱戲的怎能同革命幹部比?我老公是地方糧票十斤頭的,你老公是全國糧票一兩頭的。”


另一位女師傅,丈夫是同條路上醃臘水產店踏三輪車運貨的,開腔了:“我老公,是二十斤重一袋米啦,就是屋裡廂(家裡)通用。”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60年代杭州百貨商店裡的櫃檯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本想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本文,但有件事,40多年過去了,我從未提及。不提及不等於忘記,如果不在“城市秘密”說一下,可能就永遠沒法說出來了。


1973年,黨的“十大”召開,文化片革委會照例佈置學習。商店樓上,正副經理,一名會計,兩名大組長,加我。我算是做記錄的。


一一發言,輪到老趙副經理,講著講著豁邊了。大家說到王洪文副主席年輕有為,他說:“40歲不到,也太年輕了,那麼多戰爭年代過來的老革命,鬍子一大把,他們會服氣的啊?”說這句話時,他順勢在下巴上捋了一把。


沒人接話,我也沒有記錄這句話。


停了會兒朱經理說:老趙,你說這話可得小心。


老趙說收回收回,小米你不要記。


就散了。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解放街(中正街)近青年路口由西向東,右側是商務書店(現新華書店),當時的解放街、中山中路以東尚未拓寬。威廉·迪柏拍攝,章勝賢老師收藏。


第二天正常上著班,兩個片革委會的人來了。平時說說笑笑的,那天臉色陰沉甚至有些煞氣。一來就召集昨日樓上學習的人,趙經理除外。他們宣佈專案組成立了,昨天的反動言論,每個人都要如實向組織交代,才能過關。昨天誰誰怎麼說,誰誰又怎麼說,來龍去脈不得遺漏。


然後我們被隔開,每人一疊紙,一支筆。讓我們沒有通氣的機會。


“文革”開始時我還是學生,在農村對運動感受也不深刻,這件事讓我真切感受到政治鬥爭的寒冷徹骨。


我當時對著紙和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是誰連夜告了密?


專案組在我店待了大半個月,一次次個別談話,對我們的交代總是不甚滿意,難道是想讓我們寫出更大罪行才收兵嗎?


不用說,老趙是完了。事後我留意當時參加學習的每個人,誰像告密者,都說說笑笑,單純樂天,和從前一樣。


後記:時至70年代末,高考制度恢復,我的五個弟弟全部考上了大學或中專,而我年近30,已結婚生子,心裡極度的不甘心。正巧地處鼓樓外的人民文具店老會計退休無人接替,我便主動要求當會計,於是離開了繁華地段的教育文化用品商店。我的小算盤是當會計可以騰出時間來學習,三年後我考上了杭州日報。


杭州延安路一個有故事的十字路口:我的十年櫃檯生涯

杭州日報報社門口,當時的工作人員合影。圖自章勝賢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