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別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蒼子、青皮樹、山蒼樹、過山香、山雞椒、野胡椒、大築子皮、澄茄子、沙海藤。山胡椒葉灌木或小喬木,高8-10米。樹皮幼時黃綠色,老時灰褐色,無毛。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葉互生,紙質,有香氣,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1釐米,寬1.4-2.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粉綠色,蒼白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6-10條,纖細,中脈、側脈在兩面均突起;葉柄長6-20毫米,纖細,無毛。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傘形花序單生或簇生,黃白色,總梗細長,長6-10毫米;苞片邊緣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被裂片6,寬卵形;能育雄蕊9,花絲中下部有毛,第3輪基部的腺體具短柄;退化雌蕊無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頭頭狀。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花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果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無毛,幼時綠色,成熟時黑色,果梗長2-4毫米,先端稍增粗。

山胡椒喜歡溼潤氣候。喜光,生於向陽的山地、灌叢、疏林或林中路旁、水邊,海拔500-3200米。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生長髮育不良。適生於上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紅壤、黃壤以及山地棕壤,在低窪積水處則不宜栽種。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雞椒的木材材質中等,耐溼不蛀,但易劈裂,可供普通傢俱和建築等用。花、葉和果皮主要提製檸檬醛的原料,供醫藥製品和配製香精等用。核仁含油率61.8%,油供工業上用。 把山胡椒進行加工,生產出了山胡椒油香料可以形成商品銷售。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用插條繁殖或種子繁殖。插條繁殖:選健壯的母樹,取一年生的枝條,按株距5釐米,行距15釐米在春季扦插,一年生苗高0.5-0.6米時,便可出圃移栽。早春2-3月栽植,栽培密度開始可用1.5米×1.5米,每公頃栽4800株,或1.5米×2米,每公頃栽3330株。栽後填土踏實,澆水。

山胡椒採集種子:用來繁殖的種子要充分成熟。在8月底至9月初果皮變成紫黑色,油黑髮亮,種仁紅色且堅硬,即是採收適期。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種子處理:採下的果實,用草木灰水浸泡搓洗去果皮和油脂,洗淨涼幹。由於山胡椒種子有休眠期,隨採隨播發芽遲緩,發芽率低,因此,種子要貯藏,採用層積沙藏法。選擇排水良好的坡地挖坑,規格為2米×1米×1米,坑底鋪粗沙10~15釐米厚。然後按5釐米厚度,一層種子一層沙子交互疊放,坑中央播秸杆一束以便於通氣。種子放至距坑面30釐米時,蓋一層沙子,並蓋稻草、秸杆,再用泥土封成小丘,丘頂鋪草防止雨水沖洗,並在小丘周圍開排水溝。

山胡椒播種育苗:選擇肥沃、疏鬆、向陽的地方作育苗地。冬季深翻,早春解凍後耙平。下基肥(每公頃火燒土33750 千克,餅肥2250千克,磷鉀肥1125千克),開溝作床(寬2~3米)。條播間距30~40釐米。2月下種,播種量75~150千克/公頃,播種30天后可出苗。待苗高5裡面左右時進行間苗,保持株距20~30釐米,每公頃留苗11萬株,用人糞尿追施。1年生苗高60~80釐米,地徑粗0.3~0.4釐米,可上山造林。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林地選擇:山胡椒是中性偏陽的淺根性樹種,造林地應選在南坡溼潤或有水源而略有庇廕的地方。海拔300~1000米均可。 pH值為4.5~6.0的酸性紅壤、黃壤及山地棕壤。由石灰岩發育而成的鈣質土、低窪積水處不宜栽山胡椒。

山胡椒整地造林:對選好的造林地,第一年秋季要進行打穴備耕,穴規格為80釐米×80釐米×30釐米,每穴可施農家肥1~2擔,栽植時要做到苗正根舒,踏實土,澆足定根水。初植密度可用1.5米×1.5米(每公頃4800株左右)或2米×1.5米(每公頃3300株左右)。進入盛果期後,應逐漸進行疏伐(主要是伐除雄株),最後每公頃保留1500~1800株左右。在疏伐時。要間隔適當距離保留一株做授粉樹,一般每公頃保留120~150株雄株。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管理:人工林的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施肥。山胡椒早熟早衰,一般10天左右生長開始衰退。對衰老山胡椒林可以進行萌芽更新。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花

山胡椒從移栽至第2年幼株期間,每年應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3年後,每年至少鬆土1次。栽後1-2年晚秋或冬季,在0.8-1.2米高處,剪截主幹頂部,促使側枝生長,形成矮化林,以便採果。當進入開花期,應分辨雌雄株逐步疏伐。在疏伐時,要注意隔一定距離保留1株雄株作授粉樹,每公頃保留120~150株即可。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涼拌山胡椒

山胡椒的根、葉及果實等均可入藥。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傘形花序,花黃白色

山胡椒生於向陽丘陵和山地的灌木叢或樹林中,適合生於海拔100—2900米,對土壤和氣候的適應性較強,但在土壤酸度為5—6度的地區生長較為旺盛。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