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河下古鎮北邊的古河道:應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淮安河下古鎮北邊的古河道:應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在河下古鎮的北面,有一條自西向東流的古河道,世人稱之為市河或泗河。陳年春節,我回出生地河下侍奉八十多歲的母親,閒時信步,看到沉睡多年的河下古鎮經改造彰顯生機,由衷高興。當看到河下古鎮牌坊前的古河道橋上,書寫著“古泗河橋”四個大字感到生疑。我在查閱古泗河資料時,發現古泗河並不曾流經這兒,而從邗溝的資料中得知,這兒應該是古淮河。現就河道名稱與有關部門商榷。

一、泗河從來沒有流經河下古鎮

泗河,又名泗水,是山東省中部一條較大的河流。古泗河原為古淮河的一條主要支流。發源於魯中山地沂蒙山區,新泰市南部太平頂西麓,西南流入泗水縣境,後改向西行,至曲阜、兗州邊境復折西南,於濟寧市東南的魯橋鎮以南折向東南,在彙集了魯西南泗河兩側各支流的來水後,循今山東省南四湖流路,進入江蘇省境內。在沛縣境的泗河流向,大致由西北向東南,然後折向南,經銅山縣北的土宅城,東流至徐州市東北,此處有汴河匯入,然後東南流,經睢寧縣古邳鎮西,又有沂河匯入,向東南約20餘公里又有沭河匯入,再向東南流經今宿遷市西南,又有濉河匯入,最後,泗河一直流向東南,經泗陽縣至今淮陰縣碼頭鎮(即古淮陰縣)北匯入淮河。

在黃河侵泗奪淮和元、明、清三代開挖南北大運河之前,沂、沭、汴、濉等河流均以古泗河為幹流而注入淮河。古泗河流域面積比現今駱馬湖以上沂沭泗水系面積還要大,是當時古淮河最大的支流。 1128~1855年黃河侵泗奪淮入海期間,今徐州市以下河道被黃河侵奪,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泗、沂、沭河洪水無出路,在泗、運、沂的中下游形成了南四湖和駱馬湖。黃河北徙後,泗河失去了入淮的流路,從此,泗河之稱僅限於上游魯橋鎮以上一段。

現在的新泗河,流經南四湖,彙集湖東、西諸水後,經韓莊運河、中運河,又匯入邳蒼地區來水,經駱馬湖由新沂河入海。

由此可見:古泗河是在今淮陰區碼頭鎮(即古淮陰縣)北匯入古淮河的,並沒有流經山陽縣(即今淮安區)河下古鎮,更不用說新泗河了。

二、古淮河的確流經河下古鎮

淮河,是我國第三大河,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北麓,自西向東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的洪河口以上稱為上游,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處的三河閘為中游,洪澤湖以下為下游。

據《尚書•禹貢》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疏九江,決四瀆,“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歷史上的淮河,是一條獨流入海的河流。古淮河水系,是由獨流入海的幹流以及幹流南北的許多支流組成。古淮河干流河槽寬深,出路暢通,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盱眙縣。古淮河水系支流眾多,而古泗河水系是古淮河最大的一條支流。

歷史上的淮河,河水較清,含沙量少,河道淤積不甚嚴重,所以河道沒有較大的遷徙和改道,有她比較穩定的水道。在河南和安徽境內的現淮河干流,基本上是沿著古淮河干流自西向東流的。在古泗州城北,古淮河由安徽進入江蘇後,先向東北流,行經淮陰北再向東,自草灣急轉向南,經缽池山東側南下,直抵山陽縣城北河下鎮,繞城東行,再北折,經山陽灣後進入安東縣(今漣水縣)境,最後,古淮河在漣水縣雲梯關(現屬響水縣)入海。這就是古淮河的基本流路。淮陰就是因為城池位於淮水之南而得名。所謂“山陽灣”,是指淮河從草灣向南,經缽池山直至河下鎮,轉彎向東北,至季橋大灣,再向北到安東縣境,這一段大體呈U字形的灣子,因基本上都在山陽縣境內,歷史上故稱“山陽灣”。河下古鎮故衣街二帝閣附近的相家灣便是山陽大灣中的一個小灣。

由此可見:河下古鎮北邊的那條古河道的確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

三、從邗溝的歷史可以進一步佐證這兒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邗溝,是聯繫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運河。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圖強爭霸。吳王夫差欲北上伐齊,於公元前486年~前484年,在長江北岸,築邗城(今揚州市),開邗溝,通江淮。邗溝,南起邗城以南的長江,向北繞經樊梁湖(今高郵附近)等一系列湖泊,折向東北,入射陽湖,以較短的人工渠道相連接,航道彎曲,再向西北經淮安城到末口入淮河。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南以大別山和江淮丘陵與長江流域分界。在春秋晚期以前,古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水上交通是隔絕的。直到開鑿邗溝,這才溝通了淮河和長江兩大水系。

東漢時期,建安(公元196年~公元220年)初,廣陵太守“陳(登)穿溝,更鑿馬瀨(今淮安、寶應兩縣間的白馬湖),百里渡湖”,即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不再繞道射陽湖,經津湖、白馬湖,仍然北達末口入淮,史稱邗溝西道。

隋代,開皇七年(公元587年)夏,於揚州開山陽瀆以通漕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開茱萸灣通漕。山陽瀆的行經路線,大致是自揚州茱萸灣(今揚州市東郊灣頭)東北出,經宜陵、樊漢,北至高郵縣三垛橋口入射陽湖,西北行,過山陽(原淮安縣)而達於末口入淮。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煬帝發淮南丁夫十餘萬,開邗溝三百餘里,自山陽(末口),至揚子入江。溝通江、淮,成為隋代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開通京杭運河,邗溝成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儀徵,北口仍在淮安北。

末口,在河下古鎮的東北,是邗溝與淮河的連接處,是淮河南岸的一個河口。後來這裡叫北辰坊,唐宋時代在這裡築有北辰堰,以通南北的船隻。明代新城築了以後,它成了新城的北水關。現在古鎮北邊古河道邊上的“古末口”遺址尚存。

由此可見:從春秋時期一直到元代,邗溝都在山陽(淮安)北古末口與淮河相通。這就有力地證明了古鎮河下北面的那條古河道,的的確確是歷史上的淮河故道,而不是什麼泗河故道。

那為什麼會把河下古鎮北邊的那條古河道叫做“古泗河”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條古河道的歷史變遷。

四、古河道的歷史變遷

1、從遠古到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河下古鎮北邊的那條古河道一直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 南宋建炎二年,宋政權為了阻止金兵南進,東京(今開封市)守將杜充,扒開黃河大堤,然而沒有能阻止金兵南進,卻造成很大的危害,使黃河改道由泗水入淮河、濟河分流入海。這是歷史上黃河長期入淮的開始,也是黃河史上第一次人為決河。

就是說,從遠古到南宋建炎二年,古淮河在河下古鎮北面,不知流淌了多少年。

2、從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到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黃河主流奪淮,河下古鎮北的淮河故道變成了黃淮合流的入海水道。 南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八月,黃河大決於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境),主流循道南下,由封丘至徐州入泗水,自淮陰以下全面侵佔淮河入海故道,黃河主流奪淮,這是黃河第四次大改道。

從此以後,古鎮北邊的淮河入海水道,不僅要承擔自西而來的淮河水東流,而且要承擔自北而來的黃河水下洩。一河承擔兩河之水,經常氾濫成災。加之淮河中游水系也頻遭黃河擾亂,水災為害就更為頻繁。

黃河奪淮後,黃淮合流,水量增大,淮安城北的山陽灣水勢湍急,風濤尤急,不宜漕舟行駛,溯流而上,漕船損失較大。為避開山陽灣風濤之險,確保漕運安全,於是在山陽灣南岸修築水利工程。明洪武元年到三年(公元1368—1370年),淮安知府姚斌,於新城東門外柳淮關(即下關),建築了仁字壩,以新糧、貨轉運,車盤入淮;又於城東開澗河(俗稱菊花溝),臨河建閘,啟閉蓄洩,以濟通舟。

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平江伯陳瑄又沿淮河南岸向西,建造了義字壩、禮字壩、智字壩和信字壩,加上仁字壩合稱淮安五壩,在末口東西一線排開,仁字壩在新城東門外東北,義字壩與仁字壩相連,自城南引湖水抵壩口,外即淮河;禮字壩在新城西北,智字壩與禮字壩相連,信字壩與智字壩相連,引湖水抵壩口,外即淮河,車盤入淮。現在古河道邊上的禮字壩遺址已成地名。

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平江伯陳瑄疏浚邗溝,引舟自大江歷揚州至淮安,以通漕運。 漕運總督府還規定,官民商船北上,不再過閘,而分別從不同的壩口盤壩過淮,起旱車運至清口,再由水運北上。漕船由新城東門外仁、義二壩入淮,商船、民船由西門外禮、智、信三壩入淮。

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陳瑄又奏建板閘,距淮安城西10裡,與此前所建的移風、清口、福興、新莊共五閘,用於調節水位。陳瑄創築淮安黃淮南堤,大堤西起清江浦沿缽池山,東至柳浦灣(淮安市季橋鄉境內大灣),長四十里,防止黃河南決,河下故衣街就是昔日的黃淮大堤。

黃河全流奪淮之初,是循淮河干道繞經淮安城北山陽灣東下入海。自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起,黃河就連續在清江浦以東的草灣決口,屢塞屢開,直下赤晏廟,經安東再向東出雲梯關(今屬響水縣)入海。

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黃河氾濫,大水直衝淮安三城,為緩衝城北淮河相家灣(今河下古鎮二帝閣北)急流,根據兵備副使舒應龍建議,由北部草灣開支流三十里,復與正河相接,裁彎取直,以殺其勢。 到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漕運總督吳桂芳、兵備副使舒應龍、知府邵元哲等,又于徐楊築壩堵塞淮河主道,使其向南主流不通,迫使黃河水由新開支流草灣河(今廢黃河)流向東北,經安東(今漣水)再東行入海,使支流變成了主流。

黃河經草灣新河改道而東,淮安城就遠離黃河,淮安三城恃以無恐。此時,清江浦代替了過去的末口,成為淮揚運河漕船入黃的主要口岸。

從南宋建炎二年,東京守將杜充,扒開黃河大堤,使黃河改道,一部分由泗水入淮河入海,到明萬曆十一年,黃河完全由草灣新河向東北經安東入海,黃河遠離淮安,黃河和淮河在河下古鎮北邊合流了455年。

3、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河下古鎮北的黃淮故道里的河溝河汊被稱之為鹽河。

黃河主流自草灣改道入海後,由於此時淮陰以下的淮河入海水道已被黃河泥沙淤墊成“地上河”,加之陳瑄大修洪澤湖高家堰,防止淮河水東侵,以及後來漕運總督吳桂芳、兵備副使舒應龍、知府邵元哲等,于徐楊築壩堵塞淮河主道,使得淮河水已經不能迴歸故道。失去水源,淮安城北山陽灣的淮河故道水緩沙停,漸漸淤塞。尚存舊河形如澱,長二十餘里。由於山陽灣是一個U字形大灣,主流靠凹岸,自缽池山至新城北門外東壩止,河槽較深,尚可行舟。

自元代,世祖中統元年至元末(公元1260—1368年),淮北鹽場已經興起,河下曾設有數十處鹽堆棧,淮城與河下已經成為北鹽南銷的中轉站,盛極一時。 到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9年),兩淮鹽為三萬二千餘引,佔全國產量的三分之一。兩淮歲入太倉餘鹽銀六十萬兩,當時全國銀稅總數才一百二十餘萬兩,兩淮佔其一半。可見,鹽業的興盛。

直止清朝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天下鹽課仍兩淮最大。

人們利用故道里尚存的河溝河汊運送海鹽,在高灘上堆放海鹽。河灘變為鹽廠,河北土壤鹽鹼就是長期堆放海鹽的結果。河流也就被世人稱呼為鹽河,有的河汊較小,被呼為小鹽河,清初,得以疏浚,成為鹽薪運輸的要道。

據淮安河下志載:鹽河治北大河故道也。明弘治後,河淮交會,下清江浦,衝相家灣西橋,繞過新城北門外,徑仁義禮智信五壩,有圍堤薄城之患,萬曆四年兵備使舒應龍建議,由草灣開河以殺其勢,屢塞屢開,行三十里復與正河會,顧後南灘水緩沙停,逼大流盡歸草灣新河,去城甚遠,於是故道悉淤,三城恃以無恐,河灘變為鹽場,尚存舊河,形如澱,長二十餘里,自缽池山抵新城北門外東壩止,為今日鹽薪要道,土人呼為鹽河,本來無壩,因蓄水運鹽而設。

4、從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到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河下古鎮北的淮河故道被稱為故(烏)沙河、魚變河(漁濱河)。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裡運河上建永利閘石洞一座,金門寬一尺六寸;此處的裡運河,前身就是陳瑄沿宋喬維嶽所開沙河故道開鑿的清江浦,當時稱喬維嶽所開沙河為故沙河。建永利閘引水,開引河溝通鹽河,增加鹽河水量,以利通舟。所開引河時人亦稱故沙河,後訛為烏沙河。此後,至禮字壩一段鹽河也稱之為故沙河,不過此段故沙河並非是宋喬維嶽所開沙河的故道,而是古淮河的故道。

據淮安河下志載:烏沙河在郡城西,引運河之水,從永利閘入,北至利濟橋,西分一支西北去,達三壩,曰鹽河;一支東去經利濟橋、石橋抵三孔石涵洞,曰烏沙河。 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春,奉旨挑浚故沙河,起自永利閘下至三孔石涵洞。同時,將運河堤上的永利閘拆除重建。用銀三千六百餘兩。是年,士民浦之玖等呈請題準挑浚魚變河,自故沙河三孔石涵洞起至馬家蕩止。三孔石涵洞位於新城西北禮字壩旁,是商人為了鹽河蓄水,抬高水位,以利鹽舟而築。可見,此時三孔石涵洞以上的鹽河,即河下古鎮估衣街北的鹽河,已經被稱為故(烏)沙河,三孔石涵洞以下的鹽河,即新城大小北門外的鹽河,已經被稱為魚變河(漁濱河)。淮河故道中其它河汊的鹽河,仍被呼之為鹽河,也同時加以疏浚。

據淮安河下志載:魚變河一名漁濱河,在郡北運河東岸,由永利閘引水入故沙河,東流為魚變河,經鳳谷村達青溝夾河,注馬家蕩,長百里,明時兩岸皆稻田,號為膏腴。自鹽分司移駐河北掣鹽,於是從故沙河尾西北鑿河一道抵草灣三壩,名曰鹽河,以過鹽艘。緣鹽河底高於魚變河三尺,難以蓄水,商人於魚變河頭砌三孔石涵洞,鹽河無水則將三孔堵塞,灌滿鹽河,復開三孔放水,奈洞流微細,魚變河日漸淤淺。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知縣金東祚許請拆去三孔石涵洞,建裕民閘一座,金門寬二尺四寸,由故沙河進水,分入魚變河、鹽河。下版三層蓄水入鹽河,餘水從版上滾入魚變河灌溉民田,長川開放。奉三院批准,兩岸民田千頃盡改稻田向東。永利閘啟閉書役汛兵閘夫等,商人皆有陋規百計阻撓。 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拆修洞下烏沙河一道,東流為魚變河,共長百餘里入馬家蕩。

河下北舊有鹽河其水由烏沙河永利閘進至禮字壩,壩旁有閘,水大啟閘分洩漁濱河,其間繞河北東西里及佘家壩,蓋為運鹽者六,濟民田者四,烏沙河鹽巡檢實掌之。道光年間,鹽務改道,幾成廢河。

5、從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到新中國建國初期,河下古鎮北的淮河故道被稱為(新)市河。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應山(陽)鹽(城)士民要求,水利專家殷自芳(字芷南)建議,重建永利閘旁舊耳洞,改舊鹽河為新市河,挑寬加深,水不下禮字壩閘,於閘上開河一條,逕達新城護城河,達下關,又於下關開河一條連古黃河,引以入舊市河。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於永利閘旁新建石耳洞一座,金門寬二尺八寸,洞水入故沙河,又下為市河,又分二支為十字河、小市河,同入馬家蕩。此舉由兩岸田地出夫,大戶出資作經費,三年秋開工,次年春工竣。

其市河正流引運水由新洞入故沙河,過頭橋、利濟橋,東轉至河下土閣西北角,向東過程公橋,又東至禮字壩,於裕民閘上南首開地造閘,進入城河,即府志所稱開地十丈處也。城河南首有廣濟橋,於橋下築壩堵塞,以防水大倒灌,即府志所稱南數武築壩處也。由城河向東經新城大小北門外,至新城東北角,向南至下關南圍濠西南角,向東入新開昭邱院前官路新河,下至板跳入舊河。同治六年市河頭段淤墊,由田業復挑。

舊市河上承西門興文下閘,分運河一線之水,貫舊城文渠、魚洩城內積潦,出北門,經夾城出年成閣,先下澗河,後入市河,東去七八十里,下注馬家蕩入射陽湖。

淮安河下志載:覲案:故沙河、鹽河、市河由禮字壩逆流而上,其實皆一河也,故沙河為汴宋運道(宋史稱沙河,故字為淮安人所增)。明永樂初猶浚以轉漕,自乾隆八年始一變而為鹽河進水之路。同治三年又一變而為市河進水之路,皆因以為用迥非舊觀全河遺蹟所存,僅此後先異制,遂以異名世俗通稱,任從其便,跡其形如弓月,繞河下西北之半天然濠塹信然。

我們從古河道的變遷史可以得知:河下古鎮北面的那條古河道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

豎看歷史,河下古鎮北邊不曾有過泗河,說那條古河道是“古泗河”是錯誤的,說那條古河道是“古市河”還說得過去,因為它曾經叫過市河。其所以被稱之為“古泗河”,是把“市河”訛為“泗河”了。但筆者認為:自古以來直到明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黃河草灣改道,淮河水又迴歸不了故道,淮河在這兒流淌了數千年!淮安三城和河下古鎮燦爛的文明、輝煌的歷史是古淮河的滋潤!而(新)市河自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到新中國建國初期,這才流淌了多少年?這段時期並沒有為淮安及河下帶來繁榮昌盛!筆者在網上曾看到有人問:淮河發源於河南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為什麼河南、安徽有淮河,而江蘇沒有淮河?也有人回答說:現在的廢黃河就是歷史上的淮河入海水道。這是很不確切的,因為草灣改道時,河床淤高,淮河水已經很難流進改道後的新河槽,所以叫做“廢黃河”,只有山陽灣和安東(今漣水)以下的河道才是昔日的淮河故道。

我們應該理直氣壯的說:歷史上江蘇有淮河,淮安河下古鎮北邊的那條古河道(山陽灣)就是古淮河的入海水道。

要不,淮安區歷史上怎麼被叫做淮陰、淮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