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說到“咸陽”大家絕對會說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但是咸陽自古以來

可不只有這一個名字!!!

程伯國

畢郢

岐周

咸陽周稱程伯國,後改名畢郢,再改岐周。春秋時稱渭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一座渭河穿城而過的古城

因為這條河留下來不少故事

——主要淵源來自“渡口”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古渡幾千年

經歷了從秦代的“橫橋”到西漢的“渭橋”,又從唐代的“便橋”到明、清兩朝的“古渡口”,已有3000多年的變遷。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三千年來物換星移,咸陽古渡也隨著城市的遷移而變化,從高陵的耿鎮到高新的呂村長達50多公里的範圍內就發現了12座咸陽古渡遺址。

說到“呂村”

這裡又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呂村——千年之前,文王訪賢姜太公

據咸陽志記載,呂村原有西閭渡,是咸陽以西五渡口之一,與兩寺渡、麻寺渡遙相呼應。本村原可能就叫“西閭村”,叫簡便了說成了呂村。再可能“細柳”與“西閭”為同音,原先這地方本身就叫細柳。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還有傳聞說,周文王在此地遇見姜太公呂尚,故得名“呂遇”,清初,因“呂”、“遇”二字同韻,逐步簡化為呂村,呂村由此得名。

另外與呂村遙相呼應的兩寺渡

也是故事不斷“細柳勞軍”“柳中之戰”

......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兩寺渡公園的歷史銅像長廊

不僅是為了彰顯大秦文化而建

其中的人物和兩寺渡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宣太后,攘外安邦,為秦國擴張大片土地,也為後期大秦一統天下鋪平了道路。自此以後,秦人後裔一直在咸陽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之前火爆全網的《羋月傳》

大家一定看過

但你們不知道的是

《羋月傳》中羋姝一行北上與秦國聯姻時,是在渭河一個名叫“柳中”的渡口下的船,秦代時,此處稱為“柳中”,而

“柳中”渡口正是在今的兩寺渡村附近。

公園宣太后銅像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綠洲園林映碧流

不見艄公一葉舟

如今再也不見千年前繁華的“渡口”

但卻有別樣的風采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現在的渭河旁沒有渡口

有的是最美景觀長廊和眾多生態公園

......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

一首《渭陽古渡》道盡當日絕景,現在雖然沒有渡船穿行在蘆花邊,但依舊藍天白雲,水邊的蘆葦開的正盛,吸引著各處的遊人... ...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咸陽這些渡口,藏著3000多年的故事……

未來咸陽將把渭河打造成

關中最大的生態園、最美的景觀長廊

讓這千年古渡散發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