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郭嘉和法正才是一類人

郭嘉與法正,君主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人


其實,郭嘉和法正才是一類人

三國謀士各有所長各有特點,這其中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有忠心漢室的荀彧,有心狠手辣的毒士賈詡等等等等。今天對三國文臣武將不做過多評論,我們簡單聊一下君王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的人。

“要是郭嘉郭奉孝還在,我還不至於這樣慘敗”,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時含恨痛哭。當然,沒有郭嘉也會有更出名的謀臣為曹操出謀劃策,甚至智謀遠高於郭嘉。曹操採納不採納先放一邊,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想到郭嘉,更能說明郭嘉在曹操眼中的位置。即便郭嘉不像“郭吹”裡的那麼神,郭嘉也是在曹操心中有重要位置的軍師祭酒

換到蜀漢劉備這邊,諸葛丞相的上位之路其實也並不是那麼順利。隆中對的三分天下給了劉備一個遠大的目標,但龐統出現之後諸葛亮就退居二線主抓內政外交了。打西川后龐統戰死,法正上位,諸葛丞相還只是具體落實法正政策的執行官。一直到白帝城託孤,諸葛丞相才正式上位,旁邊還有一位重要政敵李嚴。那一年劉備不聽勸阻,一定要向東吳開戰的時候,諸葛亮嘆氣道,也只有法正能勸住劉備了。夷陵之戰大敗,劉備哭沒哭法正已經不可考證。但,法正在劉備心中的位置,蜀中大將謀臣人盡皆知。

其實,郭嘉和法正才是一類人

你說他們為人正直,待人友善,正人君子風度翩翩?

事實恰恰相反,郭嘉、法正的人緣都很差。尤其郭嘉嗜酒如命,私人生活放蕩,38歲英年染病而亡。法正更是在同行中人品被人詬病。但要說他們有沒有對不起自家勢力或者君主的事呢?還真沒有。

這不免讓人聯想到曹操的“唯才是舉”和劉備入川以後對廣大益州派士族的包容。郭嘉、法正可能對待旁人還有小心思,但對於賞識自己的君王忠心可鑑。真可謂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氣節。

前些年有句話說得好:人才有用不好用,蠢材好用沒有用。或許,郭嘉和法正正是曹操和劉備收復的不羈人才,也只能被他們委以重任。


其實,郭嘉和法正才是一類人

當年許攸也是一位人才,只可惜袁紹因為讒言就冷落了許攸。然後許攸這個人貪財,但你大敵當前啊。真至於戰爭勝負都不顧,要收拾自己的親信謀臣嗎?這可能也是當年袁紹官渡大戰戰敗的原因之一。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倘若許攸沒叛變,三國還什麼魏蜀吳啊。

一句話,袁紹不會用自己陣營不羈的天才,他駕馭不了。

郭嘉被賞識是因為“十勝十負論”,法正被賞識是因為自己獨處的治川政策。他們都成功進入了陣營的核心層,這在三國之前,是不可想象的。這大亂世,成就了他們這種不羈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