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開池子裡,是一種怎樣的體會?

十步涯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象徵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

古人賞梅,是慢生活,也是大生活。要“尋”—“得”—“歸”,一樣一樣來,開到一半梅就好。而今人,把賞梅變成縮寫,尋梅略去,體悟空白,只取花怒放一段,僅得小小情趣一點兒笑而已。

賞梅,當然要得淺笑,但不是這般沒深意。蘇州“香雪海”有無數梅花身,但要懂活在曠野風雪中的梅風骨才好。雪天賞梅,有冷才有真味。“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三兩枝”,能在這種情形下,愛上三兩枝,已非常幸運。





光闊湡水


水映梅,梅照水,水梅樂,魚兒戲,麻雀跳,紫燕飛。春天來,桃花紅,梧葉綠,青草香。秋天至,月朦朧,水朦朧,梅朦朧,魚朦朧,鳥朦朧。冬天到,雪花飄,雪戲梅,梅戀雪,雪似銀,梅吐香。兒童鬧,主人笑,一家人,樂逍遙。



王西真


看到題主的這一問題,似乎和王冕的《墨梅》有曲異同工之妙。梅自古都是詩人、畫家所鍾愛之物。它超凡脫俗,高風亮節:它凌寒獨自開,外表雖不嬌豔,但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它幽獨超逸,玉潔冰清。像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其“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後人稱為贊梅之絕唱。像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更是詠歎梅花的扛鼎之作。梅花身處逆境,風雪侵凌,凋殘零落,但香氣依然飄向人間,顯示出梅花的高標獨立,特立獨行和堅強不屈。






野外釣叟


梅開池子裡,是一種怎樣的體會?於人是欣喜,於梅應是諸多無奈。

梅樹婀娜,綻一樹梅花,含羞情濃。盈盈池水,影一捧玉盤,映襯嬌紅。倚欄杆,把酒問明月,可厭藥杵聲?清風習習,暗香浮動月黃昏,誰人與共?如此看來,梅開在池子裡,也許別有一番韻味。只是,此景雖美,卻總有別樣滋味在心頭。


樹本該植根於大地,卻見過無數樹木植根於盆內埋於泥土,答案是怕樹根瘋長破壞路面。也許這也是無奈之舉,只是終歸束縛了樹的自由。

梅樹也是如此,雖受池水潤澤,終也是受池水牽絆,自由不得。不知道樹木失去自由是否會快樂,我卻明白人一旦被束縛,就沒有真正的快樂而言。樹與人的不同是無法反抗,只能接受。也許我是自尋煩惱,樹木本沒有思想,但我相信,世上萬物都有其獨特的語言。樹有其快樂,也有其難過;有歌唱,也有嗚咽悲聲。


我們人何不是如此,都有自己夢中的桃花源,都有自己心靈的棲息地,只是有幾人真正擁有?每日裡為生活奔波,為夢想努力,為繁雜的人際關係費神。人們努力、拼搏,不辭辛苦,忙得或略了親情,遺忘了初心,丟掉了自由。

每年在花開時節,都會抽時間去賞田邊路旁的小野花,她們開在遊動的風裡,隨風搖曳,婀娜出動人的姿態,倒映於瀲灩湖水中,呈現萬種風情。靜坐在這些花兒間,時不時地有陣陣歡聲笑語傳入耳膜,我想她們應是快樂的,因為,她們是自由存在於天地間。


田邊花兒因生長在原野,晝享陽光夜飲露,是自然規律,所以是自由的,她因此而爛漫山野而快樂。而梅花禁錮於池水,為何也含笑嫣然?鳥兒受困於絲籠,為何也婉轉?細想豁然開朗,因為,真正的自由不固於形式,而是心靈的自由。

結語:有時,我們人也一樣,往往被現實所束縛,不得不如梅花一樣,開在人為的池子裡,一任花開花落。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解開心靈的枷鎖,放飛自己的靈魂,因為,真正的自由不固於形式,而是心靈的自由。只要心靈自由,在任何時候,無論風雨交加,還是陽光明媚,都能開出心中最心動的那一朵。嫣然自己的內心,明媚自己的天地。


碧雯Sunny


自古梅有百種風骨,驕傲冷豔的,詩情畫意的,情滿人間的……讓文人墨客如痴如醉,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別樣的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是一種空曠寂寥的美,雪花落下,給植物穿上了素裝,一片縞色,唯獨向南的梅有翩翩開放的花,冷豔絕美。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是文人情懷的梅花香夢,滋養了詩情畫意,更嗅到了梅之風骨。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溫暖的風和雨,送走了冬天的些許寒意,柳葉萌芽、梅花怒放,春天已然靠近,這是閨中女子的盼望愛人的情懷,眉眼之間春波流動。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梅雪各自比較,又各具特色的一種美,包含了謙讓的人生哲理。“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梅花飄落化泥,是一種美好的奉獻之美,因為奉獻而香氣長留人間。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百花凋零,梅花迎著寒風怡然盛開,明媚豔麗,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真是一種心曠神怡之美,美的令人陶醉而流連忘返。



小晶太陽的故事


看到題主的問題想起一首詩,元代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從古至今都是文人筆下常客,詠梅的詩詞有很多,梅花,開在冬天或初春,當萬物還沒甦醒,梅花便臨寒而放,或簇簇湧湧,或疏影橫斜,如果伴著漫天飛雪,即是景,也是畫,你看雪,便也悄然的住在畫裡面了。






梅影千雪


有幸答題。

我認為題主所說的“梅開在池子裡”並不是指梅樹種在池子裡,梅花才開在池子裡,而是指池邊的梅樹到了花開的季節,花朵倒映在池水裡,正如林逋的那句千古絕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橫斜稀落的枝影,映入碧波中,香氣似有若無,在黃昏的月下輕輕浮動。“疏影”,梅朵稀落之淡雅脫俗,“橫斜”,梅骨挺拔之遒勁硬朗;“暗香”,去桂子之濃郁,去牡丹之嬌媚,“浮動”,似有若無,若隱若現, 需用心感受。這兩句寫盡了梅的風姿雅態,引人無限遐想,不得不令人叫絕。所以“池中之梅”,對於愛梅之人自是一種獨有的雅緻與韻味。

梅敗池中,則是另一番景象。對於人來說,難免會有傷感之情,但,對於梅花來說,免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塵”的悲哀,落入一池清水中,也總歸是一個好去處吧。

提到花開花謝,不由想起了黛玉的那首《葬花吟》,送給大家: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柳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花枝見血痕。

……


人生在世詩酒花


梅,高潔而清雅;水至柔而無形。

梅之美,冰枝嫩綠,疏影虯枝,鬥雪吐豔,凝寒留香。

花開,紅則如同火焰,白則鬥雪傲霜,綠則像白盤碧玉,黃則皎如明月。

花朵七彩如彩虹降世,梅枝九曲像蒼龍盤空。

如配一汪碧水,幾條錦鯉。水面靜時嬌紅點點映於水上,閒雲日影照入水中,錦鯉擺尾戲於其間,無異絕美圖畫。

人立池邊,則心曠神怡,如沐春風。然梅喜陽親風,耐旱怕澇,如為一己之好,使之違背天性,恐美景不長。到時,根腐樹死,豈非暴殄天物?須順勢而為,才是人間大道。

若移池樹旁,則澇可解。也可領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美。

其實,萬物皆如此,順應其天性,則盛,違之則衰。道法自然,是一種人生智慧。


118黑幽靈


完全取決於心境……

有些人看花是花,看水是水,看月亮有思無念。有人見山是深情偉岸,見海是熱情澎湃,見花見草信他們皆有故事。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林帛花園設計


梅花香自苦寒來,梅開池子裡,與庭院之間。看花開花落,月缺月圓,悲喜交加,甚是傷感。朋友一定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關於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根據個人的心境而不同,心境好時,這其實是一種美景,如果有一個知心的人陪伴,賞花賞月賞梅香,豈不快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