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一嘗


說起明仁宗朱高熾,雖在位時間很短,卻是深得歷史學家讚譽的有道明君。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他性溫和寬厚酷愛讀書。也許源於性喜靜不喜動,他自幼久坐疏於運動導致身體肥胖體弱,需要有人攙扶才能走路。

而朱棣性強悍嗜武,因而父子性情相反,朱棣不喜這個無法馳騁疆場的長子朱高熾,更喜歡同樣孔武有力的次子朱高煦。

當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成功從侄子手中奪得大明江山後,他想冊立太子時陷入猶豫之中。

他本想立次子朱高煦為太子,可是朱元璋定下了嫡長子繼位祖制,而朱棣本非長子,搶來的皇位總有得位不正之嫌,他怎敢再違背祖制落人口實?同時朱高熾的嫡長子朱瞻基才智超群,性果敢尚武與朱棣性相近,深得朱棣歡心。

因而基於以上兩點原因,朱棣勉強立朱高熾為太子,但他對朱高煦說的一句“你兄長體弱多病,你要努力啊”,致使朱高煦對皇位覬覦之心終不絕。

後朱棣在北征途中病逝,朱高熾繼位為明仁宗。其登基後立朱瞻基為太子,同時令朱高煦返回封地樂安。

仁宗新政一反前朝嚴苛致力於休養生息。可就在仁宗將朝政管理的風聲水起,還想遷都南京並派朱瞻基前去籌備遷都事宜時,他卻突然猝死了,並且明史對其死因無明確記載。

那明仁宗到底是怎樣死的?且聽有書君為你一一梳理分解。

一,嬪妃誤殺說。

朱高熾逝後,其最寵愛的郭貴妃殉葬。郭貴妃本是大明功勳郭英之孫女,又為朱高熾育有三個皇子,因而世人感覺憑郭貴妃的家世資歷,都不應殉葬。

由此世人皆疑朱高熾是郭貴妃在妃嬪爭風中誤殺而亡,郭貴妃對此深覺愧疚才選擇殉葬。

這一切還要從張皇后壽誕說起,當日宴席之上,郭貴妃將手中酒敬獻張皇后祝壽,可是張皇后將酒放在一邊未飲,以致場面尷尬。朱高熾為和稀泥將此酒端起一飲而盡。

可巧第二天朱高熾就病重很快逝去,因而有人懷疑郭貴妃本想毒殺張皇后,反而誤殺朱高熾。

有書君覺得此說有諸多疑點,首先郭貴妃不會蠢到大庭廣眾之下,自己如此公開敬毒酒害皇后引火上身。其次古代皇帝飲食皆有嚴格檢測制度,朱高熾不可能不經檢測就搶喝妃子之酒。因而妃嬪誤殺說並不成立。

由此有書君覺得,郭貴妃殉葬並非為贖罪,也許就是夫妻情深生死相隨,也許張皇后因妒其被寵愛,暗逼其殉葬亦未可知。

二,大臣氣死說。

曾有記載朱高熾臨死之前,曾大呼“時勉廷辱我”。因而有人懷疑朱高熾因在朝堂之上,被叫時勉的大臣頂撞氣死的。

我們再看李時勉確實是明朝耿直諫臣。

他幾次三番給朱高熾上疏諫言,即使被朱高熾杖責打斷肋骨亦至死不悔,依舊上疏不斷被朱高熾一氣之下關入獄中。

有書君覺得此說亦不成立,首先朱高熾性溫和寬厚,從諫如流知錯能改。

而且明朝言官制度盛行,大臣諫言挑刺是明朝皇帝每天必經歷的磨練,想來朱高熾早已習慣,又怎會因此氣絕身亡呢?

其次朱瞻基繼位後,曾提審李時勉問其說了什麼話以致將先皇氣死。李時勉說只是規勸朱高熾不要廣納妃嬪縱慾過度,同時不要疏遠太子。朱瞻基一聽感覺李時勉說的很對啊,不但將其釋放反而更加重用。

我們試想如果朱高熾是被李時勉氣死,那麼朱瞻基又怎會放過弒父兇手並重用之,反正朱瞻基不信此說。

三,縱慾過度致死說。

曾有人說朱棣馭子甚嚴,因而朱高熾每天生活都是如履薄冰,一直壓抑自己天性。等到朱棣死後,朱高熾好不容易可以放縱自己了,結果與嬪妃縱歡過度,本來體弱又被掏空身體猝死。

有書君覺得此說亦不可靠,朱高熾一生一共八名嬪妃,與其祖父朱元璋四十六名妃嬪相比差遠了。而且朱高熾所生十個皇子,基本都集中於三個后妃所生,由此可見朱高熾並非廣施恩寵還是比較專情之人。

同時朱高熾登基後一直忙於政務,其在後宮時間並不太多。因而此說亦不成立。

四,丹藥毒死說。

曾有人說朱高熾因身體肥胖體弱,登基後政務繁忙而患上陰症,只得靠服用丹藥來補陽虛增強體質,可是他急於求成服丹藥過量引起身體慢性中毒,毒素積聚到一定程度突然爆發,是其猝死原因。

當然還有人懷疑朱高熾因肥胖,突患心腦血管急症猝死。可是明朝後世官員曾證明朱高熾並非有病而亡,因為其死前並未陷入昏迷,而是很清醒安排身後事。

他先發敕令派身邊太監海壽去南京召朱瞻基馬上返回,同時又下詔安排朱瞻基承繼大統。

由此可見他並無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反而使丹藥毒死說更增添了可信度。

首先丹藥是中國皇室繞不來的話題,睿智如唐太宗都想通過服食丹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而死於丹藥中毒,因此朱高熾服食丹藥就很正常了。

其次朱高熾並未死在其寢宮,而是死於宮中道士修行的欽安殿,丹藥皆是道教精煉之方。基於以上兩點,有書君覺得朱高熾很可能死於丹藥中毒。

五,太子弒父說。

曾有人說朱高熾崇文而朱瞻基尚武,父子因性情相反而不睦,因而朱瞻基怕父親廢其太子之位,迫不及待的要弒父以便自己早日登基。

雖然有人說朱高熾體質弱不是長壽之像,朱瞻基無需太過著急。

可是有書君卻覺得他有弒父奪位動機,首先朱高熾立其為太子,只是源於立嫡長子祖制,而朱高熾更喜歡皇五子朱瞻墡。

其次虎視眈眈盯著皇位的還有叔叔朱高煦。因而朱瞻基面對眾多潛在對手,尤其是實力強勁的朱高煦。因而朱瞻基深怕夜長夢多,有弒父提前登基的動機。

尤其是朱高熾逝後,朱瞻基之行有頗多疑點。

首先從朱高熾病逝到朱瞻基返回北京,只用了不到二十天時間,以當時交通工具與路況,海壽從北京到南京跑來回用如此短時間根本做不到。其次朱高煦的封地正是南京到北京必經之路,就在朱高煦設下埋伏等著侄子落網時,朱瞻基早已到了北京正式登基。

因此有書君覺得,朱瞻基應該提前知道父親死亡時間,才會做好準備如此迅速返回,並躲過叔叔暗殺。有書君更傾向於朱瞻基買通父親身邊之人,通過丹藥使父親慢性中毒,因而他能大致掌握父親死亡時間,可以提前返回。

而朱高熾身邊下毒之人,可能就是派去給朱瞻基送信的太監海壽,據說海壽是朱瞻基心腹之人。

綜上所述有書君傾向於,將丹藥毒死與太子弒父兩種說法結合,作為仁宗死因推測。當然這些都是有書君推測,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會有大量史料被發現,會給明仁宗死因一個完美的定論。

無論明仁宗死亡真相如何,朱瞻基繼位後其謀略魄力更勝其父,父子共創仁宣之治的輝煌,一切是非功過還是由後人評說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明仁宗是個好皇帝,但是突然暴斃,在位只有十個月,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眾說紛紜,我曾經在頭條上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明仁宗為什麼會突然間暴死,我來告訴你真相。》鏈接為:http://www.toutiao.com/i6286594052724883970/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在北伐回程中死在榆木川,八月,太子朱高熾繼位,史稱明仁宗,改年號為“洪熙”。明仁宗在位期間為人寬厚,為政開明,赦免了建文帝的舊臣,平反冤獄,廢除苛政,還停止了朱棣時期的大規模用兵,使天下百姓得到休養生息機會,為“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這樣的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間卻只有十個月。史書上記載,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熾上朝歸來病重,第二天突然暴斃,終年47歲。壯年天子,登基十月便無疾驟崩,其中必有緣由。但《明仁宗實錄》卻隻字不提死因。從此,明仁宗的突然暴斃便成了眾說紛紜的千古謎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尋這歷史的真相。(圖為明仁宗的劇照)

一是氣死說。史書上記載,洪熙元年(1425),李時勉上疏議論政事,仁宗看後非常憤怒,命人將李時勉召至便殿,李時勉在殿上據理力爭,毫不退讓。明仁宗朱高熾氣得命武士用金瓜擊打李時勉,李時勉三根肋骨被打斷,奄奄一息。明仁宗回宮後便臥病不起,第二天病情加重,突然暴斃。我個人認為氣死說不可靠,因為李時勉在明宣宗時期得到了寬釋。

二是誤服毒酒而死。野史上有這樣的記載,說五月是張皇后生日,宮中的嬪妃紛紛給張皇后上壽敬酒,朱高熾恰巧也在張皇后的宮裡。這時候郭妃遞給張皇后一杯酒,張皇后接下來後放到桌子上卻不引用。朱高熾看了一眼後說,“皇后,你是不是多心了。”說著,便把這杯中之酒一飲而盡。這時候,天上響了一聲大雷,郭氏臉色大變,極為驚恐。第二天,仁宗暴斃。個人認為這個說法不足為信,一是野史不可靠,二是即使宮中后妃宮鬥殘酷,郭妃要想毒死皇后的話,一般採用慢性毒藥,這樣不會惹人懷疑,哪裡會用這種烈性的毒藥,吃了後第二天便死的。(圖為明仁總的獻陵)

三是服丹藥中毒而亡。明人寫的《病逸漫記》中也曾有這樣的記載,說內延太監雷某親口說皇帝是得了“陰症”,就是行房後誤吃冷飲或者被陰風侵襲而染疾。《明史·羅汝敬傳》則認為,明仁宗為了治“陰症”而誤服金石之方(丹藥)而中毒死亡。我個人認為有可能,畢竟古代帝王都喜歡煉丹之術,以求長生不老,也有些帝王為了與嬪妃共赴巫山雲雨,而亂吃丹藥。(圖為古代煉丹爐)

四是縱慾而死。說明仁宗朱高熾生前貪慾女色,淫亂過度,不治而亡。曾有個大臣李時勉在他剛即位不久就上奏勸皇上禁慾,說成祖的守孝期還沒有結束,皇后也沒有正式確立,皇帝就從建寧選侍女是不可取的,結果惹怒了仁宗皇帝,差點被動刑弄死,甚至在仁宗臨死之時還恨恨地說“時勉廷辱我”。我個人認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縱慾過度,勢必影響身體。

五是朱瞻基弒父。有些學者曾提出仁宗是被其長子朱瞻基,即繼仁宗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明仁宗喜歡老五襄王,而非朱瞻基,而朱瞻基被立為太子,乃是明成祖朱棣的意思,朱棣當年傳位於朱高熾,就是為了傳位給朱瞻基。所以,有史學家說,如果朱高熾不是死得早的話,太子朱瞻基必然被廢,故而朱瞻基有密謀加害仁宗的動機。還有就是朱瞻基在四月十四日離開北京城,五月十三日仁宗暴卒,當時朱高煦想謀反,便在路上伏擊朱瞻基,卻一直等不到人。所以他們推測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朱瞻基早已得到了消息,避開伏擊。因為當時北京還未發喪,古代也沒有那麼快的傳播工具,學者們推測明仁宗之死早在朱瞻基的預料之中,恰巧當時服侍明仁宗的宦官正是朱瞻基的親信,因此學者們推測是朱瞻基謀殺了明仁宗。我個人認為這個推測太過大膽。在錯綜複雜的宮鬥形勢中,朱瞻基為了保全自己,肯定在朱高煦和明仁宗身邊安插自己的親信,親信看到明仁宗病重,一定會第一時間跑去告訴朱瞻基,並不一定要等到明仁宗駕崩再去相告。所以等到明仁宗駕崩的時候,朱瞻基已經趕到了京城,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圖為明宣宗的畫像)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明仁宗估計是縱慾過度,本來身體就很虛弱,又亂吃丹藥,我個人認為不一定是長生不老之藥,或許他還誤服一些增強性功能的丹藥(古代很多帝王都吃),引發急性病(很有可能是心臟病)而死。


清風明月話歷史


明初以來有關明仁宗的真正死因一直是個謎,總結了一下,基本是這四種

第一,明仁宗是被宮中美女郭妃毒死

第二,被美色掏空了身體,不治而亡

第三,明仁宗是被奪權的皇太子朱瞻基毒死的

第四,明仁宗在北京皇宮裡被雷劈死

比較多的是這四種,但對於我個人來說,權利之爭我還是比覺的比較靠譜的,畢竟古代為了皇位,手足相殘,骨肉相殘都不在少數,裡面還包含了各派系的利益關係,所以我還是比較相信第三種情況,其他什麼被雷劈死什麼的,純屬野史娛樂吧。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希望各位大度看文,笑看歷史,放我一馬。



林榮光27


明仁宗是明太宗朱棣長子,在位時間不到一年,正史《明仁宗實錄》和《明史.仁宗傳》卻隻字不提死因,其他小道消息有幾種說法,排除不切實際的說法說三種。

第一,因病誤食丹藥而死,《病逸漫記》和《明史.羅汝敬傳》都認為仁宗因得了"陰症"食用丹藥導致猝死,還是太監親口說的,所謂陰症很可能是縱慾過度引起,仁宗在縱慾方面確實也是有前科,還曾因此受到太宗朱棣斥責,所以這種可能是有的。

第二,誤食毒酒而死,洪熙元年五月是張皇后生日,當天郭妃敬皇后酒,皇后卻沒有馬上喝下,這時仁宗以為皇后多心,自己拿起酒杯就喝了,之後第二天仁宗猝死,到底是不是後宮宮鬥誤殺皇帝這個也沒有事實佐證,當做一個可能。

第三,被兒子朱詹基設計害死,這個也是很有可能,我們知道仁宗有個弟弟,漢王朱高煦,這個漢王也是很聰明的,靖難也立功了,後一直在爭奪太子之位,失敗後被封樂安州,今山東惠民,這個地點是很有好處的,我們打開地圖看看山東惠民的位置,它離北京是很近的,相比南京而言,而且在筆直的線上,可以說是南京去北京的必經之路,首先仁宗的死訊會先被他知道,然後才會被身在南京的太子朱詹基知道,他也有充足的時間半路堵截朱詹基上京即位,但事實卻是朱高煦堵截的人沒有等到朱詹基,卻等來了朱詹基已經即位的消息,這就很尷尬了,難道派去堵截的人睡著了?被朱詹基鑽了空子過去了?這是很不可能的,朱高煦不太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那朱詹基是怎麼神不知鬼不覺的在北京即位了呢?很可能朱詹基在仁宗死之前就得到消息,更陰謀論點就是他製造了明仁宗朱高熾的死,提前就去了北京,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朱高煦重兵把手的南京去北京必經之路的樂安州等不到朱詹基,因為朱詹基在他之前就已經去了北京準備即位。

這些都是猜測,並不是正史,大家就隨便看看吧


魂煢煢兮不遑寐


太胖,應該有長期糖尿病,甚至高壓血,當時沒有現代醫療條件,體內很多系統和臟器受至嚴重損害,已經熬不了多久了,幸虧他爹早死一年,如果晚死一年,就該換他弟弟做太子了,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人均壽命也不長,他基本上活到他那個時代平均年限,不算屈壽,也不排除他老爸不喜歡他也會對其身心折磨,對壽命也有影響,剛才看了評論,本人不贊成仁宗是因為縱慾過度死的,他那一身病的身體,被折磨夠嗆,就怕有心無力,


神鷹V


這個,正史沒有明確記載,閃爍其辭,估計是非正常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