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級的小孩,才接觸寫作文,總不願寫作文,怎麼辦?

用戶4878538421511


你好!我是阿彩老師。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你提問中,三四年級的小孩“才”接觸寫作文,說明你對孩子的寫話基礎瞭解得少,對低段前期孩子的寫話習慣培養得少。

1.不知歷程。小學生習作的發展歷程是:從低年級的寫一句話、一段話開始的,再到寫一篇文章。其實一二年級早已有看圖寫話訓練,說明這個過程孩子沒練紮實。

2.缺少習慣。孩子不願意寫也是有原因的,不主動積累素材,生活中見到的人也好,事也好,彷彿都跟他沒關係。這樣的孩子有很多。比如有一次,老師佈置寫一處景色。孩子沒交作業,說:“老師,我昨天沒有出去。所以我不知道寫什麼。”他認為要寫話了,才讓父母帶他去看,然後才好寫。甚至有的父母也這樣認為。孩子平時缺少觀察的習慣。

3.不夠勤奮。平時在學習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孩子,讓他把這個事情前後經過說給你聽一下,他說的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可是你讓他寫下來,他就嫌很麻煩,只寫一兩句。

那麼,應該怎麼讓孩子願意寫?我提幾點建議。

1.說話。以說促寫。一種方法是挑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來說。比如說選一些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取一個場景讓他複述場景或情節。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話說完整,說通順就可以了。這樣容易打開孩子的話匣子。另一種方法是看圖說話訓練。可以選取孩子比較熟悉的一些畫面,父母與孩子一起互動看圖說話,父母主要是引導孩子多觀察圖畫中哪裡有間隙,進行想象。這樣降低難度說話,孩子就比較感興趣。而後再把這些話記錄下來,就是寫話。

2.聽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習作必須要有素材。所以生活中必須要訓練孩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很多家長肯定要說,我們平時也帶他們出去的呀!是的,你們那又花錢又花時,帶孩子出去真不容易。可那是走馬觀花,並未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就像我們大人去旅遊一樣,沒有故事的地方,就好像沒去過一樣。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孩子邊走邊看,邊看邊說。說看到什麼?哪兒最好看?有沒聽到什麼?有何感受等。讓孩子做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平時還可以用三言兩語的日記形式,把素材記下來,以備習作之用。

3.訓練。平時可以訓練,將一個字寫具體,或一個詞寫具體,還可以將一句話寫具體。如“生氣”一詞,可以說成:“媽媽冤枉我,這件事明明不是我乾的,還偏說是我乾的。我聽完她的話之後,就跑回房間,關上門,就趴在桌子上,哇哇地哭起來。一邊哭還一邊拿腳踹凳子腿,兩隻小手握著拳頭,捶得桌子咚咚響。直到爸爸來幫媽媽打圓場,安慰我了,我才停止哭聲。”要把生活中生氣的真實樣子詳細地表述出來。當然,我這是陋辭舉例,是想說像這樣短辭長說,才有話說,孩子才寫得出,寫得具體文章。經常訓練,孩子掌握方法了,語言就會豐富起來。然後幾段相關的話放在一起,加上開頭和結尾,就是一篇文章了。習作就變得容易了。

【結束語】除了訓練,還有閱讀的沉澱累積,也是寫作的營養液。總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孩子習作要從低年級寫話抓起,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才能有進步,有收穫。最後,歡迎 ,我很願意與你一起探討教育方面的事。


阿彩老師


說作文寫不好是因為閱讀量不夠的,我反對,我閨女就是典型的超大閱讀量,作文卻是一年級水平的人,那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在我閨女身上體現出來[流淚]。每次寫作文跟要她命似的,為了不寫作文連學校組織的出遊都忍著不去。

這不,趁著疫情期間,學業不忙,她爸逼著她寫小說[捂臉],每天憋300字左右,好像稍稍有點興趣了,我們不管她的內容,隨便寫,只幫她修改詞或語句,每天到時間自己就去寫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還是得培養他的興趣,可以先讓他抄寫自己喜歡的文字,也可以培養寫寫日記,還可以瞭解下作文培訓班。

希望能幫到你




春天裡的小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文難寫成了一個社會現象。

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寫作文好像沒有這麼費勁啊!

現在不光是三四年級的孩子,基本上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寫作文,我感覺最主要的首要的問題就是現在的孩子們基本上都不寫日記了。

記得小的時候學校老師經常讓我們寫日記,我感覺寫日記對提高寫作是一個很好的幫助,那時候的我們,也不像現在的孩子有那麼多書可看,那時候頂多哪個同學有本武俠或者什麼小人書之類的,我們沒有書的同學都是自己拿點好吃的東西給人家,或者拿自己的玩具和別人交換,然後然後自己才能獲得一個看書的機會,然後大家輪著看,你看完了,然後給我,我看完了再給他。

雖然只是看看武俠小說,但是我感覺對做寫作文肯定也是有提高的,是有幫助的。

現在的家庭條件都好了,每個家長在對待給孩子買書的這個事情是毫不吝嗇的,只要你想要,我就給你買,即使你不想要,我感覺你需要,我也給你買。

不管是什麼東西,你給他的越多,他就越不會珍惜,這是人類的通病!

每個人都一樣!

所以我們要多從人性上去考慮問題!

一:不要給他買太多的書,

二:我認為孩子要養成每天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就是也要讓他養成讀書的習慣,讓讀書成為習慣。

四:我們家長在家也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儘量不玩手機。





七九年的八零後


首先每個人都是從三四年級過來的,相信那時候對作文也都是沒有認知的,當年我壓根不知都作文是什麼東西,一點感覺也沒有,沒有喜歡不喜歡,剛一接觸新的東西,接受起來本來就有困難,而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接觸的新鮮事物永遠都超過當時年齡的接受能力的,否則就不會叫“學習”了。小孩子沒有自主學習,逼自己吸收的意志,所以引導就很關鍵了,就得需要慢慢來,畢竟都存在一個過程。


雨中慢步


不願意是因為沒掌握,這是一種常見的畏難心理,就好比上學學英語覺得各種牴觸,但出了社會見到外國人總想上去秀一秀[可愛]。所以,建議,先帶孩子開始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口頭先多跟孩子聊一聊所見所想所感所悟,進而鼓勵孩子寫下來,再作為應試技巧傳授給孩子。當孩子有了興趣,知道作文即生活,享受到分數帶來的成就感,就形成了內驅力,自然就不牴觸作文了。這是個循序漸進正向引導的過程,只是靠考試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52戰穎隨行13


首先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孩子不愛寫作的原因會有哪些?

1沒有建立很好的閱讀習慣,詞彙量太少,不知道寫一些什麼。

2沒有建立書寫得習慣.一想到又要寫字了,就頭大。平日裡老師讓練字,都很痛苦。更何況要寫幾百字的作文。

3對寫作不感興趣,不知道作文是一種內在情感的表達。

4語文的概括總結能力不太好,對一個事物的發生沒有進一步談論思考的習慣。所以會覺得沒有東西可以寫。

其次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可以這樣做:

1多給孩子看一些課外讀物。觀察他的興趣點,從他喜愛的讀物開始閱讀。興趣是最大的動力。

2可以買一些字帖讓孩子練字,寫得一手好字,誰不願意多寫寫呢?(當然這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如果他不願意,不要勉強)

3讓孩子寫作很多都是不願意的,不過,我們可以換一種方法,選一些優秀的電影作品,符合那個年齡段孩子看的。每次看完電影和孩子討論那部影視作品。

a電影好看嗎?哪個場景讓你印象最深刻?

b看了電影后給你什麼感受?

一開始可以引導孩子先用語言表達,堅持一段時間以後可以鼓勵用文字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寫影評的習慣就建立了。

潘潘老師說:所有習慣的建立,需要從興趣入手。好玩,輕鬆都會吸引人的嚮往。讓孩子從心裡開始改觀對寫作的認知。不是硬性的作業,而是一種愛好。

關注 一起分享育兒經驗



育兒潘潘老師


三四年級的孩子,才接觸寫作文,總不願意寫,這個現象非常普遍,主要是因為孩子閱讀量少,業餘生活不豐富,接觸大自然少造成的。針對以上原因,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1、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家長可以買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書引起孩子的讀書慾望;也可以自己把書裡的精彩內容講解給孩子聽,引起孩子讀書的慾望。比如:可以讓孩子讀《奇妙的數學王國》、《一隻想飛的貓》、《大林和小林》等等。

2、業餘時間讓孩子參與家庭的家務勞動,轉移玩手機遊戲的注意力。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包餃子,一起打掃衛生,一起整理房間等,孩子在做家務時不但能學到知識,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能為寫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3、家長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春天可以帶孩子去郊外踏青,夏天可以帶孩子去游泳,秋天可以帶孩子去秋遊,冬天可以帶孩子去滑冰,孩子在接觸大自然時不但能鍛鍊鍛鍊身體,增強免疫力,還能為寫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

4、寫作文可以讓孩子先從模仿開始。模仿別人作品的好詞好句,精彩段落,從模仿慢慢地逐漸變成自己的語言文字。

5、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大膽寫出自己的作品。要多讀多寫,寫完後要檢查和修改。

總之,三四年級的孩子剛接觸寫作文,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開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寫作的條件和環境,多鼓勵多表揚,相信孩子會越寫越好的。





果實累累


其實幾乎沒人願意寫作文,大部分是老師和家長的評價方式導致的。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看到孩子的作文,都會挑一大堆的問題和毛病,甚至可能會讓孩子重新好幾遍,直接打擊了孩子的寫作興趣。

要知道,寫作本來就不應該有特別統一的標準。更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孩子不同的特質、不同的寫作風格及寫作能力來評價和指導。

當然了,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可以改變自己。作為家長,我們面對孩子的作文,一定要記住“三一原則”,先說三個優點,再說一個缺點。說缺點的時候,一定要這樣說——“如果描寫再生動些,就會更好啦!”千萬不要這樣批評指責——“你寫的是作文嗎?簡直就是流水賬!”

接下來,要了解孩子不願寫作文的真實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可能原因是以下幾點,或者兼而有之。(1)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小,不愛讀書。導致詞彙量小,表達能力偏差。

辦法:家長陪伴孩子開始閱讀,逐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孩子的詞彙量就會增加,表達能力就會得到很大提升。大量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非常多,不僅僅是孩子會寫作文。

(2)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指責多過表揚鼓勵,因此不願意寫作文。

辦法:家長老師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這一招非常管用,屢試不爽。

(3)不會寫作文的方法。

辦法:除了學校老師會講方法,家長也要陪伴孩子去尋找各種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不要貪多,每次教一種方法,多次練習,直到孩子熟練運用。可以從孩子喜歡的小說或者童話寓言故事中尋找方法。

其實大多數孩子寫作文,會敘述,能把事情說清楚。只是不會描寫。家長幫助孩子一點點學習各種描寫方法,孩子學會了,也就能寫好作文了。

希望能對家長有幫助!


樓臺深翠微



這是孩子昨天觀察門前寫的不成文的作文


用戶4878538421511


我自己的真實經驗。

一是讓他背一些看圖寫話,可能會有人說這會固化小孩兒的思維,但實際上有小孩兒就是語言輸出比較差一點,那最簡單的辦法是積累和模仿,比如背了一篇中秋節的小作文,讓他自己寫一篇端午節的小作文。

二是從造句開始,我的孩子還在讀二年級,每天用三個詞寫三句話,短句子孩子的壓力沒有那麼大,也更容易接受,事實證明效果很好。

三是幫助總結,比如看圖寫話怎麼寫,先觀察環境,再觀察人物關係及動作表情,設定合理的情景和對話等,最後理順語句就可以了。

四是家長正確看待,不是所有小孩兒都可以出口成章,可能我們自己也很難做到。重要的是想辦法協助他找到方法,儘量彌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