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後期如何重點管理?如何適時收穫正確貯藏避免損失?

吖-壤


花生是我們日常常見的堅果,也是壓榨花生油的基本原料。花生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它的生長髮育過程分為早期(幼苗期)、中期(開花下針結莢前)、後期(結莢飽果成熟期)。那麼大家知道花生中後期如何重點管理嗎?y瑩這就跟大家聊一聊:



第一、花生中後期如何重點管理?

1.花生葉子的管理。花生的中期,也就是開花下針結莢前,是花生生長髮育和生殖生長並行時期,所需要的生長營養養分和吸收營養養分的旺盛期。很多農戶只是給花生根部撒肥培土,卻忽略了花生的葉子。葉子在太陽的光照下產生光合作用,而這些光合產物就會源源不斷地給植株輸送養分,為防止苗株徒長,應適時控苗。結合肥水的補充,為增產打好基礎。

2.花生中後期,防蟲防害。花生中後期,葉子生長面積增大覆行,株距間變得稠密。由於葉子變得稠密,如遇高溫多雨天氣,各種葉面病害滋生,如莖腐病、鏽病、葉斑病等;花生根部扦針下土結莢吸收所需要營養逐漸飽滿成熟,應預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病害;無論是葉面還是地下病蟲害,應及時做好防治措施,防患於未然。

3.合理排澇澆水。在花生的各個生長階段中,中後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時期。遇旱即澆,遇澇速排。有這麼一句形容花生需水的六字真言‘燥苗、溼花、潤莢’。


以上是花生中後期的重點管理,那麼如何適時收穫正確貯存避免損失呢?

花生收穫時期,過早收穫,果粒不成熟,乾癟,影響產量,減產;過遲收穫,又會使花生易掉果。在釆摘收穫前,拔出一棵看一下花生殼的網絡紋路是否清析,打開果實是否結實飽滿,殼內白膜是否呈青褐色;如果花生網絡紋路清析,果粒結實飽滿,殼內白膜青褐,花生就成熟啦。

採摘後的花生一定要暴曬,曬乾後的花生用防潮袋子裝好方便貯存。


以上就是花生的中後期重點管理以及花生的採摘貯存。

以上是個人觀點,大家閱讀後覺得有所補充或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


桂南瑩姐


花生中後期管理技術要點,適時收穫與正確儲藏

時值八九月份,花生進入扎針結果階段,一方面,出現連續陰雨天氣,溫度較低,光照不足,容易導致植株生長髮育不良;另一方面,雨水充足,光照強烈,氣溫較高,容易導致植株徒長。這兩方面都會使花生莢果發育不良,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


花生管理技術要點

1、 巧追花果肥

在生長髮育中期,花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達到最盛期,不僅莖葉生長較快,而且植株大量開花、下針,大批果針入土發育成莢果,對養分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對苗期未追肥的田塊,要在初花期畝追黃腐酸營養液12.5kg+平衡型複合肥肥20kg;在盛花期結合培土。此外,若植株心葉黃白失綠時,應噴施黃腐酸葉面肥600倍+0.3%~0.5%的硫酸亞鐵水溶液+糖醇鈣600倍噴霧。


2 、培土迎果針

培土可增厚土層,使果針早入土、早結果。培土要在田間剛封壟、少數果針已入土、大批果針入土前進行。培土方法是:在鋤鉤上扎一草環,深鋤猛拉,將土壅在花生基部兩側,但不要封埋莖基部。培土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培土後10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

3 、澆排兩不誤

花針期和結莢期是花生的需水臨界期,在此期間花生對水分十分敏感,因此要注意水分管理。花針期和結莢期適宜的土壤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遇旱及時澆水。澆水方式應選擇噴灌或小水快速溝灌,切忌大水漫灌。降水後及時排澇,以免造成大量爛果,降低產量和品質。



4 、控棵保穩長

花生田塊的土壤中氮肥含量豐富,如遇高溫多雨,花生容易徒長,而後極易倒伏,導致嚴重減產。因此,中高產花生田要在盛花期末、主莖超過40釐米高時,畝用泉林嘉有黃腐酸葉面肥600倍+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稀釋1500倍噴施,以控上促下,防止植株倒伏,注意應用濃度不能過高,否則會引起落葉和花生爛果。在綠色食品花生生產田,嚴禁用化學植物生長調節劑,需人工摘掉花生主莖和側枝的生長點進行控制。

5 、防治病蟲害

花生中期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斑病、蠐螬和棉鈴蟲。葉斑病發生初期可用40%多菌靈膠懸劑1000倍液或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施,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防治蠐螬,應在培土迎針時畝用5%阿維菌素顆粒劑2.5~3千克加細土30~40千克拌勻製成毒土,順壟撒於植株附近。防治棉鈴蟲的藥劑主要有4.5%高效氯氰菊酯、杜邦康寬等防治。



花生適時收穫

一般當植株呈現衰老,頂尖停止生長,植株上部殘存葉片變黃,中下部葉片脫落,莢果果殼變硬,網紋清晰,內果皮出現黑褐色的斑片,種子呈現原品種顏色,種皮變薄,籽仁飽滿,即為成熟。一般中大果品種單株英果有50--70%飽滿成熟,早熟中小果品種有75~85%飽滿成熟時.即可收穫。

花生收穫方式

收穫方法,主要有拔收、刨收、犁收和機械收穫,應根據土壤情況和收穫條件,選擇適宜的收穫方法,一般採用創收、犁收方法。刨收、犁收的關鍵是掌握好刨、犁深度。過深,既費力,花生根部帶土又多,造成抖土揀果困難,並易落果;過淺,易造成莢果損傷或丟失。犁、刨深度以10釐米為宜,應邊犁、刨,邊拾果抖土,以免土壤結塊造成抖土困難,增加落果。

花生晾曬與摘果

成熟莢果含水量50%左右,未成熟的莢果含水60%左右,必須及時晾曬使之乾燥,才能確保安全貯藏。花生收穫以後,需要及時晾曬。晾曬方法有田間晾曬和晾場晾曬,在我國花生主產區,尤其是北方花生產區,一般多采用田間晾曬。田問晾曬時,將3~4行花生合併排成一條,順壟堆放,根果向陽,並儘量將英果翻在鋪上。田間晾曬有助於植株中的養分繼續向種子中轉移,而且英果在植株上通風好,幹得快。花生田間晾曬後進行摘果,般採用手工摘果、人工摔果、打穀機脫果和摘果機等。留鍾用花生一定要採用手工摘果,雖然比較費工費時,效率低,但莢果和種仁不受損傷。人工拌果、機脫果或機摘果,效率較高,但對莢果和種仁的損傷率也高,多用於油用花生摘果。




貯藏方法和貯藏期間管理

花生的貯藏方法多以室內貯存,採用裝袋上垛、囤藏和散裝堆放,少數為室外囤藏。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必須滿足花生對安全貯藏條

(1)室內裝袋垛藏室內裝袋上垛,便於通氣、管理和發運,莢果破損少,貯藏質量高,但成本較高。

(2)室內囤藏室內囤藏,應離開牆壁建囤,以便通氣和管理。囤底鋪幹砂土13~15釐米,上面鋪上秸稈,周圍用簿圍住,囤高13~16米,囤中間應放入草把或通氣條筒直至囤底,以便通氣降溫。

(3)室內散裝堆放室內散裝堆放是一種較差的方法。檢查管理不便,通氣散熱不良,人為損失莢果也多,種子容易回潮和遭受蟲害襲擊。

(4) 室外囤藏室外囤藏,應在地勢高、乾燥通風、朝陽處建囤。地面用石塊或木棍架高33匣米,上鋪6.6~10匣米千玉米秸或高粱秸,圍秸簿,周圍用木樁固定,囤中問應放入草把或通氣條筒直至甩底,以便通氣降溫。英果裝滿後,封頂防雨。

請貯藏過程中,要定期檢查英果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尤其是剛入庫的一個月內要特別注意。如果超過安全界限,應立即通風或翻倉、日曬,使花生安全度過貯藏關。


農技聯盟丨新農人


花生中後期管理十分重要,為啥這麼說呢?它關係到花生的畝產量,一般花生畝產量600斤以上,中後期管理能影響產量20%,處理恰當能增產,有病蟲害情況直接減產20%以上。


究竟地裡生長的花生哪些方面可以起到效果,避免一些損失?

1、花生不喜歡太澇,積水嚴重容易使花生死根,果實脫落。

2、看到花生秧生長過程中出現枯黃、乏力時,儘快追肥,追肥用尿素、氮肥、磷肥即可,一畝地用30斤尿素。為了保證花生生長所需的各類肥料,也可以用葉面肥,葉面肥噴發2次,間隔7天噴一次。


3、收穫的季節要把握準確,一般在9月上旬,生長期是128天左右。但收穫時也要看花生秧的情況,如果花生秧基本落葉了,要儘快採收花生,不然花生果實與花生秧脫落。

種花生用用機械化雖容易,但是難就難在收穫期,因為採收時間及成熟情況不好把握,所以要根據實地情況收穫,你覺得呢?或者按照128天標準時間,你覺得呢?


小希時間


花生中後期管理,抓住以下幾點:

(一)中期,主要防蟲保葉,防止徒長,除草排澇管理。

保葉,用殺菌藥多菌靈噴霧,間隔5到6天,連噴三次,預防各種葉斑病發生。

防蟲,如果出現蟲害,在一齡期可用環保阿維菌素,與多菌靈一起噴霧,沒有蟲就不用噴霧。

增加植株健壯,防止花生徒長,用唑類婑化藥,在花生株高3Cm時蹲蔓,防止徒長,同時噴撒速效鈣,增加植株健壯。

(二)晚期管理,晚期管理主要是,排澇適時收穫,增加能量轉化工作。

立秋後,是花生果膨大期,增加能量轉化主要是增施鉀肥,一般用磷酸二氫鉀,噴霧一到二次,提高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能量轉移到花生果中。

適時收穫,主要是防止落花生,過早過晚都會影響產量,一般按品種生長期,來進行觀察計算收穫期,最好是在花生落葉,每枝頂端有五到六片葉,是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