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趙高指鹿為馬,秦二世看不出來嗎?

用戶94493459955


自古二世而亡的朝代有很多,大一統王朝有秦朝、西晉、隋朝,其中原因各有不同,但總歸最大的責任人是皇帝。但凡新王朝替代舊王朝,開國皇帝大多英明神武,不過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卻經常出現問題。

(秦始皇)

一個政權如果無法撐過第二代、第三代,那麼國家就岌岌可危。一旦闖過這層壁壘,大多可以長盛不衰,好比明代朱允炆掌權後發生的靖難之役,叔叔搶奪侄子的政權,隨即永樂盛世出現。再比如宋真宗趙恆,澶州之戰和契丹武力抗衡,最後以《澶淵之盟》達成雙方百餘年和平。

在君主專制的古代,皇帝至高無上,幾乎一切重大國家政策都要皇帝一人做主,所以統治者的一舉一動影響巨大。一位明君可以讓國家興盛一時,而一個昏君則可能直接導致國家滅亡,畢竟破壞比建設容易得多。

(胡亥劇照)

秦二世胡亥就是那位糊塗且殘暴的君主,秦始皇千辛萬苦才成就如此偉業,到了胡亥手中,僅僅3年就滿盤皆輸。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發動政變,謊稱秦始皇在死前確立胡亥為太子,並陷害致死長子扶蘇、大將蒙恬。

史料記載“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史稱沙丘政變,胡亥登基之後,趙高得勢。

(長子扶蘇)

趙高本是一宦官,源於他是秦國皇室遠親,才被皇室收留,再者趙高擅於權謀和察言觀色,所以成為秦二世胡亥的老師,二世繼位後,隨即獨攬大權。提起宦官,幾乎沒有什麼善類,而這趙高趙大人更是壞得掉渣。

胡亥不問政事,整日在後宮玩樂,趙高則剷除異己,位極人臣。隨著趙高勢力增大,他也不再滿足宰相的權力,開始把觸角伸向了皇權。胡亥則只會在後宮淫樂,他以為趙高是個聽話的奴僕,料想不到趙高狼子野心,打起了皇權的主意。

(趙高劇照)

一次,趙高想測試一下大臣們的忠誠度,便向皇帝進獻一頭鹿。

在大殿之上,趙高說:“陛下,臣向陛下進獻駿馬一匹。”

胡亥:“丞相,這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那麼我們就問問大臣們,這是馬還是鹿?”

大臣們見到如此場景,大多都說這是馬,只有少數人說這是鹿。說是馬的是恐懼趙高的權勢,說是鹿的之後趙高基本都殺掉了。昏庸的胡亥則一拍腦門,認定自己眼花了,便回去休息了。這就是著名的“指鹿為馬”的典故。

(指鹿為馬)

史書記載:“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

這次的試探趙高顯示了他的權勢,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幹掉胡亥,自己做皇帝。胡亥殘忍弒殺,和趙高可謂一丘之貉,只不過壞人和壞人之間不一定就能和平共處。趙高略施小計,讓胡亥到望夷宮齋戒,之後命令女婿閻樂前去刺殺胡亥。

這可是明目張膽的謀刺,可見趙高的權勢大到了什麼地步。等胡亥意識到趙高要殺他,一切都已經晚了,他身邊只剩下了一個太監,其他人都跑了。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胡亥多麼不得人心,做皇帝做得到這個份上也是獨一無二了。

(趙高)

胡亥在最後關頭沒有一點君主的尊嚴,竟然向來行刺的人求饒,想來胡亥在殘害手足之時也沒有料想到有這般下場。

最後關頭,胡亥對閻樂求饒說:“我能不能見見丞相?”

閻樂答:“不行!”

胡亥再問:“給我一個郡當王爺可以嗎?或者當個萬戶侯也行,讓我和妻子當個平民百姓總可以吧?”

閻樂拒絕之後,命令士兵幹掉胡亥,絕望之下,胡亥選擇了自殺,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奸臣趙高當然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只不過比胡亥晚了一步而已。多行不義必自斃,胡亥和趙高的惡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而另一個強大的漢族政權也逐漸露出身影。參考資料:《史記 秦始皇本紀第六》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精彩內幕解讀。


戰爭史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因為從小聰穎伶俐,能言善辯,深受秦始皇喜愛。但因為其長子扶蘇為人忠厚老實,又沒犯錯,因此,秦始皇"默認"扶蘇"為接班人。


然而,秦皇島始皇病逝於出了火兒途中後,宦官趙高聯合李斯,釆取秘不發喪、假傳聖旨的方式,處死了扶蘇和名將蒙恬等人,把胡亥扶上了皇帝的寶座。隨後,實權在握的趙高千方百計處去了李斯。


為了展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勢,為了排除異己,有一次上朝,趙高牽了一頭鹿,然後對眾人說這是一匹馬,朝中眾臣大多附和趙高說是一匹馬,只有少數幾個實話實說是鹿。結果,事後說是鹿的人都被處死了。


整個過程,秦二世胡亥當然看的出趙高牽的究竟是鹿是馬。要知道秦二世有眼有耳,又聰明有才,不是傻子,當然能判斷出趙高牽的是什麼。他之所以不點明,一方面胡亥有苦說不出,他是一個被架空的皇帝,權力都在趙高手上。面對趙高的強勢,胡亥只能裝糊塗,否則,不但可能烏紗帽不保,而且有性命之憂。

總之,在當時的嚴竣形勢下,秦二世雖然做為皇帝,但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佯裝不知,但內心的憂痛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和知曉的。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這就是一次經典的賣柺活動,秦二世被趙高一頓忽悠給忽悠瘸了。

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趙高送了一匹鹿給秦二世,卻非說它是一匹千里馬。

二世疑惑著看著趙高,心想他離得老年痴呆的年齡還差的遠啊,於是搖頭大笑:“丞相開玩笑邪,謂鹿為馬?”

可是趙高非說它是一匹馬,並牽到群臣面前讓他們一個一個辨認。

大秦王朝的袞袞諸公們全被這個高深的問題給難住了,有的膽小鬼嚇得不敢回答,有的蠢人想了半天腦袋還是沒轉過彎來只好說它是鹿,更多的聰明人在片刻的遲疑後開始大聲疾呼:這明明就是一匹馬嘛,好馬,好馬呀!

趙高把指鹿為鹿的人全殺了。

從此,群臣再無一人敢逆趙高的意,趙高說什麼,就是什麼,就算放屁,也是香的。

而秦二世經此一事,不但沒有懷疑趙高,反而認為自己神經有毛病,從此再不敢上朝,天天在上林苑遊玩射獵,剛開始還只射些兔子之類,到後來竟發展成射起活人來——如果說秦二世從前還有些許理智,到這會兒也被趙高忽悠成了一個真的神經病。

李敖先生有句說的好:古代的皇宮可算是一種畸形的結合——有成千上萬的女性生殖器,有上千上百的沒有生殖器,卻只有皇帝一個人有男性生殖器——然而這唯一擁有男性生殖器的人卻往往反被沒有這件珍貴物件兒的婦人與太監們玩弄於鼓掌之上,這可真是歷史的絕妙諷刺。


千古名將英雄夢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

秦二世是昏君但不是傻瓜,他當然知道那是一頭鹿,但趙高非說以一匹馬,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就讓大臣來評議。

認為是鹿的都被趙高處死了!

權力這東西,就是用來顛倒黑白的,如果馬就是馬,鹿就是鹿,那要權力做什麼,趙高要的不是鹿,也不是馬,而是彰顯權力。

是鹿是馬,皇帝說了不算,趙高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陳凱歌早年導演的《刺秦》就出現過類似的橋段,嫪毐站在窄窄的天橋上放聲大喊:大王說幾就是幾!

這當然是陳凱歌杜撰的橋段,但我想靈感就是來自“指鹿為馬”,只不過掉了個個。權力在誰手裡誰說了算!

那些指鹿為馬的大臣都明白這個道理,惟有二世這個傻瓜,依舊認為這只是個遊戲,不但不怪罪趙高,還把天下都交給他,自己躲到深宮裡做安樂公,等到趙高要殺他才反應過來,有人揭發趙高,他問道:公何不早告我,乃至與此?下臣回覆:臣不敢言,故的全,使臣早言,皆已誅,安的當今!



日慕鄉關


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但是此時秦二世形同空氣、形同虛設,再說出與眾人不同的觀點,那就成了唯一“錯”的那個人,而“錯”而無德的人理應被趕下臺,秦二世雖然昏庸無道,最後砸了自己的腳。

這是趙高關鍵的一步棋,這是叫百官在秦二世和趙高之間表態的的做法。

當所有人都不敢說真話時,敢於說真話的人就是錯的。

趙高的升級之路有三個關鍵階段。

一就是和李斯矯詔讓胡亥繼位。

二就是誅殺異己勢力包括李斯。

三就是指鹿為馬。

李斯錯就錯在他為了自己的私慾中了趙高的圈套,之後趙高阿諛奉承發揮長處,獲得了秦二世的信任。

趙高利用秦二世的權威逐個剷除大臣,最後輪到了李斯頭上。

當朝廷中在也沒有能與之抗衡的人時,朝臣都分不清趙高傳達的是否是皇帝的旨意,不過這不重要,聽趙高的就能保住腦袋。

所以胡亥的死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泊圖泊途


趙高指鹿為馬的時候,秦王朝基本上都被趙高給控制住了。

當時的情況是,章邯等秦軍在鉅鹿打了敗仗,劉邦馬上就要攻入到咸陽城了。而且劉邦有和趙高暗通消息,大意就是若是趙高把秦二世給幹掉,劉邦和趙高兩人共分關中之地。

當時秦國的情況,趙高比誰都清楚,大秦王朝說完蛋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但是,殺皇帝還是風險比較大的,趙高必須試探一下,看看他若是把秦二世給殺了之後,會不會引起混亂來。

這時候趙高就想到了用一頭鹿來測試。

他想通過這件事,來看看朝中究竟還有沒有他的死黨。

所以,那一天很久不理朝政的秦二世來到了秦庭大殿。

然後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趙高就命令手下把一頭鹿給放了進來。

趙高告訴秦二世,陛下,這是微臣獻給您的千里馬。

秦二世一看,就笑了,他告訴趙高,丞相恐怕弄錯了吧,這明明是一頭梅花鹿嗎?

趙高說道,這那裡是梅花鹿,這是千里馬。

這時候大臣們都猜透了趙高的心思,趙高這時候要奪權篡位了。

秦二世開始問左右,你們覺得這是馬還是鹿?

大部分人因為懼怕趙高,所以,他們都說這是鹿,只有少量的人說是馬。

昏庸的秦二世也犯嘀咕了,怎麼這麼多人說這是鹿呢?難道我弱智的真的是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了嗎?

秦二世以為自己生了重病,眼睛不好用了,誤把馬當成鹿了。

可以確切的說這時候的秦二世真的分辨不出來,他眼前的這個動物到底是鹿還是馬。

他還是很信任趙高,說自己整天沉溺於酒色,連馬和鹿都分不清楚了,他要找個安靜的地方去休養一段時間。

趙高就把他給打發到了人煙稀少的望夷宮,就是在這裡趙高派他的女婿閻樂把秦二世給殺害的。

當然當趙高把秦二世殺害的消息告訴劉邦的時候,劉邦就反悔了。

劉邦是不願意和趙高共享關中之地的,所以,他說沒說過和趙高共享關中之地這句話。

趙高氣的要死,真沒想到自己會遇到比自己更加流氓的流氓。

趙高要自己當皇帝了,可惜的是他沒有當成,因為他要坐皇帝的寶座的時候,發生了地震,他以為是上天震怒了。

不得已趙高找來了流有皇室血液的秦子嬰來當秦王,子嬰在當秦王的那一天,就設了一個計把趙高給殺害了。

最後,是子嬰投降了劉邦,結束了大秦王朝的生命。


漢史趣聞


說到指鹿為馬指鹿為馬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譯文: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秦二世胡亥雖說昏庸無道,我認為這些基本的常識他還是有的,他又不是老眼昏花。秦二世那時候年紀並不大,一開始皇帝並不是秦二世的,應該是公子扶蘇的,只是因為趙高和丞相李斯從中使計,秦二世才坐上了皇帝這個位置。趙高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把丞相李斯給剷除了。而秦二世也成為了趙高的傀儡。秦二世被趙高的聲色犬馬所迷倒所以在朝中動彈不得,他那時候雖然名義上是皇帝但是,但是秦二世已經不行了。指鹿為馬成為了大秦帝國消亡的圓舞曲。

謝謝大家,希望大家能夠點贊、關注、評論。謝謝大家


影視啟元


其實“指鹿為馬”是趙高想借用一隻鹿來排除異己的,目的是控制朝政大權,為自己篡位做準備。他用這一招,來試探朝中的大臣,誰對自己忠心,誰有異心。所以,當趙高在朝堂上,叫人帶了一隻“鹿”獻給秦二世時,故意說了一句:“我把這一匹馬,獻給陛下!”秦二世沒有老眼昏花,不可能說是鹿,說了一句:“丞相錯了吧,這分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成是一匹馬?”秦二世又問身邊的大臣,讓他們來判斷。正直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隻鹿。而那些膽小怕事的就選擇沉默,誰也不得罪,而那些諂媚的大臣就會趨炎附勢,按照趙高的意思說是“馬”。最後,說是“鹿”的大臣,全部被處死,要知道被處死的人可都是忠心耿耿的人啊!從這件事過後,秦二世身邊再也沒有一個敢說真話的人。所以,陳勝的軍隊,兵臨咸陽城的時候,秦二世才知道,自己被趙高騙了。所以在這之前,秦二世根本不知道趙高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權臣。

秦二世做皇帝,是趙高一手策劃的,胡亥本身並沒有什麼才能,可以說很昏庸,也很貪玩。因為趙高做過胡亥的老師,對其非常瞭解,如果讓胡亥做皇帝,自己可以控制他。如果扶蘇做皇帝,趙高不僅僅會失去榮華富貴,連命都保不住。所以趙高在秦始皇死後,私自扣留秦始皇的詔書然後策反了秦國的二把手李斯,他這麼做就是孤注一擲,誰也沒有料到密謀如此的順利。從趙高密謀殺扶蘇,甚至建議胡亥殺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這件事來看,胡亥根本沒有腦子,這種眾叛親離的事情,也導致他最後孤立無援。趙高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包括“指鹿為馬”胡亥都沒有懷疑趙高有二心。只能說明一點,胡亥被突如其來的皇位衝昏了頭腦,根本沒有往別處想。以為,趙高在國內排除異己,都是為自己著想,只是胡亥太嫩了一點,對趙高這個野心家,他也沒有防備。

秦二世被殺,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忠心耿耿,敢講真話的人已經被趙高殺得一乾二淨,秦二世身邊全是趙高的爪牙,所以趙高可以封鎖消息。直到,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起義軍摧枯拉朽很快打到咸陽的時候,趙高實在隱瞞不了。趙高再當時也害怕秦二世問罪,所以先下手為強。不過趙高殺死秦二世以後,自己想做皇帝,沒有人支持他。趙高並未真正意義上的控制秦國,如果秦二世早點留意趙高,說不定還能扳回一局。只可惜有才能的秦國大臣,基本被屠殺殆盡,導致最後沒有可用之才,當六國後裔紛紛起義的時候,秦國已經找不到能為朝廷效力的人,這都是胡亥自作孽不可活啊!


謀士說


秦二世又不是傻瓜,怎麼會看不出來趙高在蒙他呢?

實際情況是,秦二世這時已經知道自己完全被趙高控制了。

其實秦二世並不是一個有主見的人,他從頭到尾都是被趙高牽著鼻子走。

秦始皇死後,趙高鼓動胡亥取代扶蘇,他們曾有過一段對話。

趙高便對胡亥說:“皇上駕崩,沒有詔令給諸皇子,只留封信給扶蘇。扶蘇一回來,就是皇帝了,到時你可就什麼也沒了,如何是好?”

胡亥年齡小,心機也不深,便說:“本來就是這樣,賢明的君主識臣,賢明的父親知子,傳位給扶蘇,理所當然,有什麼好說的呢?”

趙高搖搖頭說:“並非如此。當今天下之大權,操在公子您、趙高和丞相李斯手裡,公子您應該要爭取皇帝寶座。別人當臣子與自己當臣子,統治別人與被人統治,那可是大大不同啊。”

這時的胡亥還有點天良,答道:“廢兄立弟,就是不義;不奉父詔,就是不孝;沒能力卻要強出頭,這是不能;這樣做,天下不服,社稷傾危啊。”

趙高糊弄說:“以前商湯、周武王誅殺其主,天下稱義,不能說不忠;衛君殺父,孔子稱讚,不能說不孝。顧小忘大,必有後害;狐疑猶豫,後必有悔;斷而敢行,後有成功。公子應當及早下手。”

從這裡可以看出,胡亥並不是個傻蛋,大道理他都懂。然而,他終究不能抵禦皇帝寶座的誘惑。不過,皇帝並不是那麼好當的,為了屁股坐得穩,就得收拾潛在的敵人與對手,否則怎麼睡得安心。秦二世是個貪圖享樂的人,具體的事,還得趙高來做。於是殺儘自己的兄弟姐妹,殺掉蒙氏兄弟以及其他可以動搖帝位的大臣武將。在這個過程中,國家之實際權力,已經不在秦二世之手,而是在趙高之手了。

秦二世則完全只圖享樂。他對趙高表明心跡:“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以終吾年壽。”政事你去辦,我只顧享樂就行。

在東方叛亂後,大秦帝國的主力被殲滅,劉邦打到眼皮底下了。

直到這個時候,趙高才感到大禍臨頭。秦二世雖說傀儡,怎麼說也是皇帝,若是發現自己隱瞞戰況,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他決定來一次權力測壓。

他把一頭鹿拉到朝堂之上,對秦二世說:“臣獻上一匹馬。”秦二世一看樂了,笑著說:“丞相的眼力也太差了,把鹿說成馬。”

趙高假裝很驚訝,說這明明是馬,怎麼會是鹿呢?便問左右文武官員。大家都知道趙高在搞鬼,有些人沉默不語,有些人拍馬屁說是馬,也有些人實在看不下去說實話了。趙高把這些敢說實話的人都記了下來,不久後,這些人全部被抓了起來,扣上各種各樣的罪名。

“指鹿為馬”可以說是最最拙劣的表演,只要不是傻蛋,都可以看出趙高這個人是何等陰險。秦二世呢?秦二世真的會糊塗到懷疑自己的眼睛嗎?當然不可能。我分析一下幾種可能:第一,他只是把趙高的話當作一個笑話,不以為然。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就算一個平民百姓,若有人這樣耍自己,也要火冒三丈,何況是皇帝呢?第二種可能,秦二世明知趙高耍自己,但沒辦法,看看大臣們的表現,也可以知道這個朝廷已經完全被趙高控制了,自己能怎麼樣呢?不如享樂一天算一天。

只是趙高沒想讓秦二世繼續享樂,而是想用他的腦袋,換取與東方義軍的議和。他派閻樂去殺掉秦二世。在臨死之前,秦二世與閻樂有一段對話。

秦二世問說:“我可以見丞相嗎?”

“不行。”

“可以當個郡王嗎?”

“不行。”

“萬戶侯?”

“沒門。”

“那當個小老百姓總可以吧。”

閻樂沒耐心了:“我奉丞相之命,為天下誅殺足下,你再多說,我也不敢稟告。”秦二世絕望了,選擇自殺。

從這最後的對話裡,可以看出,秦二世問到“可以見丞相嗎”時,彷彿趙高一直就是他的上司似的,彷彿趙高就是太上皇似的。他不是一個有膽的人,而只是貪圖享樂的傀儡。


君山話史


當然能看出啦,秦二世胡亥只是能力不行又不傻。他的知識體系促使他第一時間做出了本能反應,肯定那是一頭鹿。只是多數人裝糊塗他才恍惚了。不過我覺得胡亥恍惚不完全是智力問題,趙高牽來的可能是一頭雌鹿,不長角的那種,有一定迷惑性——畢竟模稜兩可才好渾水摸魚。胡亥不再堅持,進而覺得自己有問題並求助於太卜算卦也可佐證。

胡亥是有一定智商的,他清除兄弟舊臣穩固權力,效仿秦始皇巡行示威,都說明他沒有傳說中的不堪。只是因為年輕和貪玩,在老謀深算的趙高面前顯得餘額不足。趙高當過胡亥的法律老師瞭解其秉性,知道怎麼對症下藥。加之他又以保持神秘為說辭斷絕了胡亥與大臣間的信息溝通,胡亥對他一直深信不疑。

隨著形勢日趨嚴峻,胡亥也一度派人責問趙高。這可能是他對趙高不信任的萌始,然而卻招來殺身之禍。臨死前胡亥曾夢見白虎咬死驂馬,應該也是感覺到了不妙,但他沒相信第六感也沒審時度勢,而是繼續求助於太卜。困擾他的不止智商上限還有知識邊界,這才是真正的悲哀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