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故事

回想起我的讀書之路,真是感慨萬千。

記得剛升入初中三年級,我就在“文革”的“停課鬧革命”浪潮中回村“修理地球”了。69年公社辦起了高中,我滿懷希望去報名,卻被迎頭澆了一盆涼水:“你初中沒畢業,讀什麼高中。”任我苦苦哀求痛哭,始終沒能跨進高中學校的門檻。

但我沒有放棄讀書,沒有放棄對人生理想的追求。那時我看到農村缺醫少藥,就想當一個救死扶傷的大夫,我就買了、借了許多醫學方面的書來讀,但由於沒有實踐的機會,沒有行家的指導,我終於沒能當成醫生。後來我又自學物理及機械方面的書,想為農業機械化出力,但一個沒有“靠山”的農家的孩子,學了這些又有什麼用?理想成了一個個美麗的肥皂泡。但我始終沒有放棄讀書。在放牛坡上,在田頭地邊、樹陰下,甚至剛剛停歇的打穀機旁、土車旁,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單瘦的青年,在與他同齡的人都在追唱逐嘻鬧時,他卻在如飢似渴的吮吸書本的營養。70年,我進了公社矽砂礦,到了一個人跡罕至的荒山中,過著“渴飲清泉、飢餐山薯”的野人生活,一天工作下來,累得骨頭都散了架,但我卻仍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忍受著蚊蟲的叮咬,在進行“x+y”的“遊戲”。記得有一次,我看著書卻睡著了,夢中打翻了油燈,燒著了床鋪工棚,幸虧其他工友將火撲滅,才沒有造成大的事故,但卻要挨中午在工地看守場地半個月的處罰。這也是苦差,一個人在荒山上頂著烈日,餓到別人上工才能帶點飯給你吃。我卻竊喜,可以不用上下跑幾里路,正好省下時間讀書了。就在那“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月裡,我自學完了初高中的大部分課程,看了許多當時能看到的各類書籍,尤其是讀了不少古文性質的中醫藥書和文學書,為以後讀文科打下了基礎。

萬紫會|我的讀書故事


我的刻苦讀書使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我成了村裡的“字典”,人們遇到信件上、書本上的難題,都來問我。這使我對書本越來越痴迷了。不久我獲得了一個“書櫃子”的說不上美的“稱號”。在我的家鄉,人們也許沒聽說過“牛角掛書”的故事,卻真切地看到了現實中的“牛角掛書”,看到了泥土挑子裡藏書的事。終於,這“美名”使我交上了好運,73年我被村上推薦擔任了民辦教師。我真是欣喜若狂,更加奮發學習。兩年後,這個僅上了一年初中的我居然擔任了中學數學、英語教師,且教學效果不錯,還被評上了出席縣的優秀教師。

77年恢復高考,78年允許已婚的社青參加高考,我得到消息時離考試時間僅一個月了,但我還是報了名。當我這個沒畢業證的去報考時,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嘲諷,一個領導說:“初中沒畢業考大學?湊熱鬧!你要是考上了,我倒著走回去。”我只報之一笑。但在一個月要複習完那麼多功課,有些課程我還是很生疏的。當時我任教兩個不同年級的班的課,任班主任,家裡有一個身患重病的母親和出世不久的嬰兒,其困難可想而知。但我沒有退縮。每個星期日,我用自行車馱著母親,來回蹬七八十公里,送她去省城看病;平常白天上課,晚上把煤油燈移到蚊帳裡學習,妻忙完了家務就來為我打扇,生活雖苦,卻也充滿希望和信心。

萬紫會|我的讀書故事


但就在考試前天晚上,我動搖了。那天送母親看病回來,極度的勞累、母親的不治之症,家庭的經濟的困難,使我想到即使考上大學,我哪有條件上?我決定放棄。第二天天剛亮,我就下田去參加“雙搶”(搶收搶插)了。我拼命地踩打稻機,發瀉胸中的鬱悶。突然,晨曦中我看見了我的妻子扶著我那病弱的慈母站在田頭。

母親的呼喚、妻子的勸慰,還是使我走進了考場。這 一考,又讓我步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殿堂。令我萬分悲痛的是,將我從泥水中拉進考場的我苦命的母親,在懷著無限的喜悅將她的兒子送入大學後兩個月就離開了人世,她沒有享受到兒子的一點回報。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了那所曾經哭著要進卻不能進的高中學校工作。在那裡,我入了黨,評上了高級職稱,擔任過領導,也把一批批學生送入社會,送進大學。

萬紫會|我的讀書故事


回想起我的讀書之路,這是一條艱難的對人生的苦苦追求之路。沒有追求,沒有堅軔不拔的精神,我不可能在那樣的環境裡堅持自學。至今我村上許多人還用我的苦學精神激勵自己的孩子,我也經常用自己的讀書經歷來啟示學生。


我的讀書故事 童定坤

——此文刊登在《深圳教育》2002年1月1日綜合副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