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事俗語: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種蕎豆(蕎麥),是什麼意思?

農家樂786


“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種蕎豆”的意思就是從入伏開始往後數的十天裡可以種芝麻;二伏豆的意思可不是種黃豆,而是種綠豆,在入二伏往後的10-20天裡可以種綠豆;到了伏天的最後十天裡如果天氣有雨還可以種蕎麥。

芝麻在我們老家很少有種在大田裡的,只有在花生和地瓜苗定型後,有缺苗的,補苗的話又有可能被欺苗長不起來,就補上芝麻了。要補就補白芝麻,可千萬不能補黑芝麻,黑芝麻長勢太猛,秸稈太大,會影響周圍作物生長。再就是把芝麻種在地阡上,入伏後雨水多,乾旱的地阡正好適合種芝麻。

綠豆是一種生長速度比較快的農作物,即可春播也可夏播。在夏季的二伏天裡補種綠豆還是不錯的,它生育期短,且對土壤是否貧瘠沒有要求。

三伏還可以種蕎麥,蕎麥也是生育期比較短的作物,前期的三伏高溫正好可以讓蕎麥趕緊長起來,開花結籽正好趕上秋天的涼爽天氣,也能有個好收成,在我老家沒有專門種植蕎麥的,除了地阡種植外,就是早收的作物閒地了。那時家家種植菸草,菸草在我們暑假裡就烤完了,剩下一片片閒地,沒有套種花生的就種上了蕎麥,不至於在大好時光裡浪費了土地。

在我們山東還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有雨種蕎麥”一說。所謂的不同只是按照當地的氣候不同改變的,是老百姓多年來的經驗之談。





冰原落雪


首先要知道頭伏、二伏、三伏具體是什麼時候

頭伏:從夏至那天開始推算的,夏至以後數到第三個庚日(一個庚日是10天)夏至日當天查看下具體的天干排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二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了,也沒有個固定的天數,它起始日就是立夏後第四個庚日,其實也就是頭伏起始再經歷一個庚日循環,數上10天就是中伏的起始

三伏:末伏的計算從立秋往後數第一個庚日算起,就是看立秋那天是排行老幾離庚要幾天就用立秋那天的日期加上幾天就是三伏的起始日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在頭伏期間適合種芝麻

二伏天期間適合種豆

三伏天期間適合種蕎豆


米撈的農村生活


週五7月12日(農曆的六月初十日)是數伏的第一天,伏天民諺有“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芝麻二伏豆,三伏還能種蕎麥”,意思是夏季進入伏天的時候,在頭伏(從夏至開始後十天)適合種植芝麻;二伏(頭伏之後十天)是種植大豆,青菜等的最佳時期;在三伏(二伏之後十天或二十天)種植蕎麥也不晚。

前幾年,我曾經蒐集整理了《魁星廟與虧心廟》的傳說……傳說在很多年以前,這一帶連續三年鬧旱災,莊稼幾乎顆粒不收,人們只得靠挖野菜、吃樹皮來度日,不少人因誤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身亡。好容易到了第三年的六月底,老天爺才降下了人們期盼已久的大雨。但這時各種農作物的種植時間早已過去,人們也只能望雨興嘆,空歡喜一場。這時,天上的一位叫“魁星”的神仙看到這裡的情景,決心拯救這一方的百姓,他立即找到了觀音菩薩,向她要來了晚季糧食作物——蕎麥,撒在了黃巢地區周圍的山嶺上,(季節正是三伏時間)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村子周圍的山嶺上都長滿了紅色莖稈、開著小白花的蕎麥。黃巢地區的人們得救了。為了紀念這位大慈大悲的神仙,人們修建了這座廟,並取名叫“魁星廟”。每年農曆的六月,人們都自覺的來這裡燒香跪拜……蕎麥(學名:Fagopyrum esculentum)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90釐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稜,無毛或於一側沿縱稜具乳頭狀突起。不屬於禾本科,是一種雙子葉植物。蕎麥是從野生蕎麥(Fagopyrum leptopodum)演化出來的,但野生蕎麥是一種藤本植物,蕎麥是直立莖的。蕎麥種子是三角形,被一個硬殼包括,去殼後磨麵食用。蕎麥生長期短,可以在貧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長,不需要過多的養分和氮素,下種晚,在比較涼爽的氣候下開花。可以作為綠肥、飼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蓋植物。

從傳統意義上講,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儲存的大白菜和大蘿蔔,所以種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蘿蔔就顯得很重要。所謂的頭伏蘿蔔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後,第一個10天稱為頭伏,這個季節就要種蘿蔔了,第二個10天稱為二伏,這時就要種白菜了。一般二伏過後正好“立秋”,白菜最好在這時出苗最好。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按照中國北方傳統的習俗,在今天都要包餃子。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很深的歷史根源,每件事如果都要從歷史角度上看,可能都要和五千年的文化打上連!先不查歷史,就說我們知道的習俗,每個陰曆節氣都有說法,還都和“吃”有關。像:初一餃子初二面……..還有頭伏餃子二伏面,農民朋友的說法是:頭伏芝麻二伏都,三伏種蕎麥。和“吃”打上連,不是壞事,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中國的飲食文化都是不斷摸索,最後總結出各種吃法,這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民族文化知識的一種體現。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柳埠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還有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另外,有的地區還有給牛改善飲食的習俗,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幹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另外還有俗語說: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溼,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現在剛是頭伏,吃完餃子到了二伏又要吃麵了。我們在頭伏吃餃子,在二伏吃麵,都是傳統文化流傳至今的一種延續表現。在炎熱的夏季,我們也不要忘記飲食衛生,如果您在吃餃子或者吃麵的時候,儘可能吃一些大蒜,這樣不但能提高飲食味道,也能預防許多腸道疾病的發生!祝大家頭伏快樂!


幸福的五花肉


從農時來說,是播種秋菜的時節,俗活說:“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過去遭了災,農作物全光,即使三伏,仍能種蕎麥以補救。過了三伏,只好撂地,以待秋播了。以前種東西都有些規律,不過現在有些變成一年四季都有種,環境空氣天氣都在變化,螞蟻咬人都有毒,以前還不會。


左先右生


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有雨種蕎麥”

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算起,頭伏為10天,二伏為10天或20天,三伏為10天。頭伏適合種蘿蔔,二伏適合種大白菜和青菜,三伏後有雨水的話就可以種植蕎麥了。

"小暑種芝麻,當頭一枝花"

芝麻是喜溫的夏作物,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更好地生長,因此,適時進行播種,才能滿足芝麻對光、溫、水、氣、土、肥的需要。小暑節氣溫度高,適宜芝麻的生長髮育,所以在這個時候種植芝麻後期才能夠高產。不過我國南北地區的氣候也存在著差異,例如在江西,頭伏是播種最適合的時期,廣東則有“小暑芝麻,大暑豆”的說法,而在湖北則是 “頭伏芝麻,二伏豆”。所以,地區不同,種植時間也有所差異。

SosoImg

“暑伏不種薯,種薯不結薯”

這句話的意思是伏天之後就不種植紅薯了,因為太晚的話,紅薯會無法結果,即使結果了也沒時間長個頭,果實會不好吃。因此夏天種植紅薯早一點才好,晚了就會影響收成。

由此可見,農村的諺語都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直以來對於農業生產都有著一定的引導作用,以前的人就是根據這些農諺從事耕種與勞作的


丹丹的奮鬥日記


夏天有三伏,頭伏適合種蘿蔔。二伏適合種白菜,三伏適合種蕎麥。要根據作物的生長條件和環境進行種植。


威子生活


意思是在夏季進入伏天的時候,頭伏(從夏至開始後的10天)適合種芝麻,二伏(頭伏之後的10天)適合種綠豆,三伏(二伏之後的第10~20天,)適合種蕎麥。


張小姐起名


是指農作物的種植要按照大自然的24節氣來種植,才能正常成長


成都的易奶奶


意思是農作物的種植都是有規律的


淋雨一直走L


意思是頭伏過後不能再種芝麻,二伏過後不能再種豆子。已經過了種植的時令,秋天就得不到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