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事俗语: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种荞豆(荞麦),是什么意思?

农家乐786


“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种荞豆”的意思就是从入伏开始往后数的十天里可以种芝麻;二伏豆的意思可不是种黄豆,而是种绿豆,在入二伏往后的10-20天里可以种绿豆;到了伏天的最后十天里如果天气有雨还可以种荞麦。

芝麻在我们老家很少有种在大田里的,只有在花生和地瓜苗定型后,有缺苗的,补苗的话又有可能被欺苗长不起来,就补上芝麻了。要补就补白芝麻,可千万不能补黑芝麻,黑芝麻长势太猛,秸秆太大,会影响周围作物生长。再就是把芝麻种在地阡上,入伏后雨水多,干旱的地阡正好适合种芝麻。

绿豆是一种生长速度比较快的农作物,即可春播也可夏播。在夏季的二伏天里补种绿豆还是不错的,它生育期短,且对土壤是否贫瘠没有要求。

三伏还可以种荞麦,荞麦也是生育期比较短的作物,前期的三伏高温正好可以让荞麦赶紧长起来,开花结籽正好赶上秋天的凉爽天气,也能有个好收成,在我老家没有专门种植荞麦的,除了地阡种植外,就是早收的作物闲地了。那时家家种植烟草,烟草在我们暑假里就烤完了,剩下一片片闲地,没有套种花生的就种上了荞麦,不至于在大好时光里浪费了土地。

在我们山东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一说。所谓的不同只是按照当地的气候不同改变的,是老百姓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冰原落雪


首先要知道头伏、二伏、三伏具体是什么时候

头伏:从夏至那天开始推算的,夏至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一个庚日是10天)夏至日当天查看下具体的天干排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二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也没有个固定的天数,它起始日就是立夏后第四个庚日,其实也就是头伏起始再经历一个庚日循环,数上10天就是中伏的起始

三伏:末伏的计算从立秋往后数第一个庚日算起,就是看立秋那天是排行老几离庚要几天就用立秋那天的日期加上几天就是三伏的起始日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在头伏期间适合种芝麻

二伏天期间适合种豆

三伏天期间适合种荞豆


米捞的农村生活


周五7月12日(农历的六月初十日)是数伏的第一天,伏天民谚有“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还能种荞麦”,意思是夏季进入伏天的时候,在头伏(从夏至开始后十天)适合种植芝麻;二伏(头伏之后十天)是种植大豆,青菜等的最佳时期;在三伏(二伏之后十天或二十天)种植荞麦也不晚。

前几年,我曾经搜集整理了《魁星庙与亏心庙》的传说……传说在很多年以前,这一带连续三年闹旱灾,庄稼几乎颗粒不收,人们只得靠挖野菜、吃树皮来度日,不少人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身亡。好容易到了第三年的六月底,老天爷才降下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大雨。但这时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早已过去,人们也只能望雨兴叹,空欢喜一场。这时,天上的一位叫“魁星”的神仙看到这里的情景,决心拯救这一方的百姓,他立即找到了观音菩萨,向她要来了晚季粮食作物——荞麦,撒在了黄巢地区周围的山岭上,(季节正是三伏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子周围的山岭上都长满了红色茎秆、开着小白花的荞麦。黄巢地区的人们得救了。为了纪念这位大慈大悲的神仙,人们修建了这座庙,并取名叫“魁星庙”。每年农历的六月,人们都自觉的来这里烧香跪拜……荞麦(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上部分枝,绿色或红色,具纵棱,无毛或于一侧沿纵棱具乳头状突起。不属于禾本科,是一种双子叶植物。荞麦是从野生荞麦(Fagopyrum leptopodum)演化出来的,但野生荞麦是一种藤本植物,荞麦是直立茎的。荞麦种子是三角形,被一个硬壳包括,去壳后磨面食用。荞麦生长期短,可以在贫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养分和氮素,下种晚,在比较凉爽的气候下开花。可以作为绿肥、饲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盖植物。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一般二伏过后正好“立秋”,白菜最好在这时出苗最好。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按照中国北方传统的习俗,在今天都要包饺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每件事如果都要从历史角度上看,可能都要和五千年的文化打上连!先不查历史,就说我们知道的习俗,每个阴历节气都有说法,还都和“吃”有关。像:初一饺子初二面……..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农民朋友的说法是:头伏芝麻二伏都,三伏种荞麦。和“吃”打上连,不是坏事,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都是不断摸索,最后总结出各种吃法,这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民族文化知识的一种体现。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柳埠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还有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有的地区还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另外还有俗语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现在刚是头伏,吃完饺子到了二伏又要吃面了。我们在头伏吃饺子,在二伏吃面,都是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一种延续表现。在炎热的夏季,我们也不要忘记饮食卫生,如果您在吃饺子或者吃面的时候,尽可能吃一些大蒜,这样不但能提高饮食味道,也能预防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祝大家头伏快乐!


幸福的五花肉


从农时来说,是播种秋菜的时节,俗活说:“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过去遭了灾,农作物全光,即使三伏,仍能种荞麦以补救。过了三伏,只好撂地,以待秋播了。以前种东西都有些规律,不过现在有些变成一年四季都有种,环境空气天气都在变化,蚂蚁咬人都有毒,以前还不会。


左先右生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算起,头伏为10天,二伏为10天或20天,三伏为10天。头伏适合种萝卜,二伏适合种大白菜和青菜,三伏后有雨水的话就可以种植荞麦了。

"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芝麻是喜温的夏作物,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更好地生长,因此,适时进行播种,才能满足芝麻对光、温、水、气、土、肥的需要。小暑节气温度高,适宜芝麻的生长发育,所以在这个时候种植芝麻后期才能够高产。不过我国南北地区的气候也存在着差异,例如在江西,头伏是播种最适合的时期,广东则有“小暑芝麻,大暑豆”的说法,而在湖北则是 “头伏芝麻,二伏豆”。所以,地区不同,种植时间也有所差异。

SosoImg

“暑伏不种薯,种薯不结薯”

这句话的意思是伏天之后就不种植红薯了,因为太晚的话,红薯会无法结果,即使结果了也没时间长个头,果实会不好吃。因此夏天种植红薯早一点才好,晚了就会影响收成。

由此可见,农村的谚语都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一直以来对于农业生产都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以前的人就是根据这些农谚从事耕种与劳作的


丹丹的奋斗日记


夏天有三伏,头伏适合种萝卜。二伏适合种白菜,三伏适合种荞麦。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条件和环境进行种植。


威子生活


意思是在夏季进入伏天的时候,头伏(从夏至开始后的10天)适合种芝麻,二伏(头伏之后的10天)适合种绿豆,三伏(二伏之后的第10~20天,)适合种荞麦。


张小姐起名


是指农作物的种植要按照大自然的24节气来种植,才能正常成长


成都的易奶奶


意思是农作物的种植都是有规律的


淋雨一直走L


意思是头伏过后不能再种芝麻,二伏过后不能再种豆子。已经过了种植的时令,秋天就得不到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