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在滿屏美瞳仙俠劇、無腦宮鬥劇、婆媽諜戰劇的一片霸屏下終於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歷史題材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距離它首播的2007年元旦,剛好過去十年。雖然上星的機會只有一次,但卻一直蟬聯質量最高十部國內劇的第二名,呃……知道你們想問什麼,第一名是《走進共和》。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這部神劇被塵封十年其實並沒有什麼傳的神乎其神的“政治隱喻”“借古諷今”的原因,追究起來只歸結為四個字——生不逢時。07年芒果臺還叫做湖南衛視的時候,靠《金枝欲孽》、《創世紀》之類的引進劇把收視推高到一家獨大,花重金買斷了這部嚴肅歷史劇的獨播版權,一心想證明自己不只是個娛樂臺。但很可惜卻迎來一場華麗麗的失敗,收視率只有0.5%,這是什麼概念?2007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是《士兵突擊》,平均收視率7%。今年收視率最高的《羋月傳》也有3.5%。這個收視率還不如湖南衛視平時片子的五分之一。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就此之後《大明王朝1566》版權被湖南衛視拿著,其他的電視臺也不想接,原本計劃中的續集《大明王朝1587》也沒人再提。如今版權到期,紅色意味濃厚的重慶衛視馬上接棒宣佈要在開年黃金檔播出。片子本身其實是沒禁的,網上一直能找到資源,但這個消息一出莽子還是很高興,替編劇劉和平高興、替導演張黎高興,替劇裡那麼多的好演員高興,替這麼多年來終於能等到一部高清畫質的《大明王朝》的粉絲們高興,迫不及待的想看重播了呢。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之所以專門澄清這個片子不是因為某些不可說原因被禁播,是因為如果真的帶著先入為主的思想覺得這是個政治隱喻片,那也太低估這個作品的藝術水平了。現在的歷史劇動輒打著還原史實的旗號,但這部號稱最考究的歷史大劇其實貫穿全劇的線索就是一個虛構的歷史事件——改糧為桑。呃……不用查了,當年根本沒有這個政策。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怎麼把一段歷史故事講得真真實實、明知道這是不存在的但就是相信古人會這麼做,這就是編劇的功力。故事的引子是連年鬧虧空,國庫沒錢了,朝廷幾大派系在各自踢皮球。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皇帝腦子靈活,你們不是說的熱鬧外國人喜歡我們的絲綢嗎,那就多產些絲綢來換銀子充實國庫吧。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但蠶絲不夠怎麼辦?那就多種桑樹,浙江稻田一半改桑,糧食不夠,外省調撥。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農民心甘情願改種桑樹還得多花錢,嚴嵩為首的嚴黨官吏們就想了個辦法,不如在汛期把堤壩炸了,老百姓全成了災民,好趁機逼他們廉價賣田,讓商戶去種桑。又能貪汙好大一筆呢。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以徐階、張居正為首的正義的一方也有自己的主意,眼看著嚴黨把堤壩炸了讓十幾萬百姓遭災,他們手裡有救濟物資卻也不發放給前來求援的地方官胡宗憲。目的是要讓浙江亂起來,把嚴黨的醜事擺到檯面上,好一舉滅之。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皇帝等錢補虧空,老百姓已經被壓榨到快反天了,朝廷里黨政繼續鬥,外邊又有倭寇來犯。帝、官、宦、軍、商、民悉數捲入,有人趁亂鑽營謀財,有人釣譽求名,每個人懷著不同的心思,沒有一個是蠢人,但即使是最聰明的人,到最後也未必能落得好下場。

故事框架豐滿了,演員也對的起好作品獻出了神級的表演。第一大奸臣嚴嵩在劇裡開篇就是80歲,倪大紅那時候才40。但他步伐蹣跚眼神惺忪,已經分明是個耄耋的樣子。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皇帝專業戶陳寶國版的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愣是能把大明緊緊握在手中。真正讓他下定決心除掉嚴嵩的,不是因為嚴黨為了錢不惜炸掉堤壩水淹百姓。而是發現原來在分錢的過程中,嚴嵩佔的是大頭,他佔的是小頭,不能忍。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還有新晉網紅“國民公公”王慶祥飾演的胡宗憲,莽子小時候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就對胡宗憲很感興趣,他不惜被唾罵依附於嚴黨,只是為了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才華卓絕提拔戚繼光、俞大猷,收復明朝三大才子之首徐渭徐文長跟他一起承擔罵名,以雷霆之勢平東南倭寇之亂。在這部劇裡胡宗憲的隱忍和圓滑成就了他,也陪伴著他走向悲劇。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還有代表皇帝到浙江去管理絲綢生意的太監楊金水原本是多意氣風發的一個人,眼看浙江亂局自己脫不開干係了,重壓之下馬上裝瘋,屎尿一身受盡凌辱,就為了求保命。貪婪、狠毒、但內心明白太監斷子絕孫已是不忠,再背叛皇上就是不義,所以等有機會見到皇帝,裝瘋賣傻之中又把該說的都說了。演員是不是有點眼熟,嗯,就是《琅琊榜》裡的言侯爺。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這部歷史大劇並沒有諷刺誰,也不想宣揚什麼正義必將戰勝邪惡的道理,它只是做了一個歷史劇該有的樣子,千秋功過留予後人評說。正如最後一集,嘉靖問海瑞: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海瑞回答是:都在史冊裡,在人心裡。

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9.5收視率當年不到0.5:收視率慘敗真相

可能這種略微偏嚴肅的題材註定不會大爆,可能它的收視率和話題度依然沒法和古偶或者愛情劇比。但是總歸得讓更多人知道,我們也是有經得起琢磨的電視劇的,這才是精品該有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