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個案例觀察農村借貸的風險

從3個案例觀察農村借貸的風險


從3個案例觀察農村借貸的風險

——基於湖北監利楚聯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案例1:借款人是80後,本村人,申請借款5萬元,借款時正和他老婆鬧離婚,借款用途是到城裡開包子鋪。據瞭解,包子鋪一般是夫妻店,家庭不穩定影響經營。他母親溺愛兒子,多次來求貸。他父親種了30多畝水稻,還在縣城打零工,一年的收入超過5萬元,加上他父母和鄰居也願意為他擔保,就審批了這筆貸款。還款方式是“按月付息,到期還本”,最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按時付息,後期付息不及時,電話也不接,給他父母講了以後每月息錢不再拖延。收完水稻他父親賣了糧食幫他還了款。

案例2:借款人是一個親戚的朋友,申請借款3萬元,用於裝修工程資金週轉。借款人不是合作社註冊地所屬鄉鎮,超出本鄉鎮的借款原則上不該貸,該親戚曾多次介紹朋友來貸款都被拒絕,一個都不貸容易得罪人,加上擔保人是縣一中後勤職工,每月都有工資收入,最後基於人情審批了這筆借款。借款期間,該借款人每月都能按時付息。但是借款到期後,卻發現借款人電話一直打不通,而擔保人中風這一重要的信息親戚也未及時告知,經多方聯繫,借款人申請延期,到期後又申請延期,一而再,再而三,電話依舊打不通(猜測是把我們的電話拉黑了),只能通過親戚轉達或者短信溝通。第三次延期到期後,借款人息不還,短信也被拉黑了,擔保人也不接電話,這期間多次強烈要求該親戚帶我們去借款人家裡看看,瞭解借款人到底因何不還款,不接電話,該親戚覺得沒必要。事不過三,只能起訴。開庭前幾天,再次讓人捎話,起訴不是目的,只要還款,隨時都可以撤訴,後來他父親借錢來幫他還款。這時才確定,去年包工程賠錢了,不光欠我們的錢,還欠別人的錢,為了還債,他春節後就去上海打工了。這筆借款是收回來了,但是該親戚也因此徹底得罪了。

案例3:借款人是我小學同學,單身,申請借款5萬元,去接手縣城一個包子鋪。起初我不同意貸,但是大家都覺得應該給他貸,鄉里鄉親,借款用途也屬實。他父親也來給我做工作,說他兒子不還,他和老伴願意幫他還,就當老倆口幫助他兒子成家了,而借款人也信誓旦旦表示願意奮發圖強,努力掙錢。但是後來想轉給他包子鋪的人臨時加價,包子鋪沒接成。期間託人傳話讓他把借款還上,他說準備繼續找店面。誰知店面沒租成,錢都花掉了。借款到期後,反覆催討,他自己還了15000元,他父親還了20000元,還剩下結欠餘額15000元,他父親承諾幫他還。

總結:1、儘量減少人情貸,實在拒絕不了要理智決定。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要想完全杜絕人情貸不現實,實在拒絕不了,要基於制度去審批貸款,比如是否符合章程規定?是否經過審貸小組一致同意?貸款手續是否齊全?用制度去規範人情,減少個人決策失誤。

2、要嚴守“社區制、社員制”原則,借貸行為限定在社區熟人社會或半熟人社會社員之間進行。第2個案例出現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連借款人的家在哪都不清楚,只能付諸法律手段;第3個案例之所以不需要動用法律手段,是因為對借款人的家庭情況非常瞭解,能及時掌握借款人的經營動態,對其分期還款計劃有信心。

3、夫妻共同簽字、父母擔保能有效防範風險。借款人的家庭是否穩定是評估能否借款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一般而言,家庭不穩定意味著經營風險加大,尤其是對包子鋪這個行業來說,夫妻關係直接影響包子鋪的生意,因此單身和離異的要慎貸,借款必須堅守夫妻雙方共同簽字的原則。此外,借款人一般是年輕人,監利的麵點師大都染有賭博的惡習,有的甚至吸毒,知子莫如父,子女怎麼樣,父母應該最清楚,所以年輕人借款找最好找其父母擔保,此外,老年人的信譽一般要比年輕人的信譽要好,更重面子,也好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