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豬多重出欄才合適?

創新農牧


育肥豬如果是兩百斤左右的話,他需要的飼料可不是420斤左右。我們國內的水平還沒有這麼高,很多人都將料肉比算成2.2:1。其實能夠達到這個水平的不多,一般情況下都是2.5:1。然而育肥豬何時出欄不僅僅是取決於他的體重,當然了,它的體重和品種也有一定的關係,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行情。

出欄體重

一般情況下是在110公斤左右出欄,從他的出生直至他出欄一般需要180天左右,平均每天長肉700克左右,大約需要消耗的飼料550斤左右,其中包括了飼料的浪費等,我們國內很多人的豬料肉比還達不到2.2:1,當然了,肯定有達到的。

從這個圖上可以看出,八週齡左右是一個豬的分水嶺,如果此時豬的體重大,那麼在12周齡她更大,大約能夠提早上市一個月左右,主要是因為他每天的增重不一樣。

怎樣判斷出欄

1.根據行情:你說豬長到了180斤左右,這個時候的行情超過了以往的最高峰,如果你不想錯過這個高峰價格,完全是可以根據行情出欄。

2.看採食量:育肥豬到後期所需要的蛋白質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基本上每頭豬它所吃的飼料都是一定的,基本上差不了多少。如果不是因為一些疾病因素,這些整圈的豬基本上都食慾差,採食量低說明他有可能達到了豐滿。

3.看外形:育肥豬催肥之後一般都是肥嘟嘟的,特別是他的脊背和臀部有往外拱的趨勢,而且長的特別的肥圓,這個時候在吃飼料也不長肉了,因此我們可以出欄。


如果它的糞便變細小,這是因為脂肪囤積的比較多,他的消化道和腸道所佔的空間越來越小,說明他已經到達了育肥的程度,這個時候也可以出欄,如果是在後期的時候,它的增長比較慢,我們也可以選擇出欄。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在前些年養殖業處於正常運作的情況下,育肥豬長到110公斤時出欄最為合適,就目前形勢應該適當壓欄,使豬達到125公斤時在出欄,為什麼這樣做呢?我是這樣分析的。


正常年代(沒非瘟時),育肥豬長到110公斤時,料肉比最高,利潤空間最大,110公斤以後,料肉比逐漸下降,所以這個時間出欄最為合適。

今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各養殖場存欄量不足,補欄信心不高,育肥豬價位持續走高,所以應適當壓欄,提高個體重。


舉個例子,現在豬價是每市斤7.6元,110公斤育肥豬能買到1670多元。停了一個星期每市斤漲到7.8元,暫不說一星期增重多少,單一價位差每頭豬就多了44元錢。

有人說,如果跌價呢?是的不排除跌價,但漲價的機率要遠遠高於跌價。如上例子,豬價跌了0.2元,一頭豬少買了44元,如果算上一星期的增重利潤,你覺得還會賠多少。


當然,就目前非洲豬瘟的困擾,養殖戶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就是育肥豬長到180斤以後,夠出售標準就要出售,怕擔風險,可有時風險和利益是並存的。

各人意見,就目前豬價行情,應適當壓欄,把握時機。但是不要把豬喂的超標啦,到那時豬販子不願意要,並且還壓價扣款,那就不划算啦。

謝謝供參考。


耕耘者一布衣


這個確實不能一概而論,必須考慮行情和自身情況。就像學習任何東西,都不能生搬硬套,必須要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孫老闆,寧都一養殖戶,以前還養著20頭母豬,肥豬存欄也是不低於500頭,沒怎麼賺到錢。

後來把母豬全部淘汰,全部養肥豬,結果是每年都賺錢。

他理論就是每年都會有一個高價時期,每年就供一批豬,每年都是高價賣,低價繼續養,養牛豬也得養。反正就在高價時候出手。

散養戶還真適合這個方法,每年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肯定是掙錢的價格。

以前呢,也跟很多飼料業務員算過賬,感覺就是110公斤出手就合算。其實呢,我們是忽略了他的先決條件。

我們這邊,自繁自養的豬場很少有賺到錢的,反而養肥豬的普遍賺錢了。結果應該就印證了孫老闆的那套理論吧。

當然啦,我們自繁自養的豬場,肯定不能這麼幹,畢竟豬仔每個月都有來,肥豬欄又有限,進出必須平衡,否則也是容易出問題的。

啥時候出欄,得根據自身情況和行情綜合考慮,養殖呢,以結果為導向。賺到了錢,你出欄時候就是正確的,其他的什麼理論都是廢話!


鄉村老獸醫


關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從料肉比看問題,並給出了詳細的計算,這實質上是一個誤區。養豬不是為了養豬,不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料肉比,養豬是為了賺錢,所以行情和是否盈利是唯一的標準。

當豬的行情運行到高位,而你的豬在此價位已達到一般育肥豬的盈利數時,你就可以考慮出欄了,而不必考慮你的豬多重,料肉比如何,那怕只有一百二十斤,只要有人購買就行。因為你的目的達到了。養豬戶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養豬就是跑酷,不論你上一刻多麼精彩,下一刻或許你就鼻青臉腫,疾病和低價會隨時讓你血本無歸。有這樣一個實例,一一年豬價瘋漲,很多人認為養豬大有錢途,不惜花大價錢到處購買豬娃,豬娃沒人就買中豬,而有的養豬戶卻把中豬賣掉了,結果賣中豬的人和賣大豬的人賺的一樣多,但卻省了兩個月的飼料錢,而買中豬的人卻虧了。

養豬是為了賺錢這是根本,單看豬的飼料轉化率只是個簡單的數學題,真正決定養豬賺不賺錢是豬的行情。養豬一月,抵不上行情一跌。既使多養一個月也是白養,所以準確把握市場行情漲跌規律然後再結合最佳料肉比才是"黃金搭配“。

股市有一句話叫買漲不買跌,意思是說股市如果上漲就會繼續上漲,這時買就一定會賺,股市如果下跌就會繼續跌,這時買就一定會虧。股市的這種規律也存在於豬市,對於養殖戶來說應該反過來,叫賣跌不賣漲,豬價下跌了,應該趕快售賣,因為它還會下跌,而上漲了則可以等一等。這比計算料肉比強得多。

另外小豬娃的購買也有規律,豬價低時購買豬娃價也低,但等豬娃育肥時很多時候豬價會上漲,而高價購買的豬娃也正好相反。總之一句話,育不育肥科肉比如何不是關鍵,賺不賺錢才是關鍵。


鄂西農民


育肥豬一般168天達到108公斤時出欄最划算。

各階段豬隻的正常採食和肥育豬成本計算: 按豬的體重計算喂量=實際體重×係數,係數為小豬0.05,中豬0.04,大豬0.03,這套係數要牢記,即豬的採食量係數。

⑴ 乳豬從開食到改用小豬飼料的7~50天期間:共消耗槽料5.8公斤,乳豬飼料15.28公斤。

⑵ 小豬從50到87天(15~35公斤重階段)共消耗小豬飼料:35.65公斤。

⑶ 中豬從87天到125天(35~65公斤體重階段)共消耗中豬飼料:80.8公斤。

⑷ 大豬從125天到168天(65~108公斤體重階段)共消耗大豬飼料:118.8公斤。


鄉村零點


養豬有個諺語:會養不會賣,不怪豬兒不還債!這個諺語說的意思是,雖然你會養豬,也懂得生豬各個生長期料肉比等生理生長習性,而不把握住市場生豬銷售行情動態,不能錯過在生豬行情好及價格高時出售能出欄的生豬,就是延長生豬養殖期,也不能取得生豬養殖最佳的利潤,既增加了養殖成本,甚至因為生豬未來可能行情的變化,育肥豬價格持續地會走低,賺的利潤下降,甚而也有保本或虧本的可能。


對於生豬養殖戶都知道,利用全價配合飼料餵養的生豬從出生至育肥100公斤,也需要約六個月左右吧,而仔豬的生長慢,真正生豬則是40公斤後的中豬生長期,只要保質保量地用中豬型飼料餵養至100公斤,日增重都要超過仔豬和育肥100公斤後的餵養,特別是育肥成熟的生豬,就是食量的增加,也增加了飼料的成本,而飼料的營養成份更多地轉化成脂肪的沉積,育肥的豬增重速度也低於中豬,用通俗的話講,肥豬餵養長膘不長肉,肥豬的脂肪沉積過多,必然也影響豬肉瘦肉率的下降,肉的品質的降低,最終銷售的育肥豬自然就難賣出高價。


因此,在中豬生長至90公斤左右,就應密切關注市場上的生豬銷售動態及未來的趨勢,要緊緊抓住市場育肥豬價格,並結合自己心理的育肥豬銷售價位,能在生豬飼料利用率開始走低時,就應該果斷出手去銷售肥豬,不要以為生豬養得越大,利潤就會更高,惟有如此,才利於未來生豬養殖有資金的投入,好及時地補欄仔豬飼養,讓自己生豬養殖能更好地可持續地良性發展。


老農話三農


育肥豬體重多少出欄才合適取決於3個因素:

一是豬的生長髮育規律。主要的觀察指標是料肉比,外三元豬在90千克後長勢開始變慢,通常最佳出欄體重在100千克左右。

二是養豬場的養殖水平。有些高水平的養豬企業,通過精準營養、精細化飼養管理,即使育肥豬的出欄體重提升到110-120千克,料肉比仍然表現優秀。比如溫氏股份,2017年生豬出欄均重約為118.59千克。

三是受市場行情影響。一般情況下,行情好的時候養豬場會推遲出欄,養牛豬,通常是在正常出欄體重的基礎上增加10%左右。行情低迷的時候,則在正常出欄體重的基礎上減少10%左右。如果行情特別火爆,有些散養戶甚至能把豬養到140千克左右。

綜上所述,育肥豬多重出欄並沒有一定之規,雖然是自己的豬,養豬場本身也沒有完全的決定權,它還要受市場行情約束。


畜牧大集網


現在規模養豬場的生豬出欄時間一般為6-7個月。宰殺重量大約在95-110公斤。


渣輝同學


看生豬價格是否達到預算。

價格行情好180上就可以出欄。

價格行情不好可以小挺一段時間看看行情200斤上出欄也可以。

如果養的多可以先出欄一些減少持倉量,收回部分運營費用。


農村有童年


根據飼料成本和價格靈活掌握。豬糧比是6:1自己算。不要去聽那些所謂的最佳體重,只要利潤空間大料肉比高也無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