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支書要承包村民的土地,每畝500元,包到2028年,一年一給錢問合算不?

期待132688685


一哥“合作社人說合作社事”之——

      划算不划算,看他把啥幹?

村裡的書記要流轉大夥的土地,村裡人肯定是議論紛紛了,涉及到各家的切身利益,也屬正常,除了每畝多少流轉費用外,農民兄弟應當關心的還有。

其一、他流轉土地幹啥?這個肯定是要問清楚的,種植也好、養殖也好,做為提供土地的農民是有知情權的,大夥先看看他的規劃方案是否有前途、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再看看他是不是僅僅衝著國家的扶持資金來的,他乾的事要是大夥都不看好,不靠譜,或者就是要上邊資金的,那就先醜後不醜,直接拒絕了好,免得日後紅臉。

其二、他如何組織流轉?是以家庭農場的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形式、還是農業公司的形式?是單純的租賃式流轉還是農民合作入股?農民可不可、有沒有、能不能參與其組織、經營、管理、服務活動?這些都很重要,什麼樣的組織形式決定了當地農民在企業中是農業工人還是企業主人,決定了是不是堅持了農民的主體地位,決定了農民是不是能種自己的地掙企業的錢又享受企業紅利,決定了農民就地轉移就業的社會問題,當然也是企業發展成敗的關鍵。

其三、他如何經營他的企業(以專業社為例)?要著重看他的專業社是不是做到“五有”――有牌子(營業執照)、有場地(辦公場所)、有規章制度、有(正常的生產經營服務)活動,有返利、分紅。同時要有農民廣泛參與的經營活動,應該做到:(一),通過聯合採購,減少農資、人工等投入,降低生產成本。(二),擴大生產規摸,加強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統一包裝提升產品檔次,增加企業效益。(三),加工機械化,降低人工成本,賦予深加工產品高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四),實現農副產品、加工產品、深加工產品等關鍵部位的品牌效益最大化。(五),推動農副產品主打品牌的綜合開發。(六),共闖市場、共建電商平臺,推進“農超對接”、“訂單對接”、“產消(費)對接”。(七),實現合作社成員“再教育”,促進企業發展。(八),實現民有民管民享,社員享受分紅、返利,加快農民脫貧致富。(九),產消對接,加快城鄉共同發展步伐。(十),打造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合作社,力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當然這些或其中的某一點在他的方案中如何體現出來、是否切實可行更重要。

    其四、他的人品如何?他的資金來源?他的領導能力和即將組建的團隊如何?這些也很關鍵,如果人品、能力、資金及組織的“小夥伴”都不靠譜,最後落個撂荒的下場,那就趁早下課,免得到時候雞飛蛋打、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土地是咱農民的命根子,動她肯定是多個心眼好啊。





一哥於一


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我們這裡屬於相對比較落後的地方,距離縣城50公里,我們村書記也租了村民100畝田地種果樹,據我瞭解,租金是200元每畝每年,租期是30年,租金分兩次付清,第一年付前15年的租金,15年後再付後面15年的租金,如果是一年一年付的話就是300元每畝每年。

從租金總額來看,分兩次付清,一畝地租30年是6000元,如果每年付是9000元,相對起來分兩次付更划算,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錢會越來月不值錢,現在一次性付出3000元去,是實實在在的現金,而我分15年付出去,每年300元,到後面可能300元都沒有之前200元值錢,這就好比買房子按揭和一次性付款的區別,看你自己是怎麼看待的,也看你投資的錢是自己的錢還是貸款來的錢。

再來對比一下分兩次付款和每年一付的其他優勢,我們村書記說,他肯定選擇分兩次付款,即便是一樣的錢他也願意分兩次付錢,他說如果一年一年付錢,就怕到時候有村民反悔,不願意把田地租給你,果樹種下去了,怎麼辦,有人會說有合同不怕,但是在農村裡有的時候合同真的沒什麼用,就是一張白紙,他不要你的錢,怎麼辦?如果是分兩次付錢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一次性把十五年的錢給他,他得了錢也就沒法反悔了,如果自己資金充足,都想一次性把30年的錢全部付完。




走路上北京


我們老家三百都沒人種,因為你種好了周圍居民會覺得虧的慌,故意放羊過去吃,故意卡水,總之想辦法使壞。你要是遇見個天災人禍種的不好了,背後到處閒言碎語,慫恿別人一起去承包者家裡要錢。其實農村這種事情太多了,今年回去還聽說後屋人家的牛被偷了,鄰居家魚塘眼看大豐收被人連夜偷了。


辦草


不知道你們那是平原還是山區,我是河北平原的,家裡的地租出去兩年了,每畝800塊錢。如果自己和家人都可以出去工作或者都打工的話,租出去還是合算的,但前提你們村的書記不會找藉口拖著大家的租金不給,我們村第一年的租金就被村委會拖到現在也沒給。


凱旋輝來z


土地承包是很多村民可能遇到的問題,下面談一下個人的看法,希望跟大家共同探討。

承包價格是否合理

土地承包價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好地和荒地的價格肯定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認為500元/(畝·年)的價格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吃虧了,因此在土地承包價格上要“看地估價”,“一視同仁”的承包價格可能導致村民心裡的不平衡。

土地承包是否合法

由於很多農民朋友缺少必要的法律常識,認為土地是我的,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種觀點其實是錯誤的。先不說土地到底是誰的,土地的使用性質也是不同的,舉個例子,有人想在你們村建工廠,要徵你們村的土地,這就涉及到到土地使用性質的變更,農業用地變更為工業用地,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這樣的變更需要非常嚴格的流程。

合同約定是否詳細

目前,國家對種地有許多農業補貼、對佔地有補償,並且這些補貼、補償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土地承包出去之後,這部分補貼、補償歸土地“所有者”還是“使用者”所有,要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否則一旦出現爭議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結語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的加快,土地承包將是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簽訂承包合同時,廣大農民朋友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老家在農村


以前我們村委會也是要承包村民土地,價位比你們稍高,650。實際上我也是同意的!只是要求他們必須訂百年合同,一次性結清。原因很簡單,有些土地承包出去以後,收回來的已經不是土地,如果想恢復到以前,那點租金完全不夠,還需要長時間的慢慢的才能恢復


園緣緣園


個人感覺不合算,一年五百,都不夠吃飯的。如果有一畝地,找幾個人幫忙,或者僱幾個人幫忙,種點莊稼,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一年的。有人又說了,包出去,自己就有時間去打工了。那麼我想說,現在有幾個年輕人在家種地呢?在家種地的大部分都是五十歲以上的吧,出去打工好找嗎?還是不租的好


小格格豬會飛


500元/1畝土地租到2028年,價格也不高,但是還是要看看你在什麼地方啊,你的水源條件和陽光,還有周邊的環境,交通設施,方不方便生活?另外另外另外,你打算種植什麼?你這裡的土壤適不適合你所種植的產品?500塊一高一年也才6000塊錢,一年交一次也沒所謂,任務投資衡量是否物有所值,那都要深思熟慮,三思而後行


黒黑的大叔


要看地在哪了,各地都有參考價,但要一次訂8年不浮動感覺不妥,因為經濟是增長的,價不動錢卻毛了,不划算。要麼付8年的錢,要麼不能定死,只漲不掉,用小麥價作參考,糧價漲,地價也漲,再說一年一付,有的把地弄的不可耕種跑了的,能要他的命嗎?沒實力就別包給他。


A老學生


承包土地倒是沒什麼,主要看經營範圍,不可能是種糧食,如果是種菜五百以下,果樹綠化樹是一千。且價格不是死的,必須隨著行情進行調價。多年以前很多村幹部就搞這種事,承包茶山,一年幾百塊錢,一簽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後幾百塊能幹個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