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艱難的。
一場疫情,把原本順利的生產、生活節奏打亂了,也讓各個行業的發展遭受重創。這其中就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水果——柑橘。
柑橘氣味芬芳、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是我國栽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和消費量最大的水果,但是在2020年的初始,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柑橘產業的發展遭遇了重創,特別是砂糖橘,更是遭遇了滑鐵盧。
經過記者的調研總結,柑橘產業主要有幾點影響:
1.物流受限,收購商、消費者減少,導致批發市場蕭條,鮮果大量積壓。特別是砂糖橘影響最嚴重,大量尚留在樹上等待銷售。
2.疫情暴發以後,難以集中人力進行採果、分集、包裝,所以果品基本走不動,柑橘面臨既無市也無價的局面。
3.果農低價售出或者還未銷售,造成負債,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情況,進而會影響後續的投資與管理。
4.若疫情還未解除,後續農資運輸受限,再加上資金缺乏,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木蝨和黃龍病的為害加重甚至暴發。
5.大量鮮果留在樹上,會消耗樹體養分,影響後續產量。
6.果品價格低廉,果農收入減少甚至虧本,對農資使用積極性降低,影響農資行業的良性發展。
沃柑、蜜桔、砂糖橘等中晚熟品種重疊上市,已經在市場上廝殺多日,之後晚熟品種也開始上市,柑橘產業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柑橘在中國已有4000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的栽培、選擇,柑橘成為了人類的喜愛水果。截止到2018年中國柑橘面積有3730萬畝,產量4138.14萬噸。但是在2020年,一場無硝煙的戰爭讓柑橘行業的發展之路遭遇重重障礙。
砂糖橘遭遇毀滅式打擊
在柑橘中,砂糖橘主要產地有廣西(桂林、梧州、岑溪、百色、荔浦陽朔等)和廣東(雲浮、陽春、肇慶等),兩地種植面積約有400多萬畝。
憑藉著皮薄、味甜、化渣等優點,砂糖橘廣受消費者青睞,且砂糖橘恰逢春節期間上市,是極好的水果年貨,已經成為過年的標配。但在2020年春節,砂糖橘的命運並沒有像往年一樣,遍佈大街小巷各個水果商店。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隨之而來的封城、封路,還有動員人員“不外出,不聚餐,不串門”,目的就是為了阻隔人員聚集,避免感染。但如此一來,也造成了外地果商進不去,柑橘賣不掉的局面。廣西藤縣德豐富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勝才表示:“在柑橘品種中,砂糖橘是影響最大的。”多地區的砂糖橘大多還留在樹上,尚未銷售。
廣西桂林產區約60%的沙糖橘尚留在樹上等待銷售,來賓、賀州等地約有30-40%的沙糖橘也未能銷售出去,平樂縣尚有近七成約12萬噸砂糖橘未曾銷售……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副院長區善漢表示:“由於砂糖橘面積與產量過大,再加上去年上半年持續陰雨、下半年持續乾旱,果實成熟期間持續高溫、溫差小等異常天氣的影響,砂糖橘出現著色晚,品質不理想,小果比例提高,各產區果實著色、成熟期與上市期交叉重疊,銷售壓力驟增。又疊加疫情發生,由此帶來的物流受限,果商不出門,消費者採購頻次減少,批發市場蕭條,鮮果大量積壓。”
砂糖橘銷量下滑,疫情影響只是一方面。
桂潔農業副總經理梁增表示:“砂糖橘銷售壓力大,根本問題是量太多,春節後市場又被沃柑擠壓。”
區善漢也表示:“砂糖橘市場已由2016年前的賣方市場轉化為2017年以來的買方市場,消費者雖然仍然喜愛砂糖橘,但由於品質的下降、沃柑及蘋果價格的下降及品質的優勢,部分消費者在砂糖橘品質不理想的情況下,會更願意去消費沃柑、蘋果等水果。”不僅僅是砂糖橘,如果疫情時間延續,沃柑、W·默科特、茂谷柑、金桔等也會受影響。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量多則賤”。砂糖橘在2017年瘋狂擴種後,今年產量直逼巔峰,有報道稱,廣西砂糖橘全國平均每人吃上8斤才能消耗完,足可見數量之多。數量多,品質差,銷路自然難,所以砂糖橘想要從谷底到山巔,一是要理性種植,切記盲目擴種;二是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做好品控。
砂糖橘價格持續滑落,果農入不敷出
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砂糖橘,價格持續走低的也是砂糖橘。砂糖橘價格低迷,從一開始就有展現。記者瞭解到,11月20日,西林砂糖橘開市,開市價穩定在5.2-5.3元/斤,但是在短短5天后,價格就跌落到4元/斤,之後一直波折起伏,但都是在2元/斤左右浮動,再無上升。廣西百樹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秀通也說:“砂糖橘年前地頭價僅在1-1.5元/斤之間。”
砂糖橘的價格走勢和產量有很大關係,今年砂糖橘產量依然堅挺,有報道稱僅廣西地區砂糖橘總量就高達350多萬畝,另外廣東、湖南、四川的砂糖橘面積也在增加,產量一年比一年高,市場供過於求,價格很難上去。
再疊加疫情的發展,道路封鎖,果商停收,砂糖橘無市無價,果農的生活一下降入谷底,這種局面對種植企業和種植戶的打擊是巨大的。
四川陶然農業董事長梁彤表示:“在疫情下,種植企業或種植者必定是收入大幅減少而成本卻無法隨之減少,可能還會增加。”
為什麼收入會大幅減少呢?梁彤為我們分析原因有四點:1.疫情造成難以集中人力進行採果、分集、包裝。2.受產銷地封路影響,果品運輸難。3.受疫情影響,零售端採貨量大降,造成批發端庫存積壓(現全國十大市場貨都滿滿的走不動),隨時間推移,批發商會面臨果品損耗,虧損嚴重。4.民眾因疫情原因都在家自我隔離,不能出來消費我們種的好產品。果品銷售的產業鏈斷裂,造成我們不能得到預想的收入。
成本為什麼未能隨之減少呢,梁彤又繼續說道:“我們柑橘生產的成本是以人工、農資、土地租金為主,無論產品賣不賣得出去,這些都是必須開銷的,而且在疫情期間,採摘以及運輸成本會更高。”
種柑橘難,疫情讓柑橘產業難上加難,但最難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這個時候我們只有修煉自己的內心,攻堅克難,共同戰“疫”,待疫情過去,春暖花開。
農資銷售受阻
疫情發生,封路封村,不僅柑橘賣不出去,農資銷售也受限。
目前正值春耕時期,也是果樹管理的關鍵時期,但疫情的發展,讓農資運輸、銷售困難。葉秀通表示:“我們市縣發佈1號令,不準出門;國道設卡登記接受檢測,村公路堵了,物流也停了。”李勝才也表示:“農資店現在都不能營業。”
道路是城市的血脈,道路不通則血脈不暢,農資也就無法送達。另外,在疫情之下,農資銷售人員不能直面與客戶溝通拉單,傳統的營銷模式失效。
除此以外,柑橘價格下行也影響農資投入。在相關報道中,廣西荔浦新惠農資公司經理王建春就表示:“受砂糖橘價格整體走勢不好,2019年砂糖橘區的肥料銷售普遍下降了50-60%之間的幅度,好點的也下降了30%左右。很多農民都表示‘全年算下來,少用了3次肥(兩次底肥,一次追肥)、少打了4次藥’還有國家提倡果菜茶種植用有機肥替代大化肥,部分複合肥市場被有機肥擠佔了。”
區善漢也表示:“果品價格的下跌,果農收入的下降甚至虧本,必然對農資產生不利影響。一是銷售量縮減;二是高價農資的使用受限;三是農資企業不願也不敢賒銷,反過來影響銷量;四是部分賒銷的企業因回款難,經濟、合同糾紛會增多;五是農資行業競爭加劇,利潤會受到擠壓。”
疫情讓柑橘產業困難重重,但在疫情之下,也不乏一些未雨綢繆之士,他們提前佈局,謀劃長期。
高瞻遠矚,行情不賭
疫情雖讓大部分砂糖橘留樹待售,但是還有小部分地區基本已銷售完畢,比如廣西省梧州市藤縣就屬於幾乎沒受影響的其中之例。
李勝才在採訪中表示:“疫情對我們這邊的種植端的影響不大,我們這邊基本上年前都出完了,可能還剩1/5沒出。”
原因是什麼呢?李勝才又說道:“梧州市屬於廣西南部,這邊砂糖橘整體要比桂北早熟15天左右,所以上市時間也相對較早,另外,受前兩年柑橘滯銷的影響,果農的意識也有所增強,不再一味惜售賣高價,而是能賣就賣,能出就出。”
疫情雖然讓大量掛果的果農苦惱,但也再次給果農敲響了警鐘,那就是靠“賭”行情發財的想法不可行。因為影響農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例如:極端天氣,疫情等。“賭”行情可能會讓收入增加,但伴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弄不好就血本無歸。
自2017-2019年柑橘持續3年價格低廉,再加上此次疫情對柑橘的影響,果農的思維方式定會有所改變,靠“賭”的僥倖心理會減少,特別是中小農戶,因為中小農戶抵禦風險能力更差。
市場變化、意外狀況、天氣因素等都不可控,可控的只有我們自己內心,我們只要做好規劃,不僥倖,不懈怠,理性銷售,才能不懼柑橘行情的潮起潮落。
豐富營銷模式,拓寬銷售渠道
柑橘銷售大多還是以客商為主,但在今年強疫之下,走客商好像不太行。許多村因為“疫情”陷入自封狀態,甚至對外來人進村還頗有芥蒂,但柑橘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時銷售出去,會導致口感品質下降,耐貯運性變差,甚至失去商品價值。那麼在這種狀態下該怎麼辦呢?
四川三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通過當地商務局的指導,開創了彭山柑橘“無接觸”的銷售模式,即採購商不到地、外地車不進鎮、人員不聚集,通過遠程洽談、參觀基地、監控採摘等環手段,和各大新媒體平臺、抖音號合作,將柑橘通過快遞方式郵寄到消費者手裡,截至2月7日,彭山柑橘通過“無接觸”銷售模式
已實現約30萬斤的柑橘銷售。(內容來源獵果網農業信息)梁增也表示:“柑橘市場是個冷水,門店和市場消費量和出口會下降,但是電商、生鮮配送會提升,此次疫情對柑橘行業是機會也是挑戰。”
變則通,不變則壅。疫情當前,不變的是“不外出,不聚餐,不串門”的原則,改變的是營銷方式。
褚時健遺孀馬靜芬女士曾經說過:“做農業不僅要會種,也要懂得賣,打通線上線下渠道,構築柑橘全產業鏈,讓果農的果能賣出好價,讓消費者也能買到優質的農產品。”
以市場為導向,做好品種規劃
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以市場為導向,迎合市場需求,才能贏得未來,柑橘產業亦如此。
此次疫情對柑橘產業是不小的打擊,更是讓砂糖橘遭遇滅頂之災。在整個柑橘產業焦慮彷徨的時候,四川陶然農業卻絲毫不受疫情的影響,董事長梁彤表示:“對於陶然農業公司下屬的果品生產來講,已經做好了品種生產規劃。 主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早中熟品種為主,生產能夠標準化,受氣候影響小,各基地已經逐步淘汰了晚熟品種,調整為生產早熟以及極耐儲存的中熟品種。今年早熟品種金秋沙糖桔銷售已經結束,中熟品種11月底已採下儲存,可以儲藏到明年六月份再進行銷售,所以受這次疫情的影響不大。”
目前,南豐蜜桔等品種在上市時間、口感、品質等方面已無競爭優勢;砂糖橘作為中熟品種,種植面積又太大,市場供過去求。種植戶可根據地區分佈、氣候條件、適宜品種等方面進行品種規劃或更換,儘量錯開上市期,優化柑橘品種結構。
區善漢也建議,當柑橘面積、產量過大,市場由賣方變成買方的情況下,與產業相關的各方包括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研發機構、果商、果農包括農資企業,如何儘早儘快做好果品銷售及品種結構調整工作。
包括:一是改變觀念,控制產業面積與產量,注重改善果實品質,提高果品競爭力;二是做好品種換接適宜品種的調研與技術儲備, 特別是砂糖橘、貢柑適宜高接、有潛力的品種;三是繁育砂糖橘、貢柑等適宜高接品種的無病接穗,避免因大量高接出現的無病接穗短缺;四是加快經濟有效提升果實品質配套技術,包括改善果皮著色與提高果品內質、農藥殘留控制等方面技術的研發;五是現在及今後在種植、銷售的其他品種如沃柑、脆蜜金柑、金秋砂糖橘等時,不要忘記近幾年廣西砂糖橘發展過快過多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強疫之下,柑橘行業受到影響,但同時也令人深思,下面記者總結了幾位專家老師對疫情下柑橘產業的反思,與大家共勉。
區善漢:我認為最應該反思的是當一個產業發展過熱、甚至出現“瘋狂”發展時,為什麼沒有或很少出現“降溫”“潑冷水”的聲音,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紛紛制訂柑橘產業發展新規劃,出臺5年內面積與產量如何翻番的各種規劃,以及各種旨在鼓勵產業發展的普通苗木補貼政策等等的時候,不管是專家、官員還是果農、果商,都鮮見控制發展規模、速度的“呼籲”之聲?
梁彤:對此次疫情的反思,我認為在品種佈局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做好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不要單一品種種得過多。其次,在做好傳統銷售渠道的情況下,要加大向互聯網銷售的投入。
李勝才:這個行業按照今年這種情況肯定會淘汰一部分,這個是必須會遇到的。柑橘的行情低迷期肯定會有兩三年,之後還會迎來小高峰。
展望柑橘產業,一段時間內市場似乎充滿著不確定性,但正所謂“當別人狂熱時,你要冷靜”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下,正是靜心思考柑橘產業方向的關鍵點,也是修煉強大內心的關鍵時刻。
冬將盡,春可期,相信疫情過後,柑橘產業會迎來新機遇。
閱讀更多 眾好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