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路、闭市、留树……柑橘产业出路何在?

2020年,注定是艰难的。

一场疫情,把原本顺利的生产、生活节奏打乱了,也让各个行业的发展遭受重创。这其中就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果——柑橘。

柑橘气味芬芳、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是我国栽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和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但是在2020年的初始,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柑橘产业的发展遭遇了重创,特别是砂糖橘,更是遭遇了滑铁卢。

经过记者的调研总结,柑橘产业主要有几点影响:

1.物流受限,收购商、消费者减少,导致批发市场萧条,鲜果大量积压。特别是砂糖橘影响最严重,大量尚留在树上等待销售。

2.疫情暴发以后,难以集中人力进行采果、分集、包装,所以果品基本走不动,柑橘面临既无市也无价的局面。

3.果农低价售出或者还未销售,造成负债,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进而会影响后续的投资与管理。

4.若疫情还未解除,后续农资运输受限,再加上资金缺乏,管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木虱和黄龙病的为害加重甚至暴发。

5.大量鲜果留在树上,会消耗树体养分,影响后续产量。

6.果品价格低廉,果农收入减少甚至亏本,对农资使用积极性降低,影响农资行业的良性发展。

沃柑、蜜桔、砂糖橘等中晚熟品种重叠上市,已经在市场上厮杀多日,之后晚熟品种也开始上市,柑橘产业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柑橘在中国已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经过长期的栽培、选择,柑橘成为了人类的喜爱水果。截止到2018年中国柑橘面积有3730万亩,产量4138.14万吨。但是在2020年,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让柑橘行业的发展之路遭遇重重障碍。

砂糖橘遭遇毁灭式打击

在柑橘中,砂糖橘主要产地有广西(桂林、梧州、岑溪、百色、荔浦阳朔等)和广东(云浮、阳春、肇庆等),两地种植面积约有400多万亩。

凭借着皮薄、味甜、化渣等优点,砂糖橘广受消费者青睐,且砂糖橘恰逢春节期间上市,是极好的水果年货,已经成为过年的标配。但在2020年春节,砂糖橘的命运并没有像往年一样,遍布大街小巷各个水果商店。

由于受疫情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封城、封路,还有动员人员“不外出,不聚餐,不串门”,目的就是为了阻隔人员聚集,避免感染。但如此一来,也造成了外地果商进不去,柑橘卖不掉的局面。

广西藤县德丰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才表示:“在柑橘品种中,砂糖橘是影响最大的。”多地区的砂糖橘大多还留在树上,尚未销售。

广西桂林产区约60%的沙糖橘尚留在树上等待销售,来宾、贺州等地约有30-40%的沙糖橘也未能销售出去,平乐县尚有近七成约12万吨砂糖橘未曾销售……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副院长区善汉表示:“由于砂糖橘面积与产量过大,再加上去年上半年持续阴雨、下半年持续干旱,果实成熟期间持续高温、温差小等异常天气的影响,砂糖橘出现着色晚,品质不理想,小果比例提高,各产区果实着色、成熟期与上市期交叉重叠,销售压力骤增。又叠加疫情发生,由此带来的物流受限,果商不出门,消费者采购频次减少,批发市场萧条,鲜果大量积压。”

砂糖橘销量下滑,疫情影响只是一方面。

桂洁农业副总经理梁增表示:“砂糖橘销售压力大,根本问题是量太多,春节后市场又被沃柑挤压。”

区善汉也表示:“砂糖橘市场已由2016年前的卖方市场转化为2017年以来的买方市场,消费者虽然仍然喜爱砂糖橘,但由于品质的下降、沃柑及苹果价格的下降及品质的优势,部分消费者在砂糖橘品质不理想的情况下,会更愿意去消费沃柑、苹果等水果。”不仅仅是砂糖橘,如果疫情时间延续,沃柑、W·默科特、茂谷柑、金桔等也会受影响。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量多则贱”。砂糖橘在2017年疯狂扩种后,今年产量直逼巅峰,有报道称,广西砂糖橘全国平均每人吃上8斤才能消耗完,足可见数量之多。数量多,品质差,销路自然难,所以砂糖橘想要从谷底到山巅,一是要理性种植,切记盲目扩种;二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做好品控。

砂糖橘价格持续滑落,果农入不敷出

受影响最严重的是砂糖橘,价格持续走低的也是砂糖橘。砂糖橘价格低迷,从一开始就有展现。记者了解到,11月20日,西林砂糖橘开市,开市价稳定在5.2-5.3元/斤,但是在短短5天后,价格就跌落到4元/斤,之后一直波折起伏,但都是在2元/斤左右浮动,再无上升。广西百树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秀通也说:“砂糖橘年前地头价仅在1-1.5元/斤之间。”

砂糖橘的价格走势和产量有很大关系,今年砂糖橘产量依然坚挺,有报道称仅广西地区砂糖橘总量就高达350多万亩,另外广东、湖南、四川的砂糖橘面积也在增加,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很难上去。

再叠加疫情的发展,道路封锁,果商停收,砂糖橘无市无价,果农的生活一下降入谷底,这种局面对种植企业和种植户的打击是巨大的。

四川陶然农业董事长梁彤表示:“在疫情下,种植企业或种植者必定是收入大幅减少而成本却无法随之减少,可能还会增加。”

为什么收入会大幅减少呢?梁彤为我们分析原因有四点:1.疫情造成难以集中人力进行采果、分集、包装。2.受产销地封路影响,果品运输难。3.受疫情影响,零售端采货量大降,造成批发端库存积压(现全国十大市场货都满满的走不动),随时间推移,批发商会面临果品损耗,亏损严重。4.民众因疫情原因都在家自我隔离,不能出来消费我们种的好产品。果品销售的产业链断裂,造成我们不能得到预想的收入。

成本为什么未能随之减少呢,梁彤又继续说道:“我们柑橘生产的成本是以人工、农资、土地租金为主,无论产品卖不卖得出去,这些都是必须开销的,而且在疫情期间,采摘以及运输成本会更高。”

种柑橘难,疫情让柑橘产业难上加难,但最难的不是疫情,而是人心。这个时候我们只有修炼自己的内心,攻坚克难,共同战“疫”,待疫情过去,春暖花开。

农资销售受阻

疫情发生,封路封村,不仅柑橘卖不出去,农资销售也受限。

目前正值春耕时期,也是果树管理的关键时期,但疫情的发展,让农资运输、销售困难。叶秀通表示:“我们市县发布1号令,不准出门;国道设卡登记接受检测,村公路堵了,物流也停了。”李胜才也表示:“农资店现在都不能营业。”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道路不通则血脉不畅,农资也就无法送达。另外,在疫情之下,农资销售人员不能直面与客户沟通拉单,传统的营销模式失效。

除此以外,柑橘价格下行也影响农资投入。在相关报道中,广西荔浦新惠农资公司经理王建春就表示:“受砂糖橘价格整体走势不好,2019年砂糖橘区的肥料销售普遍下降了50-60%之间的幅度,好点的也下降了30%左右。很多农民都表示‘全年算下来,少用了3次肥(两次底肥,一次追肥)、少打了4次药’还有国家提倡果菜茶种植用有机肥替代大化肥,部分复合肥市场被有机肥挤占了。”

区善汉也表示:“果品价格的下跌,果农收入的下降甚至亏本,必然对农资产生不利影响。一是销售量缩减;二是高价农资的使用受限;三是农资企业不愿也不敢赊销,反过来影响销量;四是部分赊销的企业因回款难,经济、合同纠纷会增多;五是农资行业竞争加剧,利润会受到挤压。”

疫情让柑橘产业困难重重,但在疫情之下,也不乏一些未雨绸缪之士,他们提前布局,谋划长期。

高瞻远瞩,行情不赌

疫情虽让大部分砂糖橘留树待售,但是还有小部分地区基本已销售完毕,比如广西省梧州市藤县就属于几乎没受影响的其中之例。

李胜才在采访中表示:“疫情对我们这边的种植端的影响不大,我们这边基本上年前都出完了,可能还剩1/5没出。”

原因是什么呢?李胜才又说道:“梧州市属于广西南部,这边砂糖橘整体要比桂北早熟15天左右,所以上市时间也相对较早,另外,受前两年柑橘滞销的影响,果农的意识也有所增强,不再一味惜售卖高价,而是能卖就卖,能出就出。”

疫情虽然让大量挂果的果农苦恼,但也再次给果农敲响了警钟,那就是靠“赌”行情发财的想法不可行。因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例如:极端天气,疫情等。“赌”行情可能会让收入增加,但伴随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弄不好就血本无归。

自2017-2019年柑橘持续3年价格低廉,再加上此次疫情对柑橘的影响,果农的思维方式定会有所改变,靠“赌”的侥幸心理会减少,特别是中小农户,因为中小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更差。

市场变化、意外状况、天气因素等都不可控,可控的只有我们自己内心,我们只要做好规划,不侥幸,不懈怠,理性销售,才能不惧柑橘行情的潮起潮落。

丰富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柑橘销售大多还是以客商为主,但在今年强疫之下,走客商好像不太行。许多村因为“疫情”陷入自封状态,甚至对外来人进村还颇有芥蒂,但柑橘不等人,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会导致口感品质下降,耐贮运性变差,甚至失去商品价值。那么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办呢?

四川三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当地商务局的指导,开创了彭山柑橘“无接触”的销售模式,即采购商不到地、外地车不进镇、人员不聚集,通过远程洽谈、参观基地、监控采摘等环手段,和各大新媒体平台、抖音号合作,将柑橘通过快递方式邮寄到消费者手里,截至2月7日,彭山柑橘通过“无接触”销售模式

已实现约30万斤的柑橘销售。(内容来源猎果网农业信息)

梁增也表示:“柑橘市场是个冷水,门店和市场消费量和出口会下降,但是电商、生鲜配送会提升,此次疫情对柑橘行业是机会也是挑战。”

变则通,不变则壅。疫情当前,不变的是“不外出,不聚餐,不串门”的原则,改变的是营销方式。

褚时健遗孀马静芬女士曾经说过:“做农业不仅要会种,也要懂得卖,打通线上线下渠道,构筑柑橘全产业链,让果农的果能卖出好价,让消费者也能买到优质的农产品。”

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品种规划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以市场为导向,迎合市场需求,才能赢得未来,柑橘产业亦如此。

此次疫情对柑橘产业是不小的打击,更是让砂糖橘遭遇灭顶之灾。在整个柑橘产业焦虑彷徨的时候,四川陶然农业却丝毫不受疫情的影响,董事长梁彤表示:“对于陶然农业公司下属的果品生产来讲,已经做好了品种生产规划。

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早中熟品种为主,生产能够标准化,受气候影响小,各基地已经逐步淘汰了晚熟品种,调整为生产早熟以及极耐储存的中熟品种。今年早熟品种金秋沙糖桔销售已经结束,中熟品种11月底已采下储存,可以储藏到明年六月份再进行销售,所以受这次疫情的影响不大。”

目前,南丰蜜桔等品种在上市时间、口感、品质等方面已无竞争优势;砂糖橘作为中熟品种,种植面积又太大,市场供过去求。种植户可根据地区分布、气候条件、适宜品种等方面进行品种规划或更换,尽量错开上市期,优化柑橘品种结构。

区善汉也建议,当柑橘面积、产量过大,市场由卖方变成买方的情况下,与产业相关的各方包括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研发机构、果商、果农包括农资企业,如何尽早尽快做好果品销售及品种结构调整工作。

包括:一是改变观念,控制产业面积与产量,注重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品竞争力;二是做好品种换接适宜品种的调研与技术储备,

特别是砂糖橘、贡柑适宜高接、有潜力的品种;三是繁育砂糖橘、贡柑等适宜高接品种的无病接穗,避免因大量高接出现的无病接穗短缺;四是加快经济有效提升果实品质配套技术,包括改善果皮着色与提高果品内质、农药残留控制等方面技术的研发;五是现在及今后在种植、销售的其他品种如沃柑、脆蜜金柑、金秋砂糖橘等,不要忘记近几年广西砂糖橘发展过快过多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强疫之下,柑橘行业受到影响,但同时也令人深思,下面记者总结了几位专家老师对疫情下柑橘产业的反思,与大家共勉。

区善汉:我认为最应该反思的是当一个产业发展过热、甚至出现“疯狂”发展时,为什么没有或很少出现“降温”“泼冷水”的声音,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制订柑橘产业发展新规划,出台5年内面积与产量如何翻番的各种规划,以及各种旨在鼓励产业发展的普通苗木补贴政策等等的时候,不管是专家、官员还是果农、果商,都鲜见控制发展规模、速度的“呼吁”之声?

梁彤:对此次疫情的反思,我认为在品种布局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不要单一品种种得过多。其次,在做好传统销售渠道的情况下,要加大向互联网销售的投入

李胜才:这个行业按照今年这种情况肯定会淘汰一部分,这个是必须会遇到的。柑橘的行情低迷期肯定会有两三年,之后还会迎来小高峰。

展望柑橘产业,一段时间内市场似乎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正所谓“当别人狂热时,你要冷静”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下,正是静心思考柑橘产业方向的关键点,也是修炼强大内心的关键时刻。

冬将尽,春可期,相信疫情过后,柑橘产业会迎来新机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